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楊佳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src

昨天回去探望母親,她依舊滔滔不絕地訴說過去種種,
控訴小孩不聽話、無法掌控的無奈,
那份「想抓住什麼、又不得不放下」的掙扎,我都看見了。


我想,她也並不太喜歡自己的人生。
那一刻,我不再辯解、不再勸導,只是靜靜地聽。
讓她說,也讓她存在。


因為我明白——
我終究是要清明地看著她,看見她的苦,看見她的業,
也看見那個曾努力撐著這個家的母親。


回家後,感覺胸口悶悶的,像有股能量堵在那裡。
以前我沒有覺察,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只是把那份情緒打包帶走。


原來,最消耗能量的,不是工作,也不是外在環境,
而是和最親近的人相處。
母親、伴侶,那些牽動我們最深情緒的人,
往往也是最容易讓能量流失的對象。


當我開始明白這些互動背後是因果與業力的延續,
也就不再想著改變誰,而是學會在關係中守住自己的光。


修行,不只是覺察自己,
是願意在關係中,不再以反應換反應,
——而是以覺知回應命運。

Penny Liu-avatar-img
Penny Liu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楊佳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src

昨天回去探望母親,她依舊滔滔不絕地訴說過去種種,
控訴小孩不聽話、無法掌控的無奈,
那份「想抓住什麼、又不得不放下」的掙扎,我都看見了。


我想,她也並不太喜歡自己的人生。
那一刻,我不再辯解、不再勸導,只是靜靜地聽。
讓她說,也讓她存在。


因為我明白——
我終究是要清明地看著她,看見她的苦,看見她的業,
也看見那個曾努力撐著這個家的母親。


回家後,感覺胸口悶悶的,像有股能量堵在那裡。
以前我沒有覺察,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只是把那份情緒打包帶走。


原來,最消耗能量的,不是工作,也不是外在環境,
而是和最親近的人相處。
母親、伴侶,那些牽動我們最深情緒的人,
往往也是最容易讓能量流失的對象。


當我開始明白這些互動背後是因果與業力的延續,
也就不再想著改變誰,而是學會在關係中守住自己的光。


修行,不只是覺察自己,
是願意在關係中,不再以反應換反應,
——而是以覺知回應命運。

Penny Liu-avatar-img
Penny Liu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