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蠻多消費電子族群都迎來一波漲幅,所以如果只看 YTD 的話會有一種這些「飆股」都漲很高了的錯覺,因而不敢上車。
我認為會有這樣的心態,其中一個原因來自於散戶通常都想買在股價的最低點,但這樣的價格錨定是沒意義的,因為沒人能夠預測股價的絕對低點,這樣的心理反而會使你對股票的價值失去判斷能力。
就像是這些上漲的消費電子族群,如果你去看他們2023 年至今的走勢,其實許多公司之前都先被殺到歷史最低緣,導致就算近期狂漲,仍然只回到半山腰。
而這至少會衍生出兩個結論:
1. 有搭到這波消費電子漲幅的投資人,部分都含淚撿小麥一段時間了。反之下跌身上沒有小麥的人,現在應該也很難在車上。
2. 投資決策最好搭配客觀數據輔佐,切勿被價格錨定,否則你就會被絕對低點的那個價格所迷惑,這對你的投資表現一點幫助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