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區

3公開貼文
此討論區目前無開放發佈貼文
高志耘
擁有者
成為會員即可加入討論
全部貼文
高志耘
2024/06/08·
台積電、AI 科技,一片追捧下的反社會思維
不得不說,受夠同溫層一片對 AI 和晶片的大力追捧。
是,台積電和晶片的確意外成為台灣確保自身地位的政治籌碼,甚至大幅提高台灣的能見度。不過我自己是從理工科出來的,親眼看到/聽說有多少的同學/同事,紛紛進入半導體業。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把雞蛋通通往半導體這個籃子裡放了。半導體業的榮景能持續多久?
傳產因此而萎縮就算了,但台灣的基礎科研本來就不強了,台積電這樣一拉,更沒有人想進入研究或教職了。認識的教授也都在抱怨,近年來面試教職的人素質愈來愈差,寧缺勿濫,那下一代誰要教?
又當工作的多樣性開始減少,變成幾乎都和半導體相關的時候(或是貧富差距擴大),我念完博士還能學有所用嗎?還是變成我必須留在德國找工作?可以的話我當然想回台灣,但問題是會有能讓我發揮的位置嗎?個人就是對材料這個領域毫無興趣,也不擅長,才沒有在畢業的時候去面試。
我的童年幾乎是被犧牲的,寫不完的考試和作業,從小讀到頭昏眼花,甚至讀到心理生病。師長總說:從小認真,長大輕鬆。台積電那種操勞的工作環境,顯然打臉這種說法。抱歉,我的奴性真的沒有那麼高。
聽之前的指導教授說,台積電面試官會篩心理素質。後來他的學生去面試,真的覺得有準,一些耐操、甚至性格扭曲的都錄取了。明明條件差不多,個性容易慌張的某位同學,就正好被刷下來了。如果進台積電,意味我還會遇到那些性格有毒的同學,那還不如不要進去。
再來是黃仁勳、蘇姿丰等等,ㄟ,人家早早在孩童時期就移民美國了,他們可以爬上今天的地位,除了是優等的家庭背景,還有美國這個環境的養育,台灣其實在他們個人的成功當中,幾乎沒有什麼正面作用,我實在不懂一些同溫層在於有榮焉什麼?
記得林書豪嗎?當時我國高中時也是把他當成台灣人捧上天,結果呢?我是不知道他們對台灣這片土地還抱有多少感情,但台灣在半導體關鍵地位所帶來的商業利益也絕對是考量之一。這些人的成功當然可以正面看待,但分不清楚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公關,最後可能只是失落而已。身為時時會被自己人背叛的台灣人,我也受夠種種失落了,還不如一開始就沒有任何期待。
看到有 KOL 以黃的言行,衍伸出台灣的教育要重視人文素養,才能發展一流技術。Huh? 個人覺得很矛盾,正是因為台灣的教育缺乏人文素養,才能養出這麼多願意為台積電賣肝的工程師啊?當大家都有人文哲學智慧的時候,誰還跟你護國神山?
AI 發展至今,用在科學就算了(在化學領域有些反應活性可透過 AI 預測出來),但對於藝術圖片版權的侵犯,是洞悉了什麼人性?這種閃閃發光的論述真的是令人無言以對!
高志耘
2024/05/31·
臉書圖文將被用來進行 AI 訓練
昨天看到的新聞:Meta通知歐洲用戶將拿貼文訓練AI 可反對個資被蒐集使用
連結:https://reurl.cc/4rYlaY
從2024. 6. 26. 開始,只要將圖片照片上傳臉書,代表個人已經同意這些圖文可以拿來訓練 AI。臉書的種種政策,從管制政治言論,到現在大喇喇侵略各種還有爭議性的智慧財產權,一次又一次的讓人失望。IG 和 Thread 本來就沒在用(看到 Thread 也開始執行如臉書版的政治言論管制了),現在證實當時不入 meta 的第二坑是對的。
不敢說自己的文創有多頂級,但我絕對不要我筆下的孩子,或是花時間親自走訪拍攝的照片,被拿去做 AI 訓練。所以再來有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讓我漸漸把臉書經營的內容分散到各處:孩子原本就有安置在 Pixiv 和 Twitter,這次可能要開始熟悉 Plurk。而原本放在粉專的漫畫會移到方格子。雖然不知道何時有心力可以開始整理內容,但還請敬請期待!
臉書未來可能也不會關,但只會當作資料蒐集,並最低限度的使用,以部分截圖、留言放連結的方式,將人流導向Pixiv、Twitter、Plurk 和方格子。
至於很多台派在推的迷音,說真的,使用者的體驗非常不好。電腦版無法設定個人資料,連要傳張圖片都要透過手機。貼文隱私設定、沒有組件群組的功能,使用者彼此之間很難互訂。今天不知怎麼的,有好幾個小時一直在顯示錯誤、無法進入(會不會因為臉書的逃難潮?此前已經有過一波了!)。
迷音整體使用方式和氣氛,完全不鼓勵發表深度論述和多圖片的長文。圖文多數很短(梗圖配上短短幾句話),而且依然是高度政治化。不是說我個人反對那些政治立場,而是整天只能從這個平台收到很雷同的資訊,其實會很疲乏。就如同 Meta 開始壓制政治言論一樣的道理,目前以政治言論為最多數的迷音,其實很需要其他不同面向、日常生活的內容來平衡,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
個人覺得,迷音距離要完全接住臉書的逃難潮,還非常非常的遙遠。為了台灣乾淨的言論自由環境,還是出自內心幫迷音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