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ized 宣布:從 5 月 1 日起,旗下旗艦車款 Turbo Levo 4 e-MTB,將直接在發票上列出 10% 的「關稅附加費」,由經銷商明確轉嫁給消費者。
這不是一次性調價,而是一種策略性的「新定價語言」。
品牌給出的理由很明確:
✅ 不需更改門市定價與宣傳物料
✅ 消費者知道多出的是「政策成本」,而非品牌賺更多
✅ 若未來關稅變動,可彈性調整或撤除
這不只是產品調價,而是一場關稅時代的 消費者教育實驗。
但也引出更深一層問題——
對仰賴高附加價值輸出的台灣自行車產業來說,這樣的操作可行嗎?
我們真的能只加「關稅成本」而不傷品牌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