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小單元,我們大概說過了iFak的概念。現在很多人喜歡懶人包,我們大概內部討論的幾個核心概念:
1. 放進去的東西是給自己優先的,因為叫做iFak。
2. 你要會操作裡面的東西,給自己去訓練並精進。
3. 沒有絕對正確設定的iFak,只有普遍共識放什麼。
4. 治療或協助他人前,確保自己所有一切安全。
前面幾天有謹慎地向團隊成員,討論
一個很多人想問的問題:
「要不要推薦網路朋友們,iFak裝什麼?」
大家最後還是覺得不要做這一件事,畢竟網路太多設定各位找得到。
而我們只要單純成為拿小細節出來講的單位,畢竟:每個人的預算不同,身體狀況不同,使用邏輯與環境不同。
今天這個貼文,會分享個人的iFak設定,但不會讓大家看太多內容物,只針對幾個系統與細節來推薦。
首先,iFak的包體,是可大可小的。可能你裝越來越多,會慢慢走向JFak,甚至是MFak到AFak都有可能。
iFak的原始定位是個人緊急使用,比較不像是對他者。
所以在進行TC3-ASM或Combat LifeSaver Course時,大致上都是以傷者身上的iFak做使用救治。(簡單說即:用他的東西救他。)
但民間的設定部份,大部份會建立在也能幫上家人、他人的狀態。所以原則上都會有模糊界定,這點要依照你的使用環境去做調整。
例如說:我有兩位同工,其中一位70幾歲愛爬山,他有時候會帶旅館的牙膏上山做緊急塗抹。另外一位幼兒園、兒童教會服事的老師,她大部份身上會準備合乎孩童低敏性使用的創傷藥膏…。
綜上而言,也就是說:沒有絕對正式的清單做單一框架封包處理。
這些清單準備行動前,需要去思考。但切記這些東西在緊急避難的當下,都會成為你避難包的重量。
沒有買什麼最正確的事,只有當下你因為資源限制、物件限制狀態中最好的處理。
我曾經在一次攻堅的戰傷演練中,因為隊友受傷,而我已經沒有止血帶了。當下的限制是,教官要我從"死人"身上拿止血帶。從這點你就知道,什麼是物件限制的處理。
想針對幾個重點來說包體推薦,其他想帶什麼就請大家做點功課:
1. iFak打開,選能180打開的包。
以上傳的其中一張照片為例,當iFak包體無法180度打開,會變得使用上不夠直覺。你的手或手指進去撈或找醫材的時候,也有造成藥材擠壓或割傷自己的可能性
。
盡量去採用的包身,要能180度打開。
2. 需要系統性規劃你的擺設區。
不管你是運用XABCDE的考慮,或MARCH(甚至是到PAWS階段),建議都要分區。我的Delta Bag的設定,就是按照MARCHPAWS的分類設定。你必須分區,才能以最快的方式找到你的醫衛材。
3. 包體長寬要能放下基本需求物件。
這點是在講什麼呢?我有一些之前添購的包體,是小到連止血帶或一般長度的筆,都放不進去iFak裡面的。基本上大家都應該知道說,上完止血帶要寫8碼(dd-dd/hh/mm)時間吧?!所以放將衛材、筆放得進iFak是相當重要的。
我知道有些訓練告訴你,你的止血帶時間寫時與分就好。但是真正在避難時,更多醫療後送是會延誤延遲的,學習寫8碼時間讓醫護人員接手更清楚會更好。因為跨夜的部份,你不會希望救護人員在那麼忙的當下,還在那邊幫你換算昨天幾點幾分。
4. 你或你家人的用藥考量。
一般市面賣的緊急醫療包,幾乎因為法令問題,不會有藥品在裡面。你需要提早準備,並且建議要到旅遊門診或家醫門診,讓醫師在對你專業的評估下,使用這些給你(或你家人)的藥物。
普拿疼、感冒藥、過敏藥、蚊蟲咬傷,甚至到凡士林…等。都會是緊急避難下的需要藥品,在國外甚至能看到SHTF的環境下,這些物件在戰爭中都成為高價值貨幣。
我列個真實的題目給你參考:
如果你有30天左右的戰爭避難需求,你身邊有以下的成員:易過敏的成員3人,現正遇到流感的孩子2位,你自己本身會因為壓力下導致偏頭痛。預測戰爭時期水資源污染,會導致全員嚴重飲水胃痛。
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題目,我有同工人正在緬甸遇到比這個更可怕的議題,但是他們遇到這樣的事,還能說出:是其他人比較需要…。
很多人建議我多分享,但是也想告訴閱聽者的各位,避難、民防與宗教生活太像了,需要更多無私的心。
我也要鼓勵看到這篇貼文的你,去罷免掉不屬於這個國家的政客,我們值得擁有一個更美好、更屬神喜悅的國家。
為什麼我這麼說?因為寫這一篇文章的是一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牧師。我們視土地與國家,為上帝的恩典與祝福,是上帝給予愛與疼惜的記號。
我禱告,希望你永遠用不到緊急避難物資;但我也禱告,若你遇上需要的狀況,你能平安,並成為更多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