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周子愉專欄
周子愉:「法庭直播」民眾黨修法打假球,民進黨扯需花費593億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收押超過200天,近期各地檢調系統則全面針對泛藍反制民進黨發動「大罷免」行動的反制罷免,清查可能的「抄黨員名冊」的偽造文書案,逮捕並收押多位國民黨地方幹部。多項被質疑是執政黨指揮檢調系統辦案,且透過司法系統針對在野黨的「政治鬥爭」,讓要求法庭直播的輿論開始浮現。
2025/04/28
3
周子愉:為什麼民主黨可以不斷改變辯論規則,只為了有利於自己的候選人?
2024年美國大選的第二場總統辯論將由ABC新聞於9月10日主辦,但副總統賀錦麗的競選團隊試圖更改辯論規則,包括要求全程開啟麥克風。民主黨是否已經忘了,最先要求關閉麥克風的是誰?
2024/08/28
8
周子愉:台灣不應該與烏克蘭站在一起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對烏克蘭的支持行動,認為臺灣在國際外交場閤中應該捍衛臺灣立場,並努力促進國際合作。文章中提到很多涉及臺灣外交政策的相關事件,以及烏克蘭對臺灣的態度。最後文章呼籲,臺灣應該以「臺灣優先」以及捍衛臺灣立場最為最基本的談判要件,以爭取到國際地位。
2024/07/27
8
周子愉:「德意志」帝國以打貪反腐掃除「英朝地府」
賴清德「德皇」登基,一個月旋即發動閃電戰,直搗皇城內「東宮太子」鄭文燦。檢方以涉貪名義聲押。儘管桃園地方法院二次以難以認定有羈押必要,而分別以新台幣500萬元與1200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出境、出海。但檢察官二度向台灣高等法院抗告,且二度成功,再度發回桃園地院更裁。司法背後的勢力爭鬥,斧鑿斑斑。
2024/07/15
7
周子愉:杜鵑啼了!賴清德為何最後血刃鄭文燦?
蔡賴鬥法、鄭文燦貪汙案對臺灣政壇產生重大影響。本文分析了三位政治人物之間的角力和關係變化,引言戰國末期三傑之故事,串聯歷史與當代事件。
2024/07/08
7
賴清德退新潮流,黃捷加入湧言會,民進黨派系解散「攏係假」!
民進黨派系「新潮流辦公室」總幹事段宜康昨發出聲明稱,和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討論之後一致同意,總統不但是國家元首,身負帶領政府、主持國政的重任,在黨內更是團結的象徵。基於對總統職位的尊重,賴清德不再是新潮流成員。
2024/01/18
5
蕭美琴若成副總統恐成台版「迪克·錢尼」,並開啟「後蔡英文時代」
原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日前宣布請辭,並成為搭配賴清德的民進黨籍副總統候選人。然而,自她轉換身分後,怪事不斷。先是以副總統候選人之姿召開國際記者會,現場僅搭配她的前下屬、前駐美代表處一等諮議兼政治組組長「口譯哥」趙怡翔以及賴清德總統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郭雅慧,整場不見應該在選戰中是「主角」的總統候選人賴
2023/12/01
8
為何趙少康成侯友宜副手角逐2024總統大位是一步好棋?
資深媒體人、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在「藍白合」破局後,上週五意外成為國民黨2024的副總統參選人。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稱,藍營選擇趙少康當副手是在向紅統靠攏,侯趙配就是藍色染紅的統派集結。這恐怕完全不了解也忽略了趙少康擔任侯友宜副手,以及其在藍營的重要性。
2023/11/26
9
「藍白合」下架民進黨目前最好的模式:「他」來選總統、「這個黨」組閣
在野黨是否會在明年1月的總統及立委大選中聯合對抗執政的民進黨備受關注。這場所謂的「藍白合」於14日下午舉行其預備會議,會議經過三小時的討論,但雙方只達成一項共識,即舉辦一場辯論。關於產生在野最強候選人的方式和時間表等其他問題,國民黨和民眾黨依然持有不同的意見和主張,未能達成一致。
2023/10/14
10
馬英九不參加「台灣國慶」稱「反台獨」論述欠缺高度與殺傷力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在Facebook上批評蔡政府將國慶日英文名稱改成「Taiwan National Day(台灣國慶日)」是「偷渡台獨」,並宣告拒絕出席今年國慶大會。作為中華民國的前總統,這樣的說法不僅欠缺國家元首的高度,更不對於民進黨產生任何殺傷力。 馬英九聲稱,蔡英文政府將雙十國慶日的英文
2023/10/08
12
2
查看更多
周子愉:「法庭直播」民眾黨修法打假球,民進黨扯需花費593億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收押超過200天,近期各地檢調系統則全面針對泛藍反制民進黨發動「大罷免」行動的反制罷免,清查可能的「抄黨員名冊」的偽造文書案,逮捕並收押多位國民黨地方幹部。多項被質疑是執政黨指揮檢調系統辦案,且透過司法系統針對在野黨的「政治鬥爭」,讓要求法庭直播的輿論開始浮現。
2025/04/28
3
周子愉:為什麼民主黨可以不斷改變辯論規則,只為了有利於自己的候選人?
2024年美國大選的第二場總統辯論將由ABC新聞於9月10日主辦,但副總統賀錦麗的競選團隊試圖更改辯論規則,包括要求全程開啟麥克風。民主黨是否已經忘了,最先要求關閉麥克風的是誰?
2024/08/28
8
周子愉:台灣不應該與烏克蘭站在一起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對烏克蘭的支持行動,認為臺灣在國際外交場閤中應該捍衛臺灣立場,並努力促進國際合作。文章中提到很多涉及臺灣外交政策的相關事件,以及烏克蘭對臺灣的態度。最後文章呼籲,臺灣應該以「臺灣優先」以及捍衛臺灣立場最為最基本的談判要件,以爭取到國際地位。
2024/07/27
8
周子愉:「德意志」帝國以打貪反腐掃除「英朝地府」
賴清德「德皇」登基,一個月旋即發動閃電戰,直搗皇城內「東宮太子」鄭文燦。檢方以涉貪名義聲押。儘管桃園地方法院二次以難以認定有羈押必要,而分別以新台幣500萬元與1200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出境、出海。但檢察官二度向台灣高等法院抗告,且二度成功,再度發回桃園地院更裁。司法背後的勢力爭鬥,斧鑿斑斑。
2024/07/15
7
周子愉:杜鵑啼了!賴清德為何最後血刃鄭文燦?
蔡賴鬥法、鄭文燦貪汙案對臺灣政壇產生重大影響。本文分析了三位政治人物之間的角力和關係變化,引言戰國末期三傑之故事,串聯歷史與當代事件。
2024/07/08
7
賴清德退新潮流,黃捷加入湧言會,民進黨派系解散「攏係假」!
民進黨派系「新潮流辦公室」總幹事段宜康昨發出聲明稱,和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討論之後一致同意,總統不但是國家元首,身負帶領政府、主持國政的重任,在黨內更是團結的象徵。基於對總統職位的尊重,賴清德不再是新潮流成員。
2024/01/18
5
蕭美琴若成副總統恐成台版「迪克·錢尼」,並開啟「後蔡英文時代」
原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日前宣布請辭,並成為搭配賴清德的民進黨籍副總統候選人。然而,自她轉換身分後,怪事不斷。先是以副總統候選人之姿召開國際記者會,現場僅搭配她的前下屬、前駐美代表處一等諮議兼政治組組長「口譯哥」趙怡翔以及賴清德總統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郭雅慧,整場不見應該在選戰中是「主角」的總統候選人賴
2023/12/01
8
為何趙少康成侯友宜副手角逐2024總統大位是一步好棋?
資深媒體人、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在「藍白合」破局後,上週五意外成為國民黨2024的副總統參選人。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稱,藍營選擇趙少康當副手是在向紅統靠攏,侯趙配就是藍色染紅的統派集結。這恐怕完全不了解也忽略了趙少康擔任侯友宜副手,以及其在藍營的重要性。
2023/11/26
9
「藍白合」下架民進黨目前最好的模式:「他」來選總統、「這個黨」組閣
在野黨是否會在明年1月的總統及立委大選中聯合對抗執政的民進黨備受關注。這場所謂的「藍白合」於14日下午舉行其預備會議,會議經過三小時的討論,但雙方只達成一項共識,即舉辦一場辯論。關於產生在野最強候選人的方式和時間表等其他問題,國民黨和民眾黨依然持有不同的意見和主張,未能達成一致。
2023/10/14
10
馬英九不參加「台灣國慶」稱「反台獨」論述欠缺高度與殺傷力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在Facebook上批評蔡政府將國慶日英文名稱改成「Taiwan National Day(台灣國慶日)」是「偷渡台獨」,並宣告拒絕出席今年國慶大會。作為中華民國的前總統,這樣的說法不僅欠缺國家元首的高度,更不對於民進黨產生任何殺傷力。 馬英九聲稱,蔡英文政府將雙十國慶日的英文
2023/10/08
12
2
查看更多
生活新聞
國立台北大學面臨宿舍整修案與學生議會選舉干預疑慮
國立台北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在一場充斥著權力與控制爭議的會議中,理事長涉嫌未遵守議事中立原則,並在學生代表企圖討論前次會議執行情形以及宿舍裝修案件時,無端關閉學生麥克風,嚴重打壓學生發言的自由。
2024/04/23
5
台灣東部海岸遭受連串地震襲擊
2024年4月22日,一連串地震襲擊了台灣東部海岸,其中最強的擾動達到了6.3級的地震烈度。這一連串的地震活動始於星期一晚間,持續進入周二早晨,在花蓮縣造成廣泛的關注和干擾。這些地震的震央位於島嶼的東岸,中心點大約在花蓮市南部約28公里(17.5英里)。
2024/04/23
7
國立台北大學面臨宿舍整修案與學生議會選舉干預疑慮
國立台北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在一場充斥著權力與控制爭議的會議中,理事長涉嫌未遵守議事中立原則,並在學生代表企圖討論前次會議執行情形以及宿舍裝修案件時,無端關閉學生麥克風,嚴重打壓學生發言的自由。
2024/04/23
5
台灣東部海岸遭受連串地震襲擊
2024年4月22日,一連串地震襲擊了台灣東部海岸,其中最強的擾動達到了6.3級的地震烈度。這一連串的地震活動始於星期一晚間,持續進入周二早晨,在花蓮縣造成廣泛的關注和干擾。這些地震的震央位於島嶼的東岸,中心點大約在花蓮市南部約28公里(17.5英里)。
2024/04/23
7
財經新聞
Twitter複製品的興衰
在2022年底伊隆·馬斯克收購Twitter之後,社交媒體宇宙見證了許多平台湧入,試圖成為微博愛好者的下一個首選平台。其中包括Post.News、T2(也被稱為Pebble)和Spoutible等,每個平台都有它們獨特的優勢,然而最近的發展顯示,這些新興平台的環境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2024/04/24
5
Twitter複製品的興衰
在2022年底伊隆·馬斯克收購Twitter之後,社交媒體宇宙見證了許多平台湧入,試圖成為微博愛好者的下一個首選平台。其中包括Post.News、T2(也被稱為Pebble)和Spoutible等,每個平台都有它們獨特的優勢,然而最近的發展顯示,這些新興平台的環境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2024/04/24
5
國際新聞
梵蒂岡幕僚長在英國法院作證,稱為「世紀審判」
歷史上首次,教宗方濟各的幕僚長埃德加·佩尼亞·帕拉大主教在英國法庭作證,此案被稱為梵蒂岡的世紀審判。 這起案件涉及梵蒂岡一筆有問題的3.5億歐元(約3.75億美元)倫敦房地產投資,及隨之而來的法律問題和刑事審判。
2024/07/29
6
氣溫上升和水資源短缺成為印度人民的關注焦點
印度近日錄得最高氣溫,德里新德里地區溫度達到52.3攝氏度(126.1華氏度),並且持續發出為期一週的熱浪警告。北印度的人民面臨酷熱的高溫,當地政府建議非必要情況下避免在白天外出。
2024/07/29
5
英國2024年大選:工黨的歷史性勝利
在英國政治的一次震撼中,工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了2024年大選,結束了保守黨14年的統治。截至目前,在650個席位中已宣佈結果的648個席位中,工黨獲得了驚人的412個席位,而保守黨僅獲得121個席位。基爾·斯塔默將取代里希·蘇納克成為英國首相,這將大大改變國家的領導方向。
2024/07/29
5
烏克蘭正式支持共產中國併吞台灣
廣州舉行的一場高層外交峰會上,烏克蘭政府公開支持中國對臺灣的主權聲索,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標誌著烏克蘭外交政策立場的重大轉變。
2024/07/26
10
親台美國參議員梅南德斯在高調賄賂醜聞中被判有罪
在一起令人震驚的事件中,美國參議員梅南德斯在一起震動政界的高調賄賂醜聞中被判所有罪名成立。這位新澤西州的民主黨議員被判接受來自三名新澤西州商人的現金、黃金和豪華汽車賄賂,以及擔任埃及政府的代理人。
2024/07/26
5
賀錦麗難題:解析民主黨的困境
隨著2024年總統選舉的臨近,民主黨面臨一個關鍵的決定:誰將接替喬·拜登成為黨的代表?雖然拜登尚未確認是否會競選連任,但有很多猜測他可能會選擇不再參選,為新候選人鋪平道路。在這種情況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被廣泛認為是最顯而易見的選擇。但為什麼呢?
2024/07/26
4
拜登退出2024美國總統競選,支持副總統賀錦麗
美國總統喬·拜登於2024年7月21日星期日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競選,這一舉動在現代政治時代中具有歷史性和前所未有的意義。此決定是在一系列挑戰和要求他退位的呼聲之後做出的,一些立法者和他自己的黨內成員對他能否在第二任期內有效領導表示擔憂。
2024/07/22
11
國際法庭即將審查中國領導層涉嫌侵犯人權的指控
在一個具有突破性的舉措中,一個獨立的國際法庭正準備審查指控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層嚴重侵犯人權的案件。
2024/07/16
9
川普獲得2024年總統大選共和黨提名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重大進展:前總統唐納·川普正式獲共和黨提名,對決現任總統喬·拜登。川普的提名為國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時刻,預計將展開激烈的白宮之爭。川普對中國政策以及與拜登的關鍵差異也成為焦點。
2024/07/16
6
萬斯被選為川普2024大選副總統競選搭檔
前總統唐納·川普正式宣佈俄亥俄州參議員萬斯為他的競選搭檔和副總統提名人。 萬斯是共和黨人,目前正在參議院擔任他的第一任期。川普加強了他對美國受到攻擊且若他不勝選就難以存在的嚴峻願景的堅持。 萬斯被選為川普的競選搭檔,正值共和黨依舊強調前總統的「讓美國再次偉大」訊息。
2024/07/16
4
查看更多
梵蒂岡幕僚長在英國法院作證,稱為「世紀審判」
歷史上首次,教宗方濟各的幕僚長埃德加·佩尼亞·帕拉大主教在英國法庭作證,此案被稱為梵蒂岡的世紀審判。 這起案件涉及梵蒂岡一筆有問題的3.5億歐元(約3.75億美元)倫敦房地產投資,及隨之而來的法律問題和刑事審判。
2024/07/29
6
氣溫上升和水資源短缺成為印度人民的關注焦點
印度近日錄得最高氣溫,德里新德里地區溫度達到52.3攝氏度(126.1華氏度),並且持續發出為期一週的熱浪警告。北印度的人民面臨酷熱的高溫,當地政府建議非必要情況下避免在白天外出。
2024/07/29
5
英國2024年大選:工黨的歷史性勝利
在英國政治的一次震撼中,工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了2024年大選,結束了保守黨14年的統治。截至目前,在650個席位中已宣佈結果的648個席位中,工黨獲得了驚人的412個席位,而保守黨僅獲得121個席位。基爾·斯塔默將取代里希·蘇納克成為英國首相,這將大大改變國家的領導方向。
2024/07/29
5
烏克蘭正式支持共產中國併吞台灣
廣州舉行的一場高層外交峰會上,烏克蘭政府公開支持中國對臺灣的主權聲索,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標誌著烏克蘭外交政策立場的重大轉變。
2024/07/26
10
親台美國參議員梅南德斯在高調賄賂醜聞中被判有罪
在一起令人震驚的事件中,美國參議員梅南德斯在一起震動政界的高調賄賂醜聞中被判所有罪名成立。這位新澤西州的民主黨議員被判接受來自三名新澤西州商人的現金、黃金和豪華汽車賄賂,以及擔任埃及政府的代理人。
2024/07/26
5
賀錦麗難題:解析民主黨的困境
隨著2024年總統選舉的臨近,民主黨面臨一個關鍵的決定:誰將接替喬·拜登成為黨的代表?雖然拜登尚未確認是否會競選連任,但有很多猜測他可能會選擇不再參選,為新候選人鋪平道路。在這種情況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被廣泛認為是最顯而易見的選擇。但為什麼呢?
2024/07/26
4
拜登退出2024美國總統競選,支持副總統賀錦麗
美國總統喬·拜登於2024年7月21日星期日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競選,這一舉動在現代政治時代中具有歷史性和前所未有的意義。此決定是在一系列挑戰和要求他退位的呼聲之後做出的,一些立法者和他自己的黨內成員對他能否在第二任期內有效領導表示擔憂。
2024/07/22
11
國際法庭即將審查中國領導層涉嫌侵犯人權的指控
在一個具有突破性的舉措中,一個獨立的國際法庭正準備審查指控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層嚴重侵犯人權的案件。
2024/07/16
9
川普獲得2024年總統大選共和黨提名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重大進展:前總統唐納·川普正式獲共和黨提名,對決現任總統喬·拜登。川普的提名為國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時刻,預計將展開激烈的白宮之爭。川普對中國政策以及與拜登的關鍵差異也成為焦點。
2024/07/16
6
萬斯被選為川普2024大選副總統競選搭檔
前總統唐納·川普正式宣佈俄亥俄州參議員萬斯為他的競選搭檔和副總統提名人。 萬斯是共和黨人,目前正在參議院擔任他的第一任期。川普加強了他對美國受到攻擊且若他不勝選就難以存在的嚴峻願景的堅持。 萬斯被選為川普的競選搭檔,正值共和黨依舊強調前總統的「讓美國再次偉大」訊息。
2024/07/16
4
查看更多
惡官3:人類史上最大學位詐騙案,台灣總統與倫敦政經學院
LSE的模糊策略
在倫敦,LSE 的幾位高層官員「舉杯」慶祝。他們成功地將一場可能對學校造成巨大損害的輿論風暴壓下來。 但是,這場風暴並沒有完全平息。蔡英文的提告消息傳來,讓他們感到震驚。他們從未想過,這位台灣的領袖會採取如此激烈的行動。在一次內部會議中,一位官員自嘲地說,「我們的證詞已經準備好了」。
2023/12/06
8
時間的迷霧:1984 年與 2011 年的交錯
倫敦政經學院(LSE)博士學程校務處副處長 Marcus W Cerny 面對著一個棘手的問題: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為何不在學院的圖書館? LSE 學術註冊部門職員 Mark Thomson 表示他已經和 2015 年的調查官,即 LSE 時任教務長 Simeon Underwood 確認過了。但 U
2023/12/06
6
機密的指示:倫敦大學的內部角力
倫敦政經學院(LSE)學院內部的文件和紀錄中,關於某位學生的口試委員名字似乎消失了,即使是指導教授的名稱,也成了一個謎。這位學生,正是後來的台灣總統蔡英文。 2015 年,當蔡英文的學歷爭議在台灣媒體上愈演愈烈時,LSE 內部已經有人開始行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倫敦大學內部人士,已經開始下達指示,
2023/12/06
5
LSE與總統府間的平衡策略遊戲
倫敦政經學院(LSE)諮詢服務經理 Clive Wilson 翻開了從總統府寄來的兩份紙本論文。他決定與蔡英文團隊進行協商,希望能夠找到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 LSE 媒體關係部門負責人 Daniel O'Connor 也對這份論文感到擔憂。因為這份論文在 2019 年才出版,這將引起更多的質疑和爭
2023/12/05
7
風暴的起源:1985/86 學年修業規定的影本
倫敦政經學院(LSE)學術爭議的風暴焦點是一份被稱為 1985 年與 1986學年修業規定的影本。這份文件,對於外界來說,似乎是證明某位學者學位正確授予的唯一證據。但對於學院內部,這份文件背後的故事遠比表面上看起來要複雜得多。 LSE 媒體關係部門負責人 Daniel O'Connor 一直在尋找
2023/12/05
5
尋找真相:2015 年的調查者
倫敦政經學院(LSE)的媒體關係部門負責人 Daniel O'Connor 正在確定學院對外的統一發言。然而,這場風波的核心,是蔡英文指導教授的身份。 LSE 諮詢服務經理 Clive Wilson 知道個資法不保護亡者的資訊。但他仍然拒絕公布蔡指導教授的名字。他認為,這是學院的一個原則,也是對學術
2023/12/05
5
辦公室的緊急會議:LSE 內部建議、策略與決策
倫敦政經學院(LSE),諮詢服務經理 Clive Wilson 緊急地草擬了一份統一的對外回覆不久,LSE 博士學程校務處副處長 Marcus W Cerny 收到了 Wilson 的草擬回覆。他認為,回覆中必須強調蔡英文已經獲得學位,並且得到了倫敦大學和 LSE 的確認。這是一個關鍵的信息,可以為
2023/12/05
5
「消失」的論文:麻省理工學院學者的啟示
2019 年,一場關於台灣總統蔡英文學歷的爭議在國際學術界掀起波瀾。當時,蔡英文的學歷成為了選舉的焦點,而這場風波也不斷擴大,牽扯到了許多學術界的重量級人物。 早在 2015 年 6 月 19 日,一名麻省理工學院的台灣學者在加拿大星島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投書,標題為「蔡英文博士論文無處尋」。他表示,
2023/12/05
5
《惡官3》給讀者的話
經過四年半的調查,發生在倫敦政經學院和台灣的總統府之間的奇怪現象,是否合乎學術標準和邏輯?倫敦政經學院(LSE)允許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只有學士學位而且是專長完全不相關領域的人擔任嗎?
2023/12/05
5
英國Tribunal Court判決揭露LSE提供虛假證據給台灣的法院
A. 法庭認為 2021 年 11 月 26 日的裁決通知 IC-109451-SIM2 有誤,請求的資訊範圍內的資訊由倫敦政經學院持有; B. 倫敦政經學院必須在 28 天內對上訴人的原始資訊請求發出新回應,確認持有請求範圍內的資訊,並進行披露或聲稱任何披露豁免。
2023/12/05
6
查看更多
LSE的模糊策略
在倫敦,LSE 的幾位高層官員「舉杯」慶祝。他們成功地將一場可能對學校造成巨大損害的輿論風暴壓下來。 但是,這場風暴並沒有完全平息。蔡英文的提告消息傳來,讓他們感到震驚。他們從未想過,這位台灣的領袖會採取如此激烈的行動。在一次內部會議中,一位官員自嘲地說,「我們的證詞已經準備好了」。
2023/12/06
8
時間的迷霧:1984 年與 2011 年的交錯
倫敦政經學院(LSE)博士學程校務處副處長 Marcus W Cerny 面對著一個棘手的問題: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為何不在學院的圖書館? LSE 學術註冊部門職員 Mark Thomson 表示他已經和 2015 年的調查官,即 LSE 時任教務長 Simeon Underwood 確認過了。但 U
2023/12/06
6
機密的指示:倫敦大學的內部角力
倫敦政經學院(LSE)學院內部的文件和紀錄中,關於某位學生的口試委員名字似乎消失了,即使是指導教授的名稱,也成了一個謎。這位學生,正是後來的台灣總統蔡英文。 2015 年,當蔡英文的學歷爭議在台灣媒體上愈演愈烈時,LSE 內部已經有人開始行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倫敦大學內部人士,已經開始下達指示,
2023/12/06
5
LSE與總統府間的平衡策略遊戲
倫敦政經學院(LSE)諮詢服務經理 Clive Wilson 翻開了從總統府寄來的兩份紙本論文。他決定與蔡英文團隊進行協商,希望能夠找到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 LSE 媒體關係部門負責人 Daniel O'Connor 也對這份論文感到擔憂。因為這份論文在 2019 年才出版,這將引起更多的質疑和爭
2023/12/05
7
風暴的起源:1985/86 學年修業規定的影本
倫敦政經學院(LSE)學術爭議的風暴焦點是一份被稱為 1985 年與 1986學年修業規定的影本。這份文件,對於外界來說,似乎是證明某位學者學位正確授予的唯一證據。但對於學院內部,這份文件背後的故事遠比表面上看起來要複雜得多。 LSE 媒體關係部門負責人 Daniel O'Connor 一直在尋找
2023/12/05
5
尋找真相:2015 年的調查者
倫敦政經學院(LSE)的媒體關係部門負責人 Daniel O'Connor 正在確定學院對外的統一發言。然而,這場風波的核心,是蔡英文指導教授的身份。 LSE 諮詢服務經理 Clive Wilson 知道個資法不保護亡者的資訊。但他仍然拒絕公布蔡指導教授的名字。他認為,這是學院的一個原則,也是對學術
2023/12/05
5
辦公室的緊急會議:LSE 內部建議、策略與決策
倫敦政經學院(LSE),諮詢服務經理 Clive Wilson 緊急地草擬了一份統一的對外回覆不久,LSE 博士學程校務處副處長 Marcus W Cerny 收到了 Wilson 的草擬回覆。他認為,回覆中必須強調蔡英文已經獲得學位,並且得到了倫敦大學和 LSE 的確認。這是一個關鍵的信息,可以為
2023/12/05
5
「消失」的論文:麻省理工學院學者的啟示
2019 年,一場關於台灣總統蔡英文學歷的爭議在國際學術界掀起波瀾。當時,蔡英文的學歷成為了選舉的焦點,而這場風波也不斷擴大,牽扯到了許多學術界的重量級人物。 早在 2015 年 6 月 19 日,一名麻省理工學院的台灣學者在加拿大星島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投書,標題為「蔡英文博士論文無處尋」。他表示,
2023/12/05
5
《惡官3》給讀者的話
經過四年半的調查,發生在倫敦政經學院和台灣的總統府之間的奇怪現象,是否合乎學術標準和邏輯?倫敦政經學院(LSE)允許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只有學士學位而且是專長完全不相關領域的人擔任嗎?
2023/12/05
5
英國Tribunal Court判決揭露LSE提供虛假證據給台灣的法院
A. 法庭認為 2021 年 11 月 26 日的裁決通知 IC-109451-SIM2 有誤,請求的資訊範圍內的資訊由倫敦政經學院持有; B. 倫敦政經學院必須在 28 天內對上訴人的原始資訊請求發出新回應,確認持有請求範圍內的資訊,並進行披露或聲稱任何披露豁免。
2023/12/05
6
查看更多
政治新聞
校方證實蔡英文日前訪LSE並非校園公開演講,純屬個人私下活動
林環牆教授的調查顯示,這場演講並非LSE官方邀請的校園公開活動,而是蔡英文個人苦心爭取的「私人活動」(private event)。此消息一出,瞬間引爆台灣社會對蔡英文學歷爭議的熱議,也讓LSE的立場成為焦點。
2025/06/23
1
獨家:稱「中國邊境旅遊護照」恐註銷台灣身份 陸委會根本沒掌握中共的多種旅行證件
陸委會近日發出嚴正警告,提醒計畫前往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等地短期旅遊的台灣民眾,若為一時便利而申請「中國邊境旅遊護照」,即便效期只有3個月,也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可能遭註銷台灣戶籍與護照。《呷新聞》獨家調查發現,陸委會所稱的「中國邊境旅遊護照」,在中國法律條文中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名稱。
2025/06/18
2
台灣海巡署怯弱!讓澎湖漁船被中共海警扣押
澎湖一艘漁船在金門外海捕撈時遭遇中共海警船逼近並強行登檢。中華民國海巡署接獲報案後,立即派出三艘艦艇前往應對,但由於中共海警船數量多達七艘,雙方雖對峙多時,台方仍因人數劣勢,該漁船最終被強行帶至福建圍頭。
2024/07/04
9
中共出台嚴格指南懲處台灣分裂分子
2024年6月21日週五,根據國家新聞社新華社的報導,中國共產黨發布了新指南,對從事或煽動分裂行為的「死硬台獨」分裂分子實施刑事懲罰。這些指南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旨在嚴厲懲處從事分裂國家和煽動分裂行為的人員。
2024/06/21
6
沈伯洋自稱「世界民主運動第一個台灣人代表」《華郵》曾爆該組織背後是CIA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提出第五縱隊議題,要控管數十萬高風險群,引發爭議。沈伯洋在Threads自稱「我是臺灣第一個世界民運代表」,引發嘲諷。沈伯洋所稱代表的組織「世界民主運動」背後資助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曾被指控向鐵幕後的反共力量提供資金。
2024/06/18
7
台灣漁民捕魚遇見的不僅是魷魚:台灣海峽發現中國潛艇
今天清晨驚現意外轉折,一艘在澎湖附近海域作業的台灣漁船,驚訝地發現一艘中國094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於大約5點鐘浮出水面接近他們。據報導,該潛艇似乎遭遇了某種困難。
2024/06/18
4
獨家:衛福部長在瑞士表態,堅持使用中華民國或台灣加入世衛大會
衛福部長邱泰源在瑞士日內瓦接受《呷新聞》記者提問時,不諱言表態堅持使用中華民國或台灣加入世衛大會,沒有表態會接受其他名稱。
2024/06/04
9
台灣政治人物誰最快發六四35週年悼念文? 政黨是民進黨、黨主席是柯文哲
隨著六四天安門35週年的到來,國際社會紛紛悼念這場歷史性的事件,但中國大陸卻依舊嚴密封鎖相關信息,嘗試抹滅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在這個重要日子,各地的中國異議人士、活動家和藝術家採取創新的方式來紀念這段歷史,保持這段歷史的記憶,同時也呼籲對人權和民主的追求。台灣又是哪個政黨與政治人物最早發文呢?
2024/06/04
6
稱藍白推國會改革恐讓北京成贏家 撰文團體去年來台與民進黨沈伯洋交流假訊息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2024/06/03
4
獨家:包圍立法院抗議國會改革的社運團體,領導層如何「交叉持股」?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2024/05/27
4
查看更多
校方證實蔡英文日前訪LSE並非校園公開演講,純屬個人私下活動
林環牆教授的調查顯示,這場演講並非LSE官方邀請的校園公開活動,而是蔡英文個人苦心爭取的「私人活動」(private event)。此消息一出,瞬間引爆台灣社會對蔡英文學歷爭議的熱議,也讓LSE的立場成為焦點。
2025/06/23
1
獨家:稱「中國邊境旅遊護照」恐註銷台灣身份 陸委會根本沒掌握中共的多種旅行證件
陸委會近日發出嚴正警告,提醒計畫前往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等地短期旅遊的台灣民眾,若為一時便利而申請「中國邊境旅遊護照」,即便效期只有3個月,也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可能遭註銷台灣戶籍與護照。《呷新聞》獨家調查發現,陸委會所稱的「中國邊境旅遊護照」,在中國法律條文中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名稱。
2025/06/18
2
台灣海巡署怯弱!讓澎湖漁船被中共海警扣押
澎湖一艘漁船在金門外海捕撈時遭遇中共海警船逼近並強行登檢。中華民國海巡署接獲報案後,立即派出三艘艦艇前往應對,但由於中共海警船數量多達七艘,雙方雖對峙多時,台方仍因人數劣勢,該漁船最終被強行帶至福建圍頭。
2024/07/04
9
中共出台嚴格指南懲處台灣分裂分子
2024年6月21日週五,根據國家新聞社新華社的報導,中國共產黨發布了新指南,對從事或煽動分裂行為的「死硬台獨」分裂分子實施刑事懲罰。這些指南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旨在嚴厲懲處從事分裂國家和煽動分裂行為的人員。
2024/06/21
6
沈伯洋自稱「世界民主運動第一個台灣人代表」《華郵》曾爆該組織背後是CIA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提出第五縱隊議題,要控管數十萬高風險群,引發爭議。沈伯洋在Threads自稱「我是臺灣第一個世界民運代表」,引發嘲諷。沈伯洋所稱代表的組織「世界民主運動」背後資助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曾被指控向鐵幕後的反共力量提供資金。
2024/06/18
7
台灣漁民捕魚遇見的不僅是魷魚:台灣海峽發現中國潛艇
今天清晨驚現意外轉折,一艘在澎湖附近海域作業的台灣漁船,驚訝地發現一艘中國094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於大約5點鐘浮出水面接近他們。據報導,該潛艇似乎遭遇了某種困難。
2024/06/18
4
獨家:衛福部長在瑞士表態,堅持使用中華民國或台灣加入世衛大會
衛福部長邱泰源在瑞士日內瓦接受《呷新聞》記者提問時,不諱言表態堅持使用中華民國或台灣加入世衛大會,沒有表態會接受其他名稱。
2024/06/04
9
台灣政治人物誰最快發六四35週年悼念文? 政黨是民進黨、黨主席是柯文哲
隨著六四天安門35週年的到來,國際社會紛紛悼念這場歷史性的事件,但中國大陸卻依舊嚴密封鎖相關信息,嘗試抹滅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在這個重要日子,各地的中國異議人士、活動家和藝術家採取創新的方式來紀念這段歷史,保持這段歷史的記憶,同時也呼籲對人權和民主的追求。台灣又是哪個政黨與政治人物最早發文呢?
2024/06/04
6
稱藍白推國會改革恐讓北京成贏家 撰文團體去年來台與民進黨沈伯洋交流假訊息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2024/06/03
4
獨家:包圍立法院抗議國會改革的社運團體,領導層如何「交叉持股」?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2024/05/27
4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