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如-avatar-img

晏如

1 位追蹤者

晏如

1 位追蹤者
晏如, 一位旅人與記錄者。 寫字是與內心對話, 也是回望生活的方式。 喜歡以真誠的文字, 紀錄人,事, 記憶與風景。 近期正整理旅行與生命記憶交織的文字, 希望在這裡遇見同樣珍惜書寫的人。
avatar-img
晏如隨筆
0會員
48內容數
隨筆片語, 紀錄人生風景。 願我的片刻, 能在此安放。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 在被科技推動的年代, 守護思想的重量 前些日子,我觀看了 Elon Musk 與 Jensen Huang 對談 AI 未來的影片。那不是一場科技宣示,而更像是一扇被推開的窗,讓我看見屬於新時代的光。 Jensen Huang 以一種近乎樂觀的語氣說:生成式 AI 將提升每個人的效率,替我們
看著兒子喝下紅扁豆湯,我終於安心地道別。 順利抵達機場,雨也停了。 我的腿累極了, 精神也乏了—— 也許登機後,可以睡一覺。就讓這一刻,成為今日的句點。 一趟飛行的終點, 也是下一段牽引的起點。 He drank the soup, and my heart unclenched. The
作者分享一趟旅程的返家心路歷程,從身體的疲憊、對親情的體悟,到學會與「分離」共處,字裡行間流露對人生的感悟與豁達。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面對親情互動中的情緒起伏,從孫女的天真療癒,到與媳婦的隔閡,再到兒子的出院,最後學會在起伏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著力點。文章透過細膩的情感描寫,展現了人際關係中的界線、自我療癒以及最終的成長。
本文記錄作者與孫女相處的溫馨點滴,從一開始的生疏到孫女主動牽手,以及面對孫女哭鬧、用餐、睡前的種種互動,展現長輩對孫女的細膩情感與渴望親近的心情。作者從中體會到愛的牽引,不在於距離,而在於那份不肯鬆手的心。
Thumbnail
這首詩描繪了深夜裡,作者心中對親友的掛念,這些掛念化為點點微光,照亮了寂靜的夜。詩中傳達了愛的力量,即使在最深的夜晚,也能帶來溫暖與平靜,最終等待著睡意溫柔的回到身邊。
Thumbnail
手機螢幕太敏感,輕輕一觸,畫面就自己跑出來。也許是科技太殷勤,人還沒準備好,它就搶著反應。 兒子今天沒出院。鄉下醫院的節奏,慢得可愛,也現實得可笑——病房寬敞,單人房;保險公司願意付,醫院也樂得留人。 這在紐約,簡直是天方夜譚。那裡的病房像地鐵座位,一空出就得有人補上。 人生有時也像這樣。在擁
Thumbnail
本文藉由一次因緣際會住在兒子家的經歷,分享作者從「客」的視角體會到生活的不便,進而反思自己身為「主」時,是否也曾忽略客人的感受。作者體悟到,真正的體貼不僅在於款待,更在於留意那些看不見的需求,並在舒適與空間之間找到關懷的平衡點。
沒有重現當初的金色, 湯仍在鍋裡翻滾, 只是火候與心情,都換了味。 人生哪能每次都一樣? 同樣的食譜, 煮出不同的光。 我嚐了一口, 味道不驚不艷, 卻溫柔地告訴我: 日子,只要有滋有味, 就不必完美。 結語 先生下午還說別麻煩, 外面買就好。 結果喝了一大碗,還想再來一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一位母親接到媳婦電話,得知兒子因膽囊發炎急診,急忙趕往醫院的過程。旅途中雖歷經轉錯機場、班機延誤等波折,母親依然憑藉對兒子的愛與守護,平靜地克服困難。文章穿插了運用ChatGPT練習「從紀錄事件轉為書寫感受」的個人體悟,以及在雲端領悟的生命哲理,最終強調為愛而飛是母親與生俱來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