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W靜觀運動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src

雖然「正念」與「靜觀」都係 Mindfulness 嘅翻譯,但佢哋背後有唔同嘅語境與文化背景。

了解清楚,有助你更準確咁選擇練習方式!

📌正念 vs 靜觀

名稱/地區用法 定義與重點

正念(台灣、中國常用) 覺察當下正在發生的事,帶著好奇、善意、不批判的態度去觀察內外經驗

靜觀(香港常用) 同樣係 Mindfulness,強調活在當下、覺察念頭與感受,不壓抑、不逃避


兩者其實係同一個概念,只係翻譯習慣唔同。

🧠 兩種「正念」的來源

❣️心理學中的正念/靜觀

➡️起源:Jon Kabat-Zinn 於 1970 年代將佛學修行融入科學研究

➡️特點:非宗教性、強調覺察與接納

➡️應用:MBSR、MBCT、企業培訓、情緒調節


🧘‍♀️佛學中的正念(Right Mindfulness)

➡️出處:八正道之一

➡️特點:配合其他修行方法(如正定、正見)達致涅槃

➡️應用:禪修、四念處(身、受、心、法)


🧘‍♂️ 練習建議:唔論叫「正念」定「靜觀」,重點係持續練習!

👍正念呼吸:觀察氣息進出鼻尖

👍正念走路:每一步都覺察腳掌觸地

👍正念吃飯:細味食物質感與味道

👍正念工作:留意注意力流動與情緒反應

👍正念運動:覺察每個當下動作與身體的感覺

 

投票
你有沒有試過, 正念/靜觀運動
A-rod-avatar-img
A-rod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src

雖然「正念」與「靜觀」都係 Mindfulness 嘅翻譯,但佢哋背後有唔同嘅語境與文化背景。

了解清楚,有助你更準確咁選擇練習方式!

📌正念 vs 靜觀

名稱/地區用法 定義與重點

正念(台灣、中國常用) 覺察當下正在發生的事,帶著好奇、善意、不批判的態度去觀察內外經驗

靜觀(香港常用) 同樣係 Mindfulness,強調活在當下、覺察念頭與感受,不壓抑、不逃避


兩者其實係同一個概念,只係翻譯習慣唔同。

🧠 兩種「正念」的來源

❣️心理學中的正念/靜觀

➡️起源:Jon Kabat-Zinn 於 1970 年代將佛學修行融入科學研究

➡️特點:非宗教性、強調覺察與接納

➡️應用:MBSR、MBCT、企業培訓、情緒調節


🧘‍♀️佛學中的正念(Right Mindfulness)

➡️出處:八正道之一

➡️特點:配合其他修行方法(如正定、正見)達致涅槃

➡️應用:禪修、四念處(身、受、心、法)


🧘‍♂️ 練習建議:唔論叫「正念」定「靜觀」,重點係持續練習!

👍正念呼吸:觀察氣息進出鼻尖

👍正念走路:每一步都覺察腳掌觸地

👍正念吃飯:細味食物質感與味道

👍正念工作:留意注意力流動與情緒反應

👍正念運動:覺察每個當下動作與身體的感覺

 

投票
你有沒有試過, 正念/靜觀運動
A-rod-avatar-img
A-rod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