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VsJames的美股投資分享
avatar-avatar
MimiVsJames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src

個股報告:台股探針卡三雄股價飆翻天,那美股的探針卡公司有沒有機會跟上

美股探針卡公司該如何投資?該如何看待未來的基本面與股價連動關係

--------------------------------------------------------

探針卡在半導體產業中的角色正變得越來越關鍵,它是晶片在「晶圓階段」進行電性測試的核心介面,能在切割與封裝之前提早揪出瑕疵,避免後段製程產生更高的報廢成本。

隨著製程持續微縮,AI 與高效能運算帶動 HBM 3D 堆疊與 Chiplet 架構普及,測試點數的密度、測試次數和精度要求同步升高,探針卡的需求因此呈現出「量價齊升」的結構性產業趨勢。尤其在 HBM 記憶體的推動下,測試強度與頻率更是大幅提升。過去傳統 DRAM 晶片只需進行一到兩次檢測,但 HBM 採取八層甚至十六層以上的垂直堆疊,每一層都必須反覆驗證,測試頻次相當於傳統 DRAM 的五到八倍。這種變化讓同樣產能下所需的探針卡數量成倍增加,成為需求爆發的重要來源。

這樣的變化也推動了產業規模快速擴張。2024 年全球探針卡市場約為三十六億美元,預期到 2032 年將突破七十億美元。其中,來自 HBM 與先進封裝的需求比重正急速上升,預計從目前不到兩成的占比提升至四到五成。

探針卡因此逐步擺脫傳統的週期性零組件屬性,而是被重新定位為 AI 與 HPC 基礎設施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也反映在估值上,市場已將過去普遍的 15–18 倍本益比,提升至 25–35 倍區間,而部分聚焦於高純度應用的廠商甚至獲得超過 40 倍的溢價。

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由美歐日大廠主導全球主要市佔,它們憑藉技術深度與規模優勢掌握穩定地位;台灣業者則因緊密綁定台積電與先進封裝供應鏈,業務純度高、題材集中,因而具備更高的股價彈性。

探針卡已進入結構性成長確立的階段,對投資人而言,短線題材帶來的爆發力與中長線穩健擴張的機會正在同時發酵。

在眾多探針卡廠商當中,有一家來自美國的公司,它也在矽光子與 CPO(共同封裝光學)領域卡位,除了既有的記憶體與 GPU 測試之外,它甚至已經投入量子運算的低溫探針平台,與 Google、Nvidia 等大廠合作,提前布局下一世代的運算架構。這家公司中長線憑藉多元產品組合與技術深度,能逐步展現由基本面驅動的成長力道。


完整文章:https://vocus.cc/article/68d0dfd4fd897800016d4784


LR-avatar-img
LR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MimiVsJames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src

個股報告:台股探針卡三雄股價飆翻天,那美股的探針卡公司有沒有機會跟上

美股探針卡公司該如何投資?該如何看待未來的基本面與股價連動關係

--------------------------------------------------------

探針卡在半導體產業中的角色正變得越來越關鍵,它是晶片在「晶圓階段」進行電性測試的核心介面,能在切割與封裝之前提早揪出瑕疵,避免後段製程產生更高的報廢成本。

隨著製程持續微縮,AI 與高效能運算帶動 HBM 3D 堆疊與 Chiplet 架構普及,測試點數的密度、測試次數和精度要求同步升高,探針卡的需求因此呈現出「量價齊升」的結構性產業趨勢。尤其在 HBM 記憶體的推動下,測試強度與頻率更是大幅提升。過去傳統 DRAM 晶片只需進行一到兩次檢測,但 HBM 採取八層甚至十六層以上的垂直堆疊,每一層都必須反覆驗證,測試頻次相當於傳統 DRAM 的五到八倍。這種變化讓同樣產能下所需的探針卡數量成倍增加,成為需求爆發的重要來源。

這樣的變化也推動了產業規模快速擴張。2024 年全球探針卡市場約為三十六億美元,預期到 2032 年將突破七十億美元。其中,來自 HBM 與先進封裝的需求比重正急速上升,預計從目前不到兩成的占比提升至四到五成。

探針卡因此逐步擺脫傳統的週期性零組件屬性,而是被重新定位為 AI 與 HPC 基礎設施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也反映在估值上,市場已將過去普遍的 15–18 倍本益比,提升至 25–35 倍區間,而部分聚焦於高純度應用的廠商甚至獲得超過 40 倍的溢價。

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由美歐日大廠主導全球主要市佔,它們憑藉技術深度與規模優勢掌握穩定地位;台灣業者則因緊密綁定台積電與先進封裝供應鏈,業務純度高、題材集中,因而具備更高的股價彈性。

探針卡已進入結構性成長確立的階段,對投資人而言,短線題材帶來的爆發力與中長線穩健擴張的機會正在同時發酵。

在眾多探針卡廠商當中,有一家來自美國的公司,它也在矽光子與 CPO(共同封裝光學)領域卡位,除了既有的記憶體與 GPU 測試之外,它甚至已經投入量子運算的低溫探針平台,與 Google、Nvidia 等大廠合作,提前布局下一世代的運算架構。這家公司中長線憑藉多元產品組合與技術深度,能逐步展現由基本面驅動的成長力道。


完整文章:https://vocus.cc/article/68d0dfd4fd897800016d4784


LR-avatar-img
LR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