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三峽的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src

今天看到政府又發布新的生育補助計畫,將勞保生育補助 i.e. 投保薪資*2個月直接齊頭式平等拉到一胎發10萬。說真的看到這個政策,個人覺得對生育率的提升完全沒有幫助! 畢竟「認知正常」的夫妻不會有人為了10萬去生孩子。


扣除會生不教養的那些族群,現在敢生且可未來可提供高素質人力的家庭不外乎有三種:一為父母其中一方薪資極高可以 cover 房貸車貸和全家花費,通常為竹科主管職或高階工程師,單薪即有200萬以上年收入;二為一般雙薪家庭,需要兩份薪資才能支撐家裡花費,家庭年收入通常也超過150萬;三為家庭年收入雖低於100萬,但是夫妻雙方父母願意提供資源協助育兒。


撇除第3種,第一二類父母的痛點是什麼? 沒後援、沒人幫忙照顧小孩... 尤其是雙薪家庭,即便單薪家庭多了一個人力做家庭照護,孩子生2個以上也是焦頭爛額。因此政府的政策應該是針對雙薪家庭提出除了「錢」以外的誘因,否則對年輕的中產階級來說何必生個孩子找自己麻煩呢?


我個人認為政府應該要考慮的政策是:

🎈 增加托嬰托兒機構:雖然是少子化,但是問一圈會發現怎麼家裡附近公托、準公根本排不到?少子化在哪?雙薪家庭如果沒有後援,出月子中心後還是只能找私人保母或是自己帶一陣子才能回去上班。


🎈 縮短父母工時:就算排的到公托和準公,早上8:00才收托,傍晚只能顧到18:30,最晚通常也只到19:00,請問一般父母18:00下班怎麼接送?與其一次性補助,不如強制企業減少家有嬰幼兒的父母工時,然後給予企業減稅或企業貸款等優惠獎勵。


🎈 稅制不友善:台灣本身稅制設計就是鼓勵父母都去工作,跟美國和日本反而用稅制懲罰雙薪家庭的設計完全不一樣。目前台灣一個小孩扣除額才多22萬,比起一次性的生育補助,每年扣稅可以多扣一點還比較有吸引力。


🎈 保障幼教人員福利和基本薪資:幼教人員薪資低壓力高工時長,最後變成劣幣驅逐良幣,虐兒事件層出不窮,我想雙薪家庭的爸媽都願意多花一點錢請有保障的幼教人員。既然政府可以做到醫藥牙律師等職業有員額管制,有相對較佳的薪資保護,沒道理幼教做不到。


這些政府單位會沒人知道嗎?不,我覺得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Kazama-avatar-img
Kazama和其他 9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三峽的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src

今天看到政府又發布新的生育補助計畫,將勞保生育補助 i.e. 投保薪資*2個月直接齊頭式平等拉到一胎發10萬。說真的看到這個政策,個人覺得對生育率的提升完全沒有幫助! 畢竟「認知正常」的夫妻不會有人為了10萬去生孩子。


扣除會生不教養的那些族群,現在敢生且可未來可提供高素質人力的家庭不外乎有三種:一為父母其中一方薪資極高可以 cover 房貸車貸和全家花費,通常為竹科主管職或高階工程師,單薪即有200萬以上年收入;二為一般雙薪家庭,需要兩份薪資才能支撐家裡花費,家庭年收入通常也超過150萬;三為家庭年收入雖低於100萬,但是夫妻雙方父母願意提供資源協助育兒。


撇除第3種,第一二類父母的痛點是什麼? 沒後援、沒人幫忙照顧小孩... 尤其是雙薪家庭,即便單薪家庭多了一個人力做家庭照護,孩子生2個以上也是焦頭爛額。因此政府的政策應該是針對雙薪家庭提出除了「錢」以外的誘因,否則對年輕的中產階級來說何必生個孩子找自己麻煩呢?


我個人認為政府應該要考慮的政策是:

🎈 增加托嬰托兒機構:雖然是少子化,但是問一圈會發現怎麼家裡附近公托、準公根本排不到?少子化在哪?雙薪家庭如果沒有後援,出月子中心後還是只能找私人保母或是自己帶一陣子才能回去上班。


🎈 縮短父母工時:就算排的到公托和準公,早上8:00才收托,傍晚只能顧到18:30,最晚通常也只到19:00,請問一般父母18:00下班怎麼接送?與其一次性補助,不如強制企業減少家有嬰幼兒的父母工時,然後給予企業減稅或企業貸款等優惠獎勵。


🎈 稅制不友善:台灣本身稅制設計就是鼓勵父母都去工作,跟美國和日本反而用稅制懲罰雙薪家庭的設計完全不一樣。目前台灣一個小孩扣除額才多22萬,比起一次性的生育補助,每年扣稅可以多扣一點還比較有吸引力。


🎈 保障幼教人員福利和基本薪資:幼教人員薪資低壓力高工時長,最後變成劣幣驅逐良幣,虐兒事件層出不窮,我想雙薪家庭的爸媽都願意多花一點錢請有保障的幼教人員。既然政府可以做到醫藥牙律師等職業有員額管制,有相對較佳的薪資保護,沒道理幼教做不到。


這些政府單位會沒人知道嗎?不,我覺得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Kazama-avatar-img
Kazama和其他 9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