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詩〈如果有來生〉,像是一封與世界的告別信。
她一段段描繪著來生的模樣:一棵樹、一陣風、一隻鳥……表面上是對未來的想望,其實每一個「來生的願望」,都隱藏著今生的煩惱與遺憾。
「一半在層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她渴望安定,卻又忍不住向往自由。
「孤自去遠行,把淡淡的思念統帶走」——這句尤其令人心酸,像極了她在人世最後的心情:孤獨、決絕,卻依然帶著一份溫柔的告別。
讀著讀著,我感覺這首詩已不只是文字,而是她生命的縮影。非常沈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三毛一生追求浪漫、自由,卻也常與孤寂為伴。這些句子,就像她留下的最後密語。
然而,她也在詩末寫下:「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為永恆。」這是最動人的一筆。或許她在告訴我們:即便生命短暫,只要曾經真心相遇,便已擁有永恆。
我們只能在《撒哈拉的故事》裡,回味她的真性情與勇敢灑脫。讀她的文字,彷彿仍能看見那個笑容明朗、靈魂自由的女子。若真有來生,願她得到心裡嚮往的歸宿,不再帶著遺憾與思念遠行。
讀三毛的詩,總像照見自己心底的影子。那些想成為樹、成為風、成為鳥的願望,不正是我們此生也曾有過的掙扎與憧憬嗎?
人生裡的相遇與別離,快樂與惆悵,都在這幾行字裡迴盪。也因此,每一次觸動,都是一次自我回望。
— 隱形二重奏
2025. 8. 28
三毛的詩〈如果有來生〉,像是一封與世界的告別信。
她一段段描繪著來生的模樣:一棵樹、一陣風、一隻鳥……表面上是對未來的想望,其實每一個「來生的願望」,都隱藏著今生的煩惱與遺憾。
「一半在層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她渴望安定,卻又忍不住向往自由。
「孤自去遠行,把淡淡的思念統帶走」——這句尤其令人心酸,像極了她在人世最後的心情:孤獨、決絕,卻依然帶著一份溫柔的告別。
讀著讀著,我感覺這首詩已不只是文字,而是她生命的縮影。非常沈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三毛一生追求浪漫、自由,卻也常與孤寂為伴。這些句子,就像她留下的最後密語。
然而,她也在詩末寫下:「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為永恆。」這是最動人的一筆。或許她在告訴我們:即便生命短暫,只要曾經真心相遇,便已擁有永恆。
我們只能在《撒哈拉的故事》裡,回味她的真性情與勇敢灑脫。讀她的文字,彷彿仍能看見那個笑容明朗、靈魂自由的女子。若真有來生,願她得到心裡嚮往的歸宿,不再帶著遺憾與思念遠行。
讀三毛的詩,總像照見自己心底的影子。那些想成為樹、成為風、成為鳥的願望,不正是我們此生也曾有過的掙扎與憧憬嗎?
人生裡的相遇與別離,快樂與惆悵,都在這幾行字裡迴盪。也因此,每一次觸動,都是一次自我回望。
— 隱形二重奏
2025. 8.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