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不正鯨心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c

「只不過我已經受夠了那樣的戀愛模式,所以在之後談戀愛時,我都挑選絕對不會向我提出借錢要求的人,但我也發現……如果不是像向井在一起時那樣,凡事都順應對方要求的戀愛,我就無法感到滿足。雖然我非常了解,會提出借錢要求的人絕對不是好對象,但是,對我來說,不向我提出這種要求的人,總覺得有點不過癮。」

-愛麗絲的沉睡,收錄於高懸夜空的殘月,窪美澄


我們常對關係抱有一些期待,希望在我們建立的關係中不論是情感的連結或內在需求都能被滿足,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在成長的過程中,依著不同的際遇,可能在無意識中發展出不同的關係模式,但卻不見得會知道,我們在這樣的模式背後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就向文中所描述那樣,如果不是凡事都順應對方要求的戀愛,就無法讓主角感到滿足,但順應對方要求的戀愛互動,又與主角期待的關係不相符合。或許只有在這樣的關係中,主角才能強烈感覺到被依賴,被需要,又或許是為了確認自己的價值,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也因如此,如果真的遇到不需要依賴她的對象,這樣對等而自主的關係可能反而讓她坐立難安,難以找到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定位。

主角可能是在無意識中依賴這樣的互動模式,透過付出和討好來滿足內在所需要的安全感,也確認自己在關係中的價值,然而,這樣的模式卻無法建構她想要的關係。其實健康的關係除了理解與支持對方的需求,也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理解與覺察,只有在我們釐清了內在需求、期待及限制時,才能更清楚知道我們在這段關係中的位置、與對方互動時發生了什麼事。

一方面我們需要接受自己的限制,去理解自己不必透過過度的付出來換取安全感。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接受對方並非十全十美,很可能無法滿足我們的所有需求,我們在關係中會需要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擔憂,讓對方理解我們的想法,而不是默默承擔過多的責任或壓力,透過建構彼此互相理解與坦誠的關係,才能找到一段既能滿足內心需求,又不過度依賴和順從的成熟關係。

#高懸夜空的殘月 #窪美澄 #不正經 #不正鯨 #諮商 #心理諮商 #台南諮商 #王郁盛心理師 #高郁婷心理師 #黃琳幀心理師 #曾奕樹心理師 #溫國靖實習心理師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