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長期以來對於許多家畜而言都是一項威脅。就算是野生動物,有時也難逃於疫情的蔓延。
一起炭疽病的疫情直至2025年還持續延燒。事件發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維龍加國家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早在2015年,該地區的卡松圭村落(Kasongwere)開始反映他們的牲畜正在大量死亡。牲畜出現高燒、腹脹、口鼻流出黑血、屍體迅速腐爛等情況。經過症狀分析與農民的訪談,得知是炭疽桿菌在牲畜間肆虐。
事件中,豬、牛、狗與羊都成為受害者,其中以豬的死亡率最高,原因有可能是豬除了是雜食動物外,當牠們自由覓食時,會翻找屍體與土壤中的殘骸,也等同將炭疽桿菌的內孢子(endospore)納入口中。而那些埋葬不當的動物屍體,未經適當清理,往往淪為內孢子的培養場,為下一波疫情悄悄布下伏筆。
這片地區的畜牧業以放牧為主,其中不少人仍採行遷移放牧(transhumance)的方式,隨著季節變換將牲畜帶入國家公園尋找青草與水源。就是這樣的活動,在家畜與野生動物共享的棲地中加劇了炭疽的傳播。
時間來到2021年,維龍加國家公園忽然出現了多隻河馬與非洲水牛(Syncerus caffer)死亡,觀察人員發現16具河馬與3具非洲水牛的屍體,屍體沿著伊莎莎河岸(Ishasha river)與愛德華湖(Lake Edward)的湖面上漂浮。感染炭疽的河馬會發出哀號聲,出現皮膚泛紅、呼吸困難等症狀,隨後死亡。部分屍體還被同伴護衛環繞與接觸,屍體的孔竅會滲出黑色、未凝固的液態血液。這些屍水與血水帶有炭疽桿菌的內孢子,隨後也滲入河流與湖泊中,隨水流擴散,極可能影響下游動物與人類社區,增加傳播的區域範圍。
2025年5月,WHO提出一項報告,自事件發生以來,已有54隻河馬與10隻非洲水牛死於炭疽病。而人類則共有 24 起疑似案例,1人確診, 1 人死亡。當地居民普遍對炭疽缺乏認知,部分農民甚至會將病死牲畜煙燻後銷售。
炭疽的爆發也與氣候息息相關,特別是在雨季,大量降雨導致土壤表層內孢子隨地表逕流擴散至草地,讓食草動物更容易接觸;雨水也促進蚯蚓活動,這些地下挖掘者或許也成為孢子傳播的載體。此外,動物屍體的出現,也會為局部土壤提供養分,促進植物生長,從而吸引植食動物前來進食,形成一種傳染循環。
該國政府確實有執行動物檢疫、家畜疫苗接種、野生動物屍體安全處理與疫情監控通報系統,期盼之後能夠有效減緩疫情擴散。
圖一:感染炭疽病死亡的河馬。感謝Virunga National Park/ REUTERS提供。
圖二:感染炭疽病死亡的河馬。感謝Virunga National Park/ REUTERS提供。
圖三:伊莎莎河岸(a, b)河馬;(c)非洲水牛。感謝Eddy Syaluha提供。
作者:水也佑
參考文獻:
1. Désire SM et al. (2024). Verbal Autopsy and Outbreak Investigation of Anthrax in Livestock and Wildlife at the Virunga National Park Interface Area,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Fortune Journal.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5). Human anthrax outbreak in North Kivu province, DRC and Uganda.
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長期以來對於許多家畜而言都是一項威脅。就算是野生動物,有時也難逃於疫情的蔓延。
一起炭疽病的疫情直至2025年還持續延燒。事件發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維龍加國家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早在2015年,該地區的卡松圭村落(Kasongwere)開始反映他們的牲畜正在大量死亡。牲畜出現高燒、腹脹、口鼻流出黑血、屍體迅速腐爛等情況。經過症狀分析與農民的訪談,得知是炭疽桿菌在牲畜間肆虐。
事件中,豬、牛、狗與羊都成為受害者,其中以豬的死亡率最高,原因有可能是豬除了是雜食動物外,當牠們自由覓食時,會翻找屍體與土壤中的殘骸,也等同將炭疽桿菌的內孢子(endospore)納入口中。而那些埋葬不當的動物屍體,未經適當清理,往往淪為內孢子的培養場,為下一波疫情悄悄布下伏筆。
這片地區的畜牧業以放牧為主,其中不少人仍採行遷移放牧(transhumance)的方式,隨著季節變換將牲畜帶入國家公園尋找青草與水源。就是這樣的活動,在家畜與野生動物共享的棲地中加劇了炭疽的傳播。
時間來到2021年,維龍加國家公園忽然出現了多隻河馬與非洲水牛(Syncerus caffer)死亡,觀察人員發現16具河馬與3具非洲水牛的屍體,屍體沿著伊莎莎河岸(Ishasha river)與愛德華湖(Lake Edward)的湖面上漂浮。感染炭疽的河馬會發出哀號聲,出現皮膚泛紅、呼吸困難等症狀,隨後死亡。部分屍體還被同伴護衛環繞與接觸,屍體的孔竅會滲出黑色、未凝固的液態血液。這些屍水與血水帶有炭疽桿菌的內孢子,隨後也滲入河流與湖泊中,隨水流擴散,極可能影響下游動物與人類社區,增加傳播的區域範圍。
2025年5月,WHO提出一項報告,自事件發生以來,已有54隻河馬與10隻非洲水牛死於炭疽病。而人類則共有 24 起疑似案例,1人確診, 1 人死亡。當地居民普遍對炭疽缺乏認知,部分農民甚至會將病死牲畜煙燻後銷售。
炭疽的爆發也與氣候息息相關,特別是在雨季,大量降雨導致土壤表層內孢子隨地表逕流擴散至草地,讓食草動物更容易接觸;雨水也促進蚯蚓活動,這些地下挖掘者或許也成為孢子傳播的載體。此外,動物屍體的出現,也會為局部土壤提供養分,促進植物生長,從而吸引植食動物前來進食,形成一種傳染循環。
該國政府確實有執行動物檢疫、家畜疫苗接種、野生動物屍體安全處理與疫情監控通報系統,期盼之後能夠有效減緩疫情擴散。
圖一:感染炭疽病死亡的河馬。感謝Virunga National Park/ REUTERS提供。
圖二:感染炭疽病死亡的河馬。感謝Virunga National Park/ REUTERS提供。
圖三:伊莎莎河岸(a, b)河馬;(c)非洲水牛。感謝Eddy Syaluha提供。
作者:水也佑
參考文獻:
1. Désire SM et al. (2024). Verbal Autopsy and Outbreak Investigation of Anthrax in Livestock and Wildlife at the Virunga National Park Interface Area,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Fortune Journal.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5). Human anthrax outbreak in North Kivu province, DRC and Ug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