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女子的射手雜談
avatar-avatar
陸燁 LY_6
發佈於生活雜事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出社會後感受到最深刻的不同,是面對「死亡」


工作這兩年間接收到身邊長輩過世消息的數量,比我人生前二十五年加總的還多

前幾天還有說有笑的長輩,突然之間就永遠離開,這種失落的感覺我想一輩子都無法釋懷

也會開始思考,如果當初能早點發現一些不尋常的訊號,是不是就可以早點送醫治療


但因為一些小病小痛就去進行治療,對醫護人員、對健保究竟會不會造成額外的負擔

那麼,什麼樣的症狀程度會需要治療呢?


對家人的關心程度又要到甚麼樣的程度才適當?

(畢竟我媽媽對於我現在「過度敏感」感到煩躁😂)


我也不知道


總之,還是希望大家都可以身體健康,平安順心


陳怡霖 Eriene-avatar-img
陳怡霖 Eriene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陸燁 LY_6
發佈於生活雜事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出社會後感受到最深刻的不同,是面對「死亡」


工作這兩年間接收到身邊長輩過世消息的數量,比我人生前二十五年加總的還多

前幾天還有說有笑的長輩,突然之間就永遠離開,這種失落的感覺我想一輩子都無法釋懷

也會開始思考,如果當初能早點發現一些不尋常的訊號,是不是就可以早點送醫治療


但因為一些小病小痛就去進行治療,對醫護人員、對健保究竟會不會造成額外的負擔

那麼,什麼樣的症狀程度會需要治療呢?


對家人的關心程度又要到甚麼樣的程度才適當?

(畢竟我媽媽對於我現在「過度敏感」感到煩躁😂)


我也不知道


總之,還是希望大家都可以身體健康,平安順心


陳怡霖 Eriene-avatar-img
陳怡霖 Eriene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