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影心得內含部分情節描述,請斟酌閱讀。
最近某天晚上,下班後還有點精神,就開始滑手機看看有哪些電影上映。清單上不少片我都「有點興趣」,但都不到「非看不可」的程度。
我突然心想:不如現在,馬上,進電影院,挑一部最接近開場時間的電影來看。
於是問了旁邊一起吃飯的弟弟:「欸,你要不要看電影?」
他回:「好啊。」然後我們就踏進了戲院。
最後選的是《侏羅紀世界:重生》。
走進電影院的那一刻,我是帶著一點懷舊感的。從小看《侏羅紀公園》長大,那些暴龍、迅猛龍、雨林濕氣、玻璃被踩碎的場面,是我童年對「危險」與「震撼」的第一印象。
也許是這份情懷讓我預設它會帶來一點驚喜——但現實是,看完開頭沒多久,我的期待就被打斷了。
其實它在聲音設計和緊張節奏的掌握上是有功夫的。有幾段畫面,音樂突然停頓、然後爆發,氣氛確實拉得很滿,我甚至真的緊張到有一瞬間屏住呼吸。
但問題出在,當你被這些聲光效果成功帶入情境後,劇情的「瞎」卻會讓你瞬間出戲。
就像搭了一段完美的雲霄飛車,但最後停在了一個紙糊的終點站,讓人不禁皺眉:「欸?怎麼會這樣?」
有一段追逐戲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暴龍登場,追逐主角群,聲音、剪接、運鏡都做得不錯,該有的緊張感全都到位。那一刻我心裡還浮現一絲希望:「啊,這才像話嘛。」
結果……牠一個人也沒追到。
我忍不住想:「牠就算餓死也剛好。」
曾經是最強獵手,如今卻連第二主角群都咬不到,這到底是在演什麼?
我不是不能接受爽片邏輯,侏羅紀系列本來就不是那種要很講邏輯的片。但這次的問題是,當你連「放空享受」都會被劇情邏輯拉出來的時候,那就很難不吐槽了。
整體感覺像是:它還是努力想讓你回味童年,但用的方法卻不夠聰明。
一切看起來都很「到位」:配樂、剪接、特效、角色動作都照規矩來了,節奏也算緊湊,但故事卻讓人心裡出現一個問號:「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離開戲院的時候,我沒有太生氣,只是感覺有點可惜。
我只是想隨便看場電影,沒想到暴龍比我還沒力。
📌 觀影心得內含部分情節描述,請斟酌閱讀。
最近某天晚上,下班後還有點精神,就開始滑手機看看有哪些電影上映。清單上不少片我都「有點興趣」,但都不到「非看不可」的程度。
我突然心想:不如現在,馬上,進電影院,挑一部最接近開場時間的電影來看。
於是問了旁邊一起吃飯的弟弟:「欸,你要不要看電影?」
他回:「好啊。」然後我們就踏進了戲院。
最後選的是《侏羅紀世界:重生》。
走進電影院的那一刻,我是帶著一點懷舊感的。從小看《侏羅紀公園》長大,那些暴龍、迅猛龍、雨林濕氣、玻璃被踩碎的場面,是我童年對「危險」與「震撼」的第一印象。
也許是這份情懷讓我預設它會帶來一點驚喜——但現實是,看完開頭沒多久,我的期待就被打斷了。
其實它在聲音設計和緊張節奏的掌握上是有功夫的。有幾段畫面,音樂突然停頓、然後爆發,氣氛確實拉得很滿,我甚至真的緊張到有一瞬間屏住呼吸。
但問題出在,當你被這些聲光效果成功帶入情境後,劇情的「瞎」卻會讓你瞬間出戲。
就像搭了一段完美的雲霄飛車,但最後停在了一個紙糊的終點站,讓人不禁皺眉:「欸?怎麼會這樣?」
有一段追逐戲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暴龍登場,追逐主角群,聲音、剪接、運鏡都做得不錯,該有的緊張感全都到位。那一刻我心裡還浮現一絲希望:「啊,這才像話嘛。」
結果……牠一個人也沒追到。
我忍不住想:「牠就算餓死也剛好。」
曾經是最強獵手,如今卻連第二主角群都咬不到,這到底是在演什麼?
我不是不能接受爽片邏輯,侏羅紀系列本來就不是那種要很講邏輯的片。但這次的問題是,當你連「放空享受」都會被劇情邏輯拉出來的時候,那就很難不吐槽了。
整體感覺像是:它還是努力想讓你回味童年,但用的方法卻不夠聰明。
一切看起來都很「到位」:配樂、剪接、特效、角色動作都照規矩來了,節奏也算緊湊,但故事卻讓人心裡出現一個問號:「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離開戲院的時候,我沒有太生氣,只是感覺有點可惜。
我只是想隨便看場電影,沒想到暴龍比我還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