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過午,我騎著機車想去后里廢棄的舊山線泰安火車站走走。經過豐原後,沿著台三線分出的產業道路一路蜿蜒,在即將抵達泰安的一個髮夾彎處,剛好遇到工程短暫封路。當時的我不耐等候,更不想就此回頭另外繞路,看到旁邊有條小叉口,於是車頭一彎右轉進那小路看看能有什麼發現。
機車穿梭在那窄窄的產業道路上,很快就進到一片高木綠蔭之中。小徑一路爬坡,沒多久來到一個聚落之前,路上不經意看見的標牌顯示當地叫「滴水崁」。這個聚落沒幾戶人家,當時正是午後的寧靜時段,貿然進入非常打擾,於是我逕直彎過聚落入口沿著道路往上騎行。
很快的,產業道路的模樣結束了,眼前呈現的是一條林道,而且坡度也更加傾斜。拍了一張相片後,我沒什麼猶豫,油門一催,騎著車子往上就跑。那日天色大晴秋風颯爽,空氣中氣息乾燥。然而隨著路寬越來越窄,樹蔭越來越密,地面的泥土也越發潮濕,時而遇見的水泥鋪面青苔漸稠,路越來越陡峭。
終於在一個轉彎處我停下了車,過了那個彎,前方的路更窄且更陡,而且由於終年曬不到日照,鋪面上呈現濃厚的褐綠色苔癬。別說我不是騎越野車,對眼前的路沒把握,當下拉著剎車咬死輪胎時,我胯下的車就已經一路往後滑。還好老野狼才120公斤,我還能控制得住,並且勉強在那又窄又陡的路段完成掉頭。
後來我在網路上查找后里滴水崁,可惜這聚落太小了,網路上沒有任何與之相關的描述。以為找到的資訊,是估狗AI將高雄甲仙的滴水崁名稱緣由,錯植到后里的這個滴水崁來敷衍我,真的是竹篙兜菜刀。網路上查找資料實在得小心,尤其是面對AI的假聰明,一定得反覆查證才行。
由於地方的命名邏輯在各處都差不多,因此台灣許多不同地方都會有相同的地名,這不奇怪。我想台中后里滴水崁這個名稱的由來,跟高雄甲仙那個滴水崁的來由也不會差太遠。目前網路上沒有更多這聚落的線索,而那條小林道,更是Google地圖裡沒有標示出來的角落。不過由於那天不湊巧的機緣,讓我短暫邂逅了那個蠻幽靜美麗的小山坳。
日前過午,我騎著機車想去后里廢棄的舊山線泰安火車站走走。經過豐原後,沿著台三線分出的產業道路一路蜿蜒,在即將抵達泰安的一個髮夾彎處,剛好遇到工程短暫封路。當時的我不耐等候,更不想就此回頭另外繞路,看到旁邊有條小叉口,於是車頭一彎右轉進那小路看看能有什麼發現。
機車穿梭在那窄窄的產業道路上,很快就進到一片高木綠蔭之中。小徑一路爬坡,沒多久來到一個聚落之前,路上不經意看見的標牌顯示當地叫「滴水崁」。這個聚落沒幾戶人家,當時正是午後的寧靜時段,貿然進入非常打擾,於是我逕直彎過聚落入口沿著道路往上騎行。
很快的,產業道路的模樣結束了,眼前呈現的是一條林道,而且坡度也更加傾斜。拍了一張相片後,我沒什麼猶豫,油門一催,騎著車子往上就跑。那日天色大晴秋風颯爽,空氣中氣息乾燥。然而隨著路寬越來越窄,樹蔭越來越密,地面的泥土也越發潮濕,時而遇見的水泥鋪面青苔漸稠,路越來越陡峭。
終於在一個轉彎處我停下了車,過了那個彎,前方的路更窄且更陡,而且由於終年曬不到日照,鋪面上呈現濃厚的褐綠色苔癬。別說我不是騎越野車,對眼前的路沒把握,當下拉著剎車咬死輪胎時,我胯下的車就已經一路往後滑。還好老野狼才120公斤,我還能控制得住,並且勉強在那又窄又陡的路段完成掉頭。
後來我在網路上查找后里滴水崁,可惜這聚落太小了,網路上沒有任何與之相關的描述。以為找到的資訊,是估狗AI將高雄甲仙的滴水崁名稱緣由,錯植到后里的這個滴水崁來敷衍我,真的是竹篙兜菜刀。網路上查找資料實在得小心,尤其是面對AI的假聰明,一定得反覆查證才行。
由於地方的命名邏輯在各處都差不多,因此台灣許多不同地方都會有相同的地名,這不奇怪。我想台中后里滴水崁這個名稱的由來,跟高雄甲仙那個滴水崁的來由也不會差太遠。目前網路上沒有更多這聚落的線索,而那條小林道,更是Google地圖裡沒有標示出來的角落。不過由於那天不湊巧的機緣,讓我短暫邂逅了那個蠻幽靜美麗的小山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