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的經濟數據與財報季正式展開,「短線」該如何觀察未來美股大盤的走勢
本週是標準的「雙事件週」,美股將進入由總經數據與科技巨頭財報共同主導的關鍵節奏。從目前市場共識來看,CPI 通膨數據預估溫和,加上領先指標預測經濟動能仍偏弱,若能成真將進一步鞏固市場對「將持續降息」的預期。在這樣的情境下,那些高成長敘事的AI 科技企業,會再度回到市場資金追逐的焦點。
雖然美國的實體經濟數據持續轉弱,不論是工業活動、消費還是就業都出現明顯降溫,但這並沒有阻止股市上行。背後的邏輯,不再是單純交易「現在的」經濟基本面,而是在定價「未來的資金成本」。只要資金成本未來有機會下降,估值就能撐住。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估值的科技與創新企業,仍能維持強勢。
至於大型科技公司的財報,則是另一個影響市場情緒的重要變數。目前籌碼面顯示,市場資金並未離場,而是選擇等待財報結果後再做方向性表態。若財報優於預期,或未來展望具備信服力,那麼股價很可能出現短線快速推升的走勢。反之,若表現不如預期,則需提防價格的劇烈波動與資金移轉至其他板塊的可能性。
從整體技術面來看,大盤只要守住目前的關鍵支撐區,市場結構仍可維持偏多;一旦站上關鍵壓力位並放量創高,則可視為中期多頭趨勢重新啟動,若回測至前低或重要均線位置,也會是觀察買盤是否進場防守的關鍵。
整體而言,這是一週充滿變數也充滿機會的時間點,真正能賺到行情的,而是能否在「事件落地之後」做出快速的應對策略。
完整文章:
https://vocus.cc/article/68f5cb2ffd897800019e4732

重要的經濟數據與財報季正式展開,「短線」該如何觀察未來美股大盤的走勢
本週是標準的「雙事件週」,美股將進入由總經數據與科技巨頭財報共同主導的關鍵節奏。從目前市場共識來看,CPI 通膨數據預估溫和,加上領先指標預測經濟動能仍偏弱,若能成真將進一步鞏固市場對「將持續降息」的預期。在這樣的情境下,那些高成長敘事的AI 科技企業,會再度回到市場資金追逐的焦點。
雖然美國的實體經濟數據持續轉弱,不論是工業活動、消費還是就業都出現明顯降溫,但這並沒有阻止股市上行。背後的邏輯,不再是單純交易「現在的」經濟基本面,而是在定價「未來的資金成本」。只要資金成本未來有機會下降,估值就能撐住。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估值的科技與創新企業,仍能維持強勢。
至於大型科技公司的財報,則是另一個影響市場情緒的重要變數。目前籌碼面顯示,市場資金並未離場,而是選擇等待財報結果後再做方向性表態。若財報優於預期,或未來展望具備信服力,那麼股價很可能出現短線快速推升的走勢。反之,若表現不如預期,則需提防價格的劇烈波動與資金移轉至其他板塊的可能性。
從整體技術面來看,大盤只要守住目前的關鍵支撐區,市場結構仍可維持偏多;一旦站上關鍵壓力位並放量創高,則可視為中期多頭趨勢重新啟動,若回測至前低或重要均線位置,也會是觀察買盤是否進場防守的關鍵。
整體而言,這是一週充滿變數也充滿機會的時間點,真正能賺到行情的,而是能否在「事件落地之後」做出快速的應對策略。
完整文章:
https://vocus.cc/article/68f5cb2ffd897800019e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