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10(日)19:50
2023年11月20公告:
方格子中的文章,僅是生活記錄,目前紀錄已停擺,
需要認識「在家自學」的讀者,買書請轉到臉書粉絲團
這裡請勿訂閱,因為我無法收到款項啊
˙˙˙˙˙˙˙˙˙˙˙˙˙˙˙˙˙˙˙˙˙˙˙˙˙˙˙˙˙˙˙˙˙˙˙˙˙˙˙˙˙˙˙˙˙˙˙˙
學習最初的動力,是來自好奇心。在台灣,我們若觀察身邊學齡前的孩子,會發現他們對很多事充滿好奇,再從所關心的事,會看見他們都具有學習力。
然而,觀察六到十二歲的孩子,卻會看見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在他們身上逐漸消失。我相信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家長和老師。
第一年自學時,我遭遇到不少困難,包括訪視委員的態度,周遭親友的懷疑,甚至先生的檢視關卡。
得以執行在家教育之前,我用幾個論點說服自己的先生:一、在家自學,孩子可以睡飽一點;二、在家自學,可以每天看到孩子的學習狀況;三、既然重視自己的信仰,就不要按照世界的價值觀去教育孩子;四、看看那些每天放學去補習班的國中生,你希望孩子以後也這樣過每一天嗎?我真的不想讓孩子過考試讀書、讀書考試的生活。
如果要在家自學,一開始就要把一些問題想清楚,那麼,從出生到國小到高中甚至大學階段,學習就不會是什麼困難的問題。
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最需要思考的問題應該是──想要培養孩子成為甚麼樣的人?這絕對比你想讓他考上哪一所大學還重要。
我們若肯定孩子的價值,他們不管學什麼都有價值,因為他們不是靠學會的那些學問、技術,來建立自己的價值。
人一出生就具有價值,這價值是人之所以要學習的基礎,也是這個價值使人需要學習。
每個孩子都有能力學習,只是各人的天分和專長不同。所以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師長應該協助孩子,發掘自己的天分,並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去學習並發展,耐心等待臨到他們的各樣機會,逐一成就。
國小的學習,我把重點放在建立生活的能力和習慣,與人互動,探索自己與環境,以及養成良好的學習胃口和習慣。
在學習教材上,應該找適合孩子的材料,不是別人用什麼,效果不錯就全盤接收。學習的中心是學生,老師是引導、輔導和協助的角色。教材是因為老師的運用,才發揮效益的。除此之外,應該隨時把握不需要教材的[機會教育],因為生活處處是教材,一定要給孩子更多機會動手,動腦的能力就會跟上來。
國中是從已經養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胃口開始鋪陳,進入思考階段,做屬於自己的學習記錄。數理和文史分屬不同類別,學習的方式不同,做學習紀錄的形式自然不同。這階段也要展開如何掌握與運用時間的學習。
我對這階段學習的設定,不是教材的通透記憶,而是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會著重在邏輯與批判性思考的訓練,並加上幾項術科來平衡學科發展,術科的學習是有助於孩子學會時間的掌握與運用。學會掌握時間,是我設定國中學習上重要部分。
在家自學是有步驟性的,所以我通常是一次繳交三年的計畫書,並不是每年重寫,如此才能省時省力又具整體性。如果教育局第二年或第三年要求再繳計畫書,我都會使用原檔,然後附上「微調」二字,意思是:一、學習存在著些微的改變;二、我的計畫十分恰當,所以整體不變,僅需依實況微調。
到了高中階段,就已經達成「教會孩子自學」的目標,這時家長的任務主要是觀察、陪伴和傾聽,不再介入太多。因為到了這個階段,學習對孩子來說,已經像吃飯睡覺般自然,學科的學習上,他也已經跑到家長追不上的速度了。
陪伴和傾聽是為了在孩子尋求協助時,適時提供補給後援。例如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他可能需要一個軍師陪他找出盲點;遇到順境和得意,他可能需要一盆冷水幫忙,沖一沖他那跑到快要著火的輪胎。
我們家的高中課程,有一堂課叫散步課,在這段時間,我會刻意把自己變成學生,向他提出我想討論的問題。散步時我會聊:「你認為學東西,學會和學不會,這中間的關鍵是什麼?」「你認為瑞典無貨幣的社會,好處是什麼?危機又是什麼?」。孩子也會利用這段時間,分享他選課的課程裡,有甚麼課題值得更深探討。散步課是特定話題的探討時間。
高中的自學目標,是讓自學生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學會省思與改變,達到父母放手讓孩子單飛的境界。
自學起步不要迷信教材或名師,而是打好進入學習的基礎,知道不同的學習要怎樣學,然後引導孩子去學,以致達到下列目標:一、孩子自己知道要怎樣學;二、孩子自己看見自己學會了什麼;三、孩子知道自己學習的問題和弱點在哪裡;四、孩子知道最重要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待人處事;他享受知道的喜悅,但也懂得謙卑。
自學孩子表現能力的地方,不再是考卷的分數,而是對生命的方向與意義,有了答案。他們學會知道怎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並且有勇氣面對未來一切已知或未知的境遇。( 本文寫於2018年2月,自學生高二上學期 ,應「在家自學的四個孩子」作者邀請,寫於其中分享)
這本書並未在實體書店販售,買書:
臉書「在家自學這樣學」粉絲團聯絡
第一章 在家自學和你想的一樣嗎、
第二章 有理念就可以在家自學嗎、
第三章 什麼是在家自學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第一章 為什麼要寫計畫書
第二章 寫計畫書時要考慮什麼
第三章 如何寫出好用的計畫書
每天最重要的事、零用錢的教育、中英日德語、科學教育、社會科、鋼琴與管風琴技能、興趣與嗜好、游泳與體能、音樂聆賞的訓練
讀者分享紀錄: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g6Bhjw5sYBUDSnAo1pTYscyesKsR3r7LmAXhysWHiorMhi8wMUp83D9okymeTHJ7l&id=10006377296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