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藤真
這本書的核心在於 如何進入「看得下書」的狀態,並精準抓住重點,特別適合需要高效學習與備考的人。伊藤真透過 「精準閱讀法」,教導讀者如何選書、如何劃重點、如何活用閱讀內容,讓書籍真正成為知識的養分。
📌 主要重點:
1. 如何選書?
📚 閱讀相反觀點的書:不要只挑選與自己理念相符的書,而要刻意讀與自己觀點相左的書籍,這樣才能拓展思維、發掘盲點。
📚 入門 vs. 專業書籍:可以先從入門書開始,但有些人則認為先挑戰厚重的書,再回頭讀入門書,反而能更快掌握知識。
2. 「弄髒」書本,讓書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 書不能太乾淨:一本書如果維持原樣,代表它還只是「客人」,要讓它變成「親人」,就要 動手標記!
🖍 標註與折頁技巧:
✅ ○:普通重點
✅ ◎:極重要內容
✅ ×:不同意或需要查證的地方
🔖 上折角 vs. 下折角:區分一般重點與特別重要的段落
3. 閱讀的關鍵技巧
📌 「但是」後面是重點:遇到「但是」、「然而」等逆接詞,代表後面的內容通常是作者的核心觀點。
📌 活用目錄與小標題:目錄是全書的架構,小標題則是關鍵概念,掌握這兩者,就能快速理解一本書的精華。
📌 快速 vs. 深入閱讀:
✅ 快速閱讀:帶著問題去讀,略過冗長描述,直擊重點。
✅ 深入閱讀:對核心概念反覆咀嚼,並用自己的話總結內容。
4. 如何進入「看得下書」的狀態?
📖 站著閱讀:站立時大腦更清醒,有助於提升專注力。
📖 動手寫筆記:不只是眼睛看,還要動筆、畫線、朗讀,才能加深記憶。
📖 在書店逛書時,思考「這本書是否能解決我的問題?」
💡 我的心得
這本書顛覆了一般人的閱讀習慣,強調 「閱讀不該只是被動吸收,而是要主動參與」。特別是 「弄髒書本」 這個概念,讓我重新思考如何讓閱讀變得更有「痕跡」,不只是短暫的理解,而是真正吸收並內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