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朋友分享他在美國念研究所時,有一門討論課的評分標準就是100% 根據學生課堂參與程度。
即便很明顯有幾位同學參與度特別高,成績出來時,不管來自新加坡、台灣、香港還是中國,所有亞洲人(除了印度人)都拿到了「B」。
他認為老師可能真的沒辦法分清楚亞洲面孔,遇到這種純刷臉的課,真的是為難老師了😆
之前聽朋友分享他在美國念研究所時,有一門討論課的評分標準就是100% 根據學生課堂參與程度。
即便很明顯有幾位同學參與度特別高,成績出來時,不管來自新加坡、台灣、香港還是中國,所有亞洲人(除了印度人)都拿到了「B」。
他認為老師可能真的沒辦法分清楚亞洲面孔,遇到這種純刷臉的課,真的是為難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