avatar-avatar
舒雲

今天為當事人解釋心理測驗,當事人看到剖面圖,我能感受到他的心情起伏,雖然他的話不多。好像是在解釋到當事人的自卑時,他留下淚來,很秀氣的擦擦淚擤著鼻涕。於是我在自卑這裡多停留了一會兒,多解釋了一些。
 

《自卑與超越》是阿德勒(Alfred Adler)在1927年出版的書,阿德勒自小就有佝僂病,他沒辦法很自在地運用自己的身體去做他想做的事,身體上的缺陷導致他自卑的感受特別的強烈,也因此他更想在其他能揮灑的面向,盡量做到,這就是所謂的「超越」。


阿德勒的意思是說,自卑對人是有功能的,它能讓人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多的努力。這樣的說法深深的安慰了我,還有許多我的當事人。過去在監獄服務的時候,許多當事人有很深的自卑感和絕望感,認為自己的人生黑掉了,絕望了。但是從阿德勒的想法來看,還是可以超越的,染黑的人生不一定要洗白,畫上黃色、金色、白色甚至貼上其他有創意的東西,黑色人生就有了新的樣子。


從近100年的歷史來看,人們經過兩次大戰的摧殘,歷經戰火的倖存者帶著驚恐和創傷,他們能夠溫暖的照顧他們的孩子、伴侶還有身邊的人嗎?他們可能「卡」在某個救不到同袍的遺憾、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驚恐、失去家人的悲傷中,他們很可能沒辦法給孩子「足夠好的」回應,也因此不明就裡的孩子可能以為「爸爸媽媽不理我是因為我不值得的」、「我不重要的」、「這個世界不安全的」,戰爭造成的窮困和生存議題,也都讓孩子可能在忽略、受虐、孤單中長大,「我不重要」、「我不夠好」的自卑感牢牢的嵌在性格中,讓人不知所措。


在上述這些照顧環境中,我們(當然也包括我)都可能受了傷,並且以我們的傷為恥?我想揭露自己的經驗是,我小時候曾經在跌倒受傷時,不敢看自己的傷口。


阿德勒個性剛強,一生和他的爸爸還有他的老師弗洛伊德過不去,但是他同時又是那麼的溫暖,他到處演講,宣導他對心理教育、自卑與超越的理念,他認為男女應該平權,這樣的家庭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安全感,他以自己的身體和經驗告訴大家療癒自己和改變的方法。


我在諮商室裡向這位當事人解釋了自卑甚至可能是一種動力,一種足以影響一生的動力,所以我也想在這個地方跟其他看見這篇文章的人解釋這件事。


如果你有自卑感,甚至對自己的自卑感也感到羞恥。不要緊,這種情況不算太罕見,可以尋求專業協助,如果還沒有機會尋求專業的協助,至少先能幫助自己做一件事--


那就是把所有的事情都當作是練習,同時不要為了練習失敗的挫折感感到羞愧。


所有的一切都有機會再來一次,而且不止一次。

(本文寫於2023/02/01張貼於中崙諮商中心)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Writing 生活玩家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