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人有話對甲方說:請先搞清楚目的性!
我身為甲方,但也兼任乙方,深知設計人面對”什麼都要是重點”的困惑。
上一篇提到設計需要兼具 目的性 和 美感,沒想到許多人私訊問我:「如果是甲方自己搞不清楚目的性怎麼辦?」。
其中有一個脆友留言,他遇過業主什麼都是重點,和對方溝通重點比例,業主說:全部都很重要!
這的確是台灣甲方最常有的通病 - 希望一個設計能夠承載 所有資訊。
結果畫面就是:
🔸 Logo 要大
🔸 標題要大
🔸 文案特色要明顯
🔸 產品資訊不能少
🔸 Call to Action 一定要強烈
🔸 整體還要有高級感、創意感、品牌感……
.
最後的結果呢?👉 什麼都是重點 = 什麼都不是重點!
.
當一個畫面被塞滿資訊,沒有清楚的層次,消費者只會選擇 略過,因為大腦不會自動幫你篩選重點。
.
📌 甲方該如何避免這個問題?
1️⃣ 先釐清目的:這次設計是要告知活動訊息、提升品牌形象、還是增加銷量
2️⃣ 設定優先順序:關鍵訊息 最多 2-3 個,其餘減少干擾。3️⃣ 雙向尊重專業:甲方擁有市場專業,設計師擁有設計專業,雙方各司其職,把需求列出,雙向溝通才能共贏。
.
以一張設計圖為例,可以從消費者的角度去看,第一眼看到什麼、第二眼看到什麼...這樣去判斷,就更能清楚重點是什麼?
.
設計不是資訊大拼盤,而是一場 精準溝通,做設計就是要幫助消費者快速記住重點,進而發揮價值!
同樣地,設計師也不能陷入自我表現的迷思,而應該專注於 創造商業價值,讓設計既有美感,也能真正發揮影響力——這才是設計的核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