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書房
avatar-avatar
老傑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第三章 小二,1970-1971

之一、蔬菜與小蔬菜

    小二與小一的教室平行而立,而且靠得挺近,都在學校的東北角,彷彿只要走幾步,就可以直接從小一升上小二。一樣的教室格局,一樣的同班同學和級任老師,除了要上整天的課程,好像什麼都沒變。

    剛升上小二時,只有教室的「後花園」吸引我的注意。

    小二教室的背後原本是荒蕪的黃土地,每到開學前都需要校工先除草驅蟲。我升小二那一年,學校特地在每間教室後面都用磚頭圍成一個小花園,種植一些不認得的花草。於是上課的時候,除了授課老師的臉,還有窗外的蜜蜂蝴蝶可以欣賞。

    也就在那一年,學校開始試辦營養午餐,暫時結束了我短暫的便當生涯。那時的營養午餐其實並沒有硬性規定非吃不可,也有人(的家長)仍堅持自己帶便當。老師花了很大的功夫跟我們解釋營養的重要性,而為了要達成營養均衡的神聖目標,「多吃蔬菜」成了老師的口頭禪,就差沒有早晚唸三遍,再插一炷香把四字真言供奉起來。

    只是,光用唸的恐怕還不夠,於是找來校工把教室後面的花圃重新翻鋤,居然種起菜來,原本的花草就都成了菜肥。至於種了什麼菜?由於年代久遠,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小小的花圃中翻土為兩畦,各撒了不同的種子,老師規定每天清晨各排排長要輪流帶人去澆水。

    嘿嘿,那可是個好差事!對小屁孩而言,只要能離開教室,都是天賜恩寵,沒人會覺得麻煩。我們的教室夾在忠班和仁班、愛班中間,必須要從忠班那一頭繞過去,而且要在導護老師來查早自習之前,快速取水澆灌,再快速回到教室維持班容整齊。眼見撒下去的菜種漸漸發芽抽葉,連不愛吃青菜的小屁孩也都充滿了期待。

    然而,菜苗這時卻越長越慢。幾天沒動靜之後,連老師也心急了,揪了幾個男生到學校北邊的東門大排去挖汙泥來增肥。這一下,蔬菜的成長速度似乎快了許多,但蚊蟲也增加了,空氣中也不時瀰漫著一陣陣惡臭。上課時不但沒心情欣賞窗外風景,連窗子都沒人敢開。

    還有一個意外的發展,更是讓大家心碎。

    青菜才剛長到一半,葉面上就出現許多小洞。想是土肥菜也肥,等不及人來吃,就先被蟲給吃了。沒幾天的功夫,菜葉上的小洞變大洞,眼看是吃不成了,只好就此打住,連每天澆菜順便戲耍的恩賜也沒了。

    校工又來翻了一次土,等到第二個學期,又種回了花草。老師雖然還是開口閉口「多吃蔬菜」,但已絕口不提種菜的事。

    也許是佔了姓氏的優勢,我比同儕還早識得難寫的「蔬」字。往後需要自我介紹時,也得先提「蔬菜」的「蔬」字,人家才聽得懂,想來這兩字跟我還真是有緣。

    有一天不知何故,小二也跟著小一中午就放學,我突然斷炊,只好跑到四年級老姊的班上求助。老姊的同學弄清楚我們的關係之後,忽然有人大叫:「小蔬菜,小蔬菜來了!」原來是老姊的級任阿梅老師在跟學生解釋我們的姓氏時,也用上了「蔬菜」二字(要不然還真是難解),之後老姊在班上的綽號便成了「蔬菜」。等我一出場,不就是個現成的「小蔬菜」。

    還記得那天中午,中高年級的營養午餐主食吃的是麥片粥,阿梅老師一面制止班上學生開我玩笑,說不要亂取綽號,一面吩咐讓我搭伙,結果下達的卻是這樣一道聖旨:「幫小蔬菜也打一碗來!」然後惹來哄堂大笑,阿梅老師自己也挺尷尬,抿著嘴在偷笑。我和老姊相對無言,也只好跟著一起笑。

DateMeNow-avatar-img
DateMeNow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老傑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第三章 小二,1970-1971

之一、蔬菜與小蔬菜

    小二與小一的教室平行而立,而且靠得挺近,都在學校的東北角,彷彿只要走幾步,就可以直接從小一升上小二。一樣的教室格局,一樣的同班同學和級任老師,除了要上整天的課程,好像什麼都沒變。

    剛升上小二時,只有教室的「後花園」吸引我的注意。

    小二教室的背後原本是荒蕪的黃土地,每到開學前都需要校工先除草驅蟲。我升小二那一年,學校特地在每間教室後面都用磚頭圍成一個小花園,種植一些不認得的花草。於是上課的時候,除了授課老師的臉,還有窗外的蜜蜂蝴蝶可以欣賞。

    也就在那一年,學校開始試辦營養午餐,暫時結束了我短暫的便當生涯。那時的營養午餐其實並沒有硬性規定非吃不可,也有人(的家長)仍堅持自己帶便當。老師花了很大的功夫跟我們解釋營養的重要性,而為了要達成營養均衡的神聖目標,「多吃蔬菜」成了老師的口頭禪,就差沒有早晚唸三遍,再插一炷香把四字真言供奉起來。

    只是,光用唸的恐怕還不夠,於是找來校工把教室後面的花圃重新翻鋤,居然種起菜來,原本的花草就都成了菜肥。至於種了什麼菜?由於年代久遠,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小小的花圃中翻土為兩畦,各撒了不同的種子,老師規定每天清晨各排排長要輪流帶人去澆水。

    嘿嘿,那可是個好差事!對小屁孩而言,只要能離開教室,都是天賜恩寵,沒人會覺得麻煩。我們的教室夾在忠班和仁班、愛班中間,必須要從忠班那一頭繞過去,而且要在導護老師來查早自習之前,快速取水澆灌,再快速回到教室維持班容整齊。眼見撒下去的菜種漸漸發芽抽葉,連不愛吃青菜的小屁孩也都充滿了期待。

    然而,菜苗這時卻越長越慢。幾天沒動靜之後,連老師也心急了,揪了幾個男生到學校北邊的東門大排去挖汙泥來增肥。這一下,蔬菜的成長速度似乎快了許多,但蚊蟲也增加了,空氣中也不時瀰漫著一陣陣惡臭。上課時不但沒心情欣賞窗外風景,連窗子都沒人敢開。

    還有一個意外的發展,更是讓大家心碎。

    青菜才剛長到一半,葉面上就出現許多小洞。想是土肥菜也肥,等不及人來吃,就先被蟲給吃了。沒幾天的功夫,菜葉上的小洞變大洞,眼看是吃不成了,只好就此打住,連每天澆菜順便戲耍的恩賜也沒了。

    校工又來翻了一次土,等到第二個學期,又種回了花草。老師雖然還是開口閉口「多吃蔬菜」,但已絕口不提種菜的事。

    也許是佔了姓氏的優勢,我比同儕還早識得難寫的「蔬」字。往後需要自我介紹時,也得先提「蔬菜」的「蔬」字,人家才聽得懂,想來這兩字跟我還真是有緣。

    有一天不知何故,小二也跟著小一中午就放學,我突然斷炊,只好跑到四年級老姊的班上求助。老姊的同學弄清楚我們的關係之後,忽然有人大叫:「小蔬菜,小蔬菜來了!」原來是老姊的級任阿梅老師在跟學生解釋我們的姓氏時,也用上了「蔬菜」二字(要不然還真是難解),之後老姊在班上的綽號便成了「蔬菜」。等我一出場,不就是個現成的「小蔬菜」。

    還記得那天中午,中高年級的營養午餐主食吃的是麥片粥,阿梅老師一面制止班上學生開我玩笑,說不要亂取綽號,一面吩咐讓我搭伙,結果下達的卻是這樣一道聖旨:「幫小蔬菜也打一碗來!」然後惹來哄堂大笑,阿梅老師自己也挺尷尬,抿著嘴在偷笑。我和老姊相對無言,也只好跟著一起笑。

DateMeNow-avatar-img
DateMeNow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