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在家自學問答 19 要會考嗎?想升學啊,會考、學測 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要參加會考嗎

國中階段自學,想進高中上課,就要參加會考吧。這話在開放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後,答案為否 。

想要取得學習的資源,進入體制是其中一種方法,所有要取得該校文憑的,大概都免不了要用公平的方式競爭。相對於不公平,考試還是比較公平,所以考試就存在了。

考試並不應該是單一目的- 為了「篩選學生」。

考試更應該是做為幫助,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學習的成效。

但現行體制教育幾乎把考試設定在「取得入學門票」,這個轄制了學習的熱情,並且長久被設定為單一目的「學校選學生」,很可惜。事實上,選到的學生不一定對學習或對特定科目學習有熱情。

那麼,真的想學習的自學生,是不是也有不必用考試,就取得學習機會的方式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在家自學這樣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carina的沙龍
17會員
202內容數
實體書出版了
Ocarin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3
危機變轉機的教育 2006 年10月19 日這天,小一入學快滿兩個月,中午我照例到學校去接他,直接帶便當到校園,和他坐在樹下一起吃,吃完要散步回家。 在我們坐的樹下不遠處,中、高年級的學生飯後出來活動,一些圓柱石椅被傾倒,桌面不見了,他們爭相上去踩踏、跳躍,和我一起帶便當去陪小孩的媽媽制止,無效。
2022/04/23
危機變轉機的教育 2006 年10月19 日這天,小一入學快滿兩個月,中午我照例到學校去接他,直接帶便當到校園,和他坐在樹下一起吃,吃完要散步回家。 在我們坐的樹下不遠處,中、高年級的學生飯後出來活動,一些圓柱石椅被傾倒,桌面不見了,他們爭相上去踩踏、跳躍,和我一起帶便當去陪小孩的媽媽制止,無效。
2022/04/23
我想出版 常有家長詢問小學在家自學如何銜接國、高中的學習,除了體制的套餐外還能怎麼做?也有家長想知道,到底高中自學可不可行,如果可行要怎麼做? 我不是名人,也沒有寬裕的經濟,有的只是在平實的日常生活裡,做成了在家自學,我想證明,唸書不是為了考高中,可以學得更好。 天有不測風雲?人要有一技之長?
2022/04/23
我想出版 常有家長詢問小學在家自學如何銜接國、高中的學習,除了體制的套餐外還能怎麼做?也有家長想知道,到底高中自學可不可行,如果可行要怎麼做? 我不是名人,也沒有寬裕的經濟,有的只是在平實的日常生活裡,做成了在家自學,我想證明,唸書不是為了考高中,可以學得更好。 天有不測風雲?人要有一技之長?
2022/04/22
為什麼讓孩子在家自學? 剛好有機會,我自己賣書也就順便和來買書的家長聊聊, 這個問題也一直是我們自學初期,身邊親友們的疑問。 前一段時間剛好在網路上也看到有人在聊,我乾脆將聽聞得到的內容,條列式的整理一下,作為紀錄:
2022/04/22
為什麼讓孩子在家自學? 剛好有機會,我自己賣書也就順便和來買書的家長聊聊, 這個問題也一直是我們自學初期,身邊親友們的疑問。 前一段時間剛好在網路上也看到有人在聊,我乾脆將聽聞得到的內容,條列式的整理一下,作為紀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共分八章,細談如何製作申請入學二階面試用的備審資料,此為第八篇。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共分八章,細談如何製作申請入學二階面試用的備審資料,此為第八篇。
Thumbnail
放榜的那天,我發現我考上了,而我內心的想法只有:原來考試就只是考試! 以前我對考試的想法,就是要把課本的內容都「理解」了之後,才能夠拿到高分。進入高中之後,發現這個做法失靈了,因為課本的內容太難、太廣,所以我幾乎不太可能全部都理解,當然考試結果不會太理想。
Thumbnail
放榜的那天,我發現我考上了,而我內心的想法只有:原來考試就只是考試! 以前我對考試的想法,就是要把課本的內容都「理解」了之後,才能夠拿到高分。進入高中之後,發現這個做法失靈了,因為課本的內容太難、太廣,所以我幾乎不太可能全部都理解,當然考試結果不會太理想。
Thumbnail
由於學習歷程檔案必須要在學期間上傳認證,不能事後補做,如果在作為「學力基本測驗」的學測,試題難度還是偏高,又必須得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情況下,學生高中三年究竟是要以考科為重,爭取進入面試門檻的機會,還是要以豐富學習歷程檔案作為申請大學的主力呢?
Thumbnail
由於學習歷程檔案必須要在學期間上傳認證,不能事後補做,如果在作為「學力基本測驗」的學測,試題難度還是偏高,又必須得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情況下,學生高中三年究竟是要以考科為重,爭取進入面試門檻的機會,還是要以豐富學習歷程檔案作為申請大學的主力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國文的老師,在補習班任教約有15年以上、在學校現場代理也有十年左右的歷程了,輔導過數百位的國三生會考前的複習與衝刺課程;我是中文系本科碩士畢業,又有教學現場的實際經驗,雖然還沒有正式教師資格,但應該可以賣一下考前衝刺的筆記吧(笑)。 閱讀能力低落,是這個世代的備考生的共同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國文的老師,在補習班任教約有15年以上、在學校現場代理也有十年左右的歷程了,輔導過數百位的國三生會考前的複習與衝刺課程;我是中文系本科碩士畢業,又有教學現場的實際經驗,雖然還沒有正式教師資格,但應該可以賣一下考前衝刺的筆記吧(笑)。 閱讀能力低落,是這個世代的備考生的共同癥
Thumbnail
群組裡出現這張照片,現在國中升高中要透過教育會考,據說是5月,在21、22日舉辦。 三十多年前,一試定終身的年代,那叫聯考。每年升學考試季從7月1日開始,一連串的,大學聯考、高中聯考、五專聯考、高職聯考等等,7月燠熱的天氣,考上加烤。
Thumbnail
群組裡出現這張照片,現在國中升高中要透過教育會考,據說是5月,在21、22日舉辦。 三十多年前,一試定終身的年代,那叫聯考。每年升學考試季從7月1日開始,一連串的,大學聯考、高中聯考、五專聯考、高職聯考等等,7月燠熱的天氣,考上加烤。
Thumbnail
台灣的教育體制經過各種的變革與進化。 在改革上,皆是以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為出發點。從2007年為保障「區域均衡」的繁星推薦,到2015年提供「特殊經歷學生」入學的特殊選材,再到後來基測轉換成會考,學測指考轉換成五選四及分科測驗,以及強調多元學習的「108課綱」。
Thumbnail
台灣的教育體制經過各種的變革與進化。 在改革上,皆是以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為出發點。從2007年為保障「區域均衡」的繁星推薦,到2015年提供「特殊經歷學生」入學的特殊選材,再到後來基測轉換成會考,學測指考轉換成五選四及分科測驗,以及強調多元學習的「108課綱」。
Thumbnail
考生自己寫「學習歷程自述」,等於回顧高了中學習歷程,面試或口試時,不管是問到自述內容或談到高中相關學習經驗,才能夠侃侃而談,父母越俎代庖,可能反而幫倒忙。
Thumbnail
考生自己寫「學習歷程自述」,等於回顧高了中學習歷程,面試或口試時,不管是問到自述內容或談到高中相關學習經驗,才能夠侃侃而談,父母越俎代庖,可能反而幫倒忙。
Thumbnail
申請入學每位考生最多可以申請六個校系,第一階段怎麼填悠關到能夠通過幾個校系,槓龜的話,就要考分科測驗。
Thumbnail
申請入學每位考生最多可以申請六個校系,第一階段怎麼填悠關到能夠通過幾個校系,槓龜的話,就要考分科測驗。
Thumbnail
疫情期間,所有學生都改為在家使用電子設備進行線上課程學習,很不巧地,這次停止實體課程的時間剛好延續到期末考,於是期末考要如何舉行就是一個讓老師們頭痛的問題。
Thumbnail
疫情期間,所有學生都改為在家使用電子設備進行線上課程學習,很不巧地,這次停止實體課程的時間剛好延續到期末考,於是期末考要如何舉行就是一個讓老師們頭痛的問題。
Thumbnail
與108課綱相關的講座,這是我聽的第三場,這場來的人最大咖,連教育部長都蒞臨。 每一場得到的資訊不一樣,第一場知道考高中叫會考,考大學方式有二:學測加申請入學或指考。會考與學測共同點是題目的字數非常多,合計數約是3~4萬字,因此,正確理解題目非常重要,偏偏,許多學生的第一個關卡就是閱讀理解。
Thumbnail
與108課綱相關的講座,這是我聽的第三場,這場來的人最大咖,連教育部長都蒞臨。 每一場得到的資訊不一樣,第一場知道考高中叫會考,考大學方式有二:學測加申請入學或指考。會考與學測共同點是題目的字數非常多,合計數約是3~4萬字,因此,正確理解題目非常重要,偏偏,許多學生的第一個關卡就是閱讀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