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米澤穗信 監督:神戶守 系構:大野敏哉 製作:Lapin Track
在認真的討論之前,先容我將自己從冰菓中抽出,單單欣賞這部作品。
米澤穗信老師的推理作品一直都帶給我一種校園感,在其中,推理不是一個職業,不是一個必要的橋段,甚至有些時候的推理過程讓人感到有些多餘,看冰菓之時即隱隱約約有些許之感,而在小市民之中,推理大概是整部作品最大的敗筆。(動畫瘋有個很好的反駁,去看,快)
老師的故事常圍繞在一個對大多事物抱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卻對理解真相情有獨鍾的角色展開,他們著眼的不是轟動學校或社會的「大」案子,大多都是輕如鴻毛的生活小事,但每次都基於這個事件,牽涉進更多的人事物,糾纏進無數人的小心思,即便這些「自私」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危害。冰菓的「愚者的片尾」是如此,本次小市民的夏季限定熱帶水果百匯事件亦復如是。
每次看老師的作品,都會不由的感到欽佩,他著眼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他好奇的都是屬於「小市民」的範疇,不會被真正的偵探看上,不會引來警察的調查的事件。明明這些都潛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什麼我們從未留意,為什麼我們都好似假裝看不見,難道我們不再好奇嗎,難道我們失去感受外界變化的樂趣了嗎?
我們總選擇為自己的眼睛加裝一副濾鏡,一對能過濾任何雜音的狹縫,一個可以讓自己非禮勿視的黑屏。我們在生活中選擇濾去無益的事件,只將「重要」的事擺在眼前,我們注重成果,將每件事都視為一項工作,並且以完成這份工作為樂,確實,我們好像忘了如何感受外界的變化,說得直接點,是我們自己把與外界連接的窗斷開了。我們不需要有任何值得分心查看的細節,我們不在生活中走馬看花,因為我們是一群小市民,一群將自己的生活與固定行程畫上等號的小市民。
我們在職場上、在校園中選擇以一張張的面具待人,當然別人也是如此,所以才有「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之說,回想重複一遍遍的生活,好像在群體中我們真的就像一個個小市民,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只管扮演好自己的螺絲,我們好像真的沒有對身邊的人發過肺腑之言,因為別人也不會,我們即便對現狀抱有疑問,但還是安分守己,因為確信的知道別人也不會挺身而出,因為我們是一群小市民,一群自掃瓦上霜的小市民。
《小市民》的小市民很枯燥乏味,很理性古板,在因為長年使用耳機與電子產品的耳朵下,背景音樂細小的刺激一經蕩然無存,在最近越發劇烈的劇情轉折與聲光表現下,小市民樸實的轉場與連貫方式已經無法激起我們的注意了。
但甜食可以,甜食應不是「小市民」的代稱,沒有小市民應有的克己復禮,沒有應該達成的團體定位,在吃甜食時世界彷彿圍繞身邊轉動。蛋黃白的糖霜看著有種細緻的顆粒感,看著溝溝壑壑,還有未攪盡的糖粉混在其中,吃進嘴裡卻是順滑得忍不住把它攤平在舌根,讓所有應接收、不接收的味覺受器都傳遞同個訊息 。吃甜食時我們總在乎他的視覺體驗,強調看的開心,拍的快樂,味覺即便如水管中的污垢堵住喉嚨也無妨,因為吃的過程最重要,如果可以帶回擺拍而來的,有甜蜜氣息的照片,那更是件好事。
回歸推理之上,推理其實也不是個符合小市民的舉動,過分的涉入他人的事件,少了與人的那一條摸不清卻無比清晰的界線,卻多了踏訪周遭事物的機會與契機,或許一開始是基於必須無條件的幫助、付出的準則付出,或許一開始對跨越公私交界感到不愉快,但這總是個強逼自己的機會,在當小市民的時候也值得好好把握,至少他也是個走馬看花的旅程,就算盡頭遙不可碰,但路邊的花草也值得留步。
其實當個小市民也不是個壞事,若如劇中,抱持這個準則就可以改善自己過分尖銳的缺點的話,何樂不為呢,深知自己醜惡的一面,並決定改正,將自己研磨進符合自己身位的螺孔,但時間一久,將代表自己的白紙一折再折,終於凹不出應有的角度,小市民本就模稜兩可,只有一些空泛的教條,只要照著人群走就一定不會錯,就一定走在大家的小市民之路。
走在這路上,努力地趕上別人的腳步,沒有心思看到路邊的風景,即便因為心靈的一絲絲想法,想要側身欣賞時,就又被在後方的人推擠著繼續往前走,沒有當個領頭羊,也沒有落後太多,一群「小市民」在街上整齊地走著,因為習慣這個速度,好似不會很累,但在夜闌之時,來跟巧克力棒吧,或許真的無法停止步伐,或許需要狼狽地邊走邊享用,但至少可以讓那死甜的糖漿流進口腔,堵住一切愁思緒。
20241215 With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
以上
嘗試寫小貼文來放大文章不想放的東西(?
其他的就等三月吧(雖然以現在懶散的程度有點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