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黃夏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c

是夢遊還是幻境,我記不得了。

那是一座靜謐的哲學書房。

月色像一頁未翻的信紙,照在桌邊兩位時空錯置的對談者身上。

一位是中國宋代詞壇巨擘李清照,字易安,情思婉約,詩心絕世;

一位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行為經濟學奠基者,人類決策心理的探索

者。

他們在對話一個貫穿千年的命題,當愛情與經濟壓力交鋒,該如何做正確的抉擇?

愛情,是不理性的勇氣

李清照指尖滑過桌面,輕聲念出自己的詞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她望著書桌上閃爍的燭光,神情平靜卻深藏波瀾。

她輕聲開口,不再是典雅的吟詠,而是帶著回憶滲出的真實感:

「我年少時愛他,不是因為他能給我什麼,而是因為他在亂世中還願意為我寫詩、研墨、說話溫柔。那時候,我沒有想過什麼安穩,只有一個念頭,在這樣動盪的世道裡,若還能與一人共苦,那就是幸運。」

她看向康納曼,眼中浮現哀而不傷的決斷力:

「我不是不懂現實,只是那時我願意為愛冒險。不是不怕後果,而是寧願在風中抓住他,也不想獨自站在穩定裡空蕩。」

經濟,是愛也無法忽略的地基

康納曼傾身向前,語氣平靜,像是在拆解一場深層的心智運算:

「李女士,妳的情感,我完全理解。人類在情感中做決策,從來不是冷冰冰的計算機。這正是我花了數十年研究的原因,我們以為自己很理性,但實際上,心智裡裝著太多看不見的帳本

他舉起手指,像在教室裡講課般清晰解說:

「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心理帳戶』。當人愛上一個人,就會自動在心裡為這段關係開一個帳戶,投入時間、金錢、情感,甚至夢想。但問題是,這個帳戶有時會過度投入,忽略了生活整體的資源與風險。」

他略帶遺憾地說:

「愛情會讓人進入『風險尋求』狀態,特別是在逆境中。你知道嗎?我們觀察到,人在失去得越多時,反而越容易做出高風險的選擇,像是放棄安穩的生活去追一個幾乎無法回報的感情,這種心理,正是『損失迴避』與『風險偏好』交織下的結果。」

康納曼的語調轉柔,眼神誠懇:

「妳不是不理性,而是用妳的方法為愛設立了一個妳願意承擔損失的心理帳戶。只是現代社會太少教我們,什麼時候該停止投入,什麼時候該重新分配我們的資源,包括情感

他微笑補上一句:

「我的研究,不是為了讓愛情被量化,而是想幫助人們在兩難中,看得更清楚自己的選擇,少一點後悔,多一點平衡。」

李清照輕輕笑了:

「你們現代人用數據分析愛情,我想這是好事。只是啊,有些帳目,是算不清的。年少時,我們常說『只羨鴛鴦不羨仙』,可後來我才明白,鴛鴦若沒池塘,愛也會枯死。」

她平靜地說:

「當我流落南方,無依無靠,曾經以為能共度一生的人,終究選擇了離去。不是不愛,而是太苦。那時我才真正明白,愛情不能永遠當糧食吃。」

正確的決策,是接受不完美

李清照輕嘆一聲,語氣如詩:

「這世間從來沒有萬全的選擇。愛情裡,我們不是不知道風險,只是不想讓理性封住心。」

康納曼點頭,補上一句:「所以最好的決策,不是無風險的選擇,而是『面對風險也願意承擔的選擇』。」

他站起來,在書架前找出一本書,《快思慢想》:「真正的智慧,是讓『系統二』,慢速、分析性的思考,補足『系統一』的激情。但不是取代。」

讓愛與生存,不再是擇一的賭局

馬斯洛微笑著從陰影中走出,不再只是理論家,更像是一位社會建築師。他望向兩人,語氣溫和卻篤定:

「李女士,妳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理論的根本,人的渴望,是層層疊疊的。愛與歸屬不是奢侈,而是當人安全、安穩以後自然浮現的需求。」

他又看向康納曼,說道:

「你所指出的風險計算、心理偏差,其實正是人類在這金字塔內移動時的掙扎痕跡。沒有人是完全理性的,我們只是盡力在限制中求生存與選擇。」

馬斯洛的語氣變得有力:

「真正成熟的社會設計,不該讓人為愛餓死,也不該讓人因溫飽而永遠壓抑心靈的渴望。我希望的,是一種支持性的社會結構,讓愛與經濟不再成為二選一,而是雙翼共飛的基礎。」

是更新敘事文化的時刻了

我相信,愛與生存不應二擇一,而是社會應設計一個支持兩者共存的系統。

真正的智慧,是在理解現實後,仍選擇有意義地去愛,並在不完美中做出可承擔的選擇。

我期待,青年力崛起,為文明添一份新風格。

今夜,好想夢李白。

LiJard-avatar-img
LiJard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黃夏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c

是夢遊還是幻境,我記不得了。

那是一座靜謐的哲學書房。

月色像一頁未翻的信紙,照在桌邊兩位時空錯置的對談者身上。

一位是中國宋代詞壇巨擘李清照,字易安,情思婉約,詩心絕世;

一位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行為經濟學奠基者,人類決策心理的探索

者。

他們在對話一個貫穿千年的命題,當愛情與經濟壓力交鋒,該如何做正確的抉擇?

愛情,是不理性的勇氣

李清照指尖滑過桌面,輕聲念出自己的詞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她望著書桌上閃爍的燭光,神情平靜卻深藏波瀾。

她輕聲開口,不再是典雅的吟詠,而是帶著回憶滲出的真實感:

「我年少時愛他,不是因為他能給我什麼,而是因為他在亂世中還願意為我寫詩、研墨、說話溫柔。那時候,我沒有想過什麼安穩,只有一個念頭,在這樣動盪的世道裡,若還能與一人共苦,那就是幸運。」

她看向康納曼,眼中浮現哀而不傷的決斷力:

「我不是不懂現實,只是那時我願意為愛冒險。不是不怕後果,而是寧願在風中抓住他,也不想獨自站在穩定裡空蕩。」

經濟,是愛也無法忽略的地基

康納曼傾身向前,語氣平靜,像是在拆解一場深層的心智運算:

「李女士,妳的情感,我完全理解。人類在情感中做決策,從來不是冷冰冰的計算機。這正是我花了數十年研究的原因,我們以為自己很理性,但實際上,心智裡裝著太多看不見的帳本

他舉起手指,像在教室裡講課般清晰解說:

「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心理帳戶』。當人愛上一個人,就會自動在心裡為這段關係開一個帳戶,投入時間、金錢、情感,甚至夢想。但問題是,這個帳戶有時會過度投入,忽略了生活整體的資源與風險。」

他略帶遺憾地說:

「愛情會讓人進入『風險尋求』狀態,特別是在逆境中。你知道嗎?我們觀察到,人在失去得越多時,反而越容易做出高風險的選擇,像是放棄安穩的生活去追一個幾乎無法回報的感情,這種心理,正是『損失迴避』與『風險偏好』交織下的結果。」

康納曼的語調轉柔,眼神誠懇:

「妳不是不理性,而是用妳的方法為愛設立了一個妳願意承擔損失的心理帳戶。只是現代社會太少教我們,什麼時候該停止投入,什麼時候該重新分配我們的資源,包括情感

他微笑補上一句:

「我的研究,不是為了讓愛情被量化,而是想幫助人們在兩難中,看得更清楚自己的選擇,少一點後悔,多一點平衡。」

李清照輕輕笑了:

「你們現代人用數據分析愛情,我想這是好事。只是啊,有些帳目,是算不清的。年少時,我們常說『只羨鴛鴦不羨仙』,可後來我才明白,鴛鴦若沒池塘,愛也會枯死。」

她平靜地說:

「當我流落南方,無依無靠,曾經以為能共度一生的人,終究選擇了離去。不是不愛,而是太苦。那時我才真正明白,愛情不能永遠當糧食吃。」

正確的決策,是接受不完美

李清照輕嘆一聲,語氣如詩:

「這世間從來沒有萬全的選擇。愛情裡,我們不是不知道風險,只是不想讓理性封住心。」

康納曼點頭,補上一句:「所以最好的決策,不是無風險的選擇,而是『面對風險也願意承擔的選擇』。」

他站起來,在書架前找出一本書,《快思慢想》:「真正的智慧,是讓『系統二』,慢速、分析性的思考,補足『系統一』的激情。但不是取代。」

讓愛與生存,不再是擇一的賭局

馬斯洛微笑著從陰影中走出,不再只是理論家,更像是一位社會建築師。他望向兩人,語氣溫和卻篤定:

「李女士,妳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理論的根本,人的渴望,是層層疊疊的。愛與歸屬不是奢侈,而是當人安全、安穩以後自然浮現的需求。」

他又看向康納曼,說道:

「你所指出的風險計算、心理偏差,其實正是人類在這金字塔內移動時的掙扎痕跡。沒有人是完全理性的,我們只是盡力在限制中求生存與選擇。」

馬斯洛的語氣變得有力:

「真正成熟的社會設計,不該讓人為愛餓死,也不該讓人因溫飽而永遠壓抑心靈的渴望。我希望的,是一種支持性的社會結構,讓愛與經濟不再成為二選一,而是雙翼共飛的基礎。」

是更新敘事文化的時刻了

我相信,愛與生存不應二擇一,而是社會應設計一個支持兩者共存的系統。

真正的智慧,是在理解現實後,仍選擇有意義地去愛,並在不完美中做出可承擔的選擇。

我期待,青年力崛起,為文明添一份新風格。

今夜,好想夢李白。

LiJard-avatar-img
LiJard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