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經是個山道猴子,只不過我的搭檔坐駕不是刁鑽的重機,而是外表看似人畜無害的家庭用車,實則是一點也跑不快的老爺房車。1989年的BMW老米漿,廠號E30,規格318,原廠M40引擎,排氣量1800cc。
3系列在BMW品牌旗下算是基本款的小型房車,318規格又是基本中的基本,排氣量只略大於316。廠號E30是3系列成軍後的第二代,更早一期的是E21。然而雖然只是基本款,這一代的3系列E30,卻是寫下BMW品牌傳奇的經典車款。
E30雖然不像我之前介紹過的 經典銘機Pentax SP ,是全世界販售最多的一款相機。然而E30可是BMW品牌成立至今在全球銷售最多的一款車,為該品牌在全球市場布局打下基礎。另外E30 M3更是BMW的傳奇運動車款。為了參加德國房車錦標賽(DTM)賽事必須是市售房車的規定,BMW開發了具出色操控性、獨特寬體車身以及搭載高轉速S14四缸引擎的高端運動房車E30 M3,於1986年上市銷售,並很快在賽道上繳出優異成績。至此,E30車款成為BMW車史當中難以被略過不提的一頁篇章。
以我318規格的老爺E30,當然無法跟M3相提並論,但它仍然是我的愛車,而且更加泛用實惠。不過即便泛用,我還是為它做了許多跑格提升。不僅僅是改裝了更為運動風格的MOMO經典方向盤、加了引擎室拉桿、安裝了更漂亮的空力套件、改鋁圈輪胎。也加強了底盤的設定,比如說改預載可調的運動懸吊、短彈簧、降車身、外擴輪距等等,整台車看起來更為低趴貼地,感覺就像隻準備伏擊獵物的貓。當然更短的懸吊除了帶來更敏捷的操控,也意味著更清晰的路感;以及更硬更顛的乘坐體驗。駕駛當然開的很爽,但乘客可就不是這麼想。不過我的調校仍是溫和屬性,前妻與女兒都沒有抱怨過,女兒更是覺得這輛車很美很帥。視覺上確實是如此。
這樣的輕度改裝與調校,真的能讓操控更加靈活,駕駛體驗更提升嗎?我得說,車子能更輕鬆的跑在我心目中預想的那條線上,而且是在相當有速度的情況之下。車道不同於賽道,賽道沒有對向來車,行車可以吃到對向取最為短捷的路線,但在車道上當然絕對不行。在車道上會吃到對向車道,表示可能車子的調控有問題,要不然就是駕駛的技術不佳,或是兩者都有。
從我北投進入稻香路取山道到淡水天元宮,我開這輛車大概是15分鐘能抵達,一般要接近半個小時吧。如果是沿著河岸捷運線旁,經竹圍、紅樹林、淡水再到天元宮,可能要40分鐘至少。當然我是跑深夜的,這也讓時間能縮短一些,白天跑大約多個一、兩分鐘。有一次晚上我回到北投家裡,家人都不相信20幾分鐘前,我是在新竹湖口休息站報備說睡了一覺要回家了。
然而1800cc的引擎馬力還是太小,獨跑很敏捷,但是搭滿乘客就顯得力不從心了。當然載著妻小我也不會這樣跑,都是溫溫乖乖地開。不過這輛是手排車,有離合器。手腳配合的離合進退檔操控,才是真正駕車的無上享受。所以即便是慢慢開,還是能有著無與倫比的開車樂趣。塞車很痛苦?喜愛開手排車的人才不會這麼認為。
********
這輛車已於幾年前報廢,畢竟沒有車庫老車不易照顧,感謝它為我帶來許多的駕車快樂。
我也曾經是個山道猴子,只不過我的搭檔坐駕不是刁鑽的重機,而是外表看似人畜無害的家庭用車,實則是一點也跑不快的老爺房車。1989年的BMW老米漿,廠號E30,規格318,原廠M40引擎,排氣量1800cc。
3系列在BMW品牌旗下算是基本款的小型房車,318規格又是基本中的基本,排氣量只略大於316。廠號E30是3系列成軍後的第二代,更早一期的是E21。然而雖然只是基本款,這一代的3系列E30,卻是寫下BMW品牌傳奇的經典車款。
E30雖然不像我之前介紹過的 經典銘機Pentax SP ,是全世界販售最多的一款相機。然而E30可是BMW品牌成立至今在全球銷售最多的一款車,為該品牌在全球市場布局打下基礎。另外E30 M3更是BMW的傳奇運動車款。為了參加德國房車錦標賽(DTM)賽事必須是市售房車的規定,BMW開發了具出色操控性、獨特寬體車身以及搭載高轉速S14四缸引擎的高端運動房車E30 M3,於1986年上市銷售,並很快在賽道上繳出優異成績。至此,E30車款成為BMW車史當中難以被略過不提的一頁篇章。
以我318規格的老爺E30,當然無法跟M3相提並論,但它仍然是我的愛車,而且更加泛用實惠。不過即便泛用,我還是為它做了許多跑格提升。不僅僅是改裝了更為運動風格的MOMO經典方向盤、加了引擎室拉桿、安裝了更漂亮的空力套件、改鋁圈輪胎。也加強了底盤的設定,比如說改預載可調的運動懸吊、短彈簧、降車身、外擴輪距等等,整台車看起來更為低趴貼地,感覺就像隻準備伏擊獵物的貓。當然更短的懸吊除了帶來更敏捷的操控,也意味著更清晰的路感;以及更硬更顛的乘坐體驗。駕駛當然開的很爽,但乘客可就不是這麼想。不過我的調校仍是溫和屬性,前妻與女兒都沒有抱怨過,女兒更是覺得這輛車很美很帥。視覺上確實是如此。
這樣的輕度改裝與調校,真的能讓操控更加靈活,駕駛體驗更提升嗎?我得說,車子能更輕鬆的跑在我心目中預想的那條線上,而且是在相當有速度的情況之下。車道不同於賽道,賽道沒有對向來車,行車可以吃到對向取最為短捷的路線,但在車道上當然絕對不行。在車道上會吃到對向車道,表示可能車子的調控有問題,要不然就是駕駛的技術不佳,或是兩者都有。
從我北投進入稻香路取山道到淡水天元宮,我開這輛車大概是15分鐘能抵達,一般要接近半個小時吧。如果是沿著河岸捷運線旁,經竹圍、紅樹林、淡水再到天元宮,可能要40分鐘至少。當然我是跑深夜的,這也讓時間能縮短一些,白天跑大約多個一、兩分鐘。有一次晚上我回到北投家裡,家人都不相信20幾分鐘前,我是在新竹湖口休息站報備說睡了一覺要回家了。
然而1800cc的引擎馬力還是太小,獨跑很敏捷,但是搭滿乘客就顯得力不從心了。當然載著妻小我也不會這樣跑,都是溫溫乖乖地開。不過這輛是手排車,有離合器。手腳配合的離合進退檔操控,才是真正駕車的無上享受。所以即便是慢慢開,還是能有著無與倫比的開車樂趣。塞車很痛苦?喜愛開手排車的人才不會這麼認為。
********
這輛車已於幾年前報廢,畢竟沒有車庫老車不易照顧,感謝它為我帶來許多的駕車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