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生活應用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下)
延續上一篇,本文分享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另外三種方法:引導孩子為觀點找到根據、辨認常見邏輯謬誤、以及建立修正觀點的彈性思維。透過具體例子與親子對話技巧,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有條理、理性思考的能力,為未來奠定深遠的思辨基礎。
2025/04/30
3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上)
教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包含教孩子清楚具體的表達、教孩子學會事實和觀點,以及其他三個方法(明天繼續分享)。透過實際案例和遊戲,引導孩子從具體的現實去表達,區分事實和觀點,避免情緒化表達,提升溝通能力,適用於親子教養、職場和家庭關係。
2025/04/29
3
從日本社會發展洞察台灣未來消費趨勢《第五消費時代》
從日本社會學者三浦展的《第五消費時代》看見日本從物質轉向精神的消費變遷,七大趨勢反映人們對慢節奏、小規模、人性化生活的渴望,預示台灣未來社會與消費發展的方向。
2025/04/24
5
為什麼花粉過敏患者只會越來越多
全球氣候變遷與城市綠化方式,正在悄悄推升花粉濃度,使得花粉過敏成為越來越多人面對的困擾。雖然台灣因潮濕氣候影響較小,但環境變化趨勢仍不可忽視。本文探討花粉量增加的原因,並分享可降低過敏影響的日常調整方法,幫助讀者從生活中提升自身免疫力。
2025/04/23
1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下)
延續上一篇,本文分享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另外三種方法:引導孩子為觀點找到根據、辨認常見邏輯謬誤、以及建立修正觀點的彈性思維。透過具體例子與親子對話技巧,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有條理、理性思考的能力,為未來奠定深遠的思辨基礎。
2025/04/30
3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上)
教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包含教孩子清楚具體的表達、教孩子學會事實和觀點,以及其他三個方法(明天繼續分享)。透過實際案例和遊戲,引導孩子從具體的現實去表達,區分事實和觀點,避免情緒化表達,提升溝通能力,適用於親子教養、職場和家庭關係。
2025/04/29
3
從日本社會發展洞察台灣未來消費趨勢《第五消費時代》
從日本社會學者三浦展的《第五消費時代》看見日本從物質轉向精神的消費變遷,七大趨勢反映人們對慢節奏、小規模、人性化生活的渴望,預示台灣未來社會與消費發展的方向。
2025/04/24
5
為什麼花粉過敏患者只會越來越多
全球氣候變遷與城市綠化方式,正在悄悄推升花粉濃度,使得花粉過敏成為越來越多人面對的困擾。雖然台灣因潮濕氣候影響較小,但環境變化趨勢仍不可忽視。本文探討花粉量增加的原因,並分享可降低過敏影響的日常調整方法,幫助讀者從生活中提升自身免疫力。
2025/04/23
1
親子教養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下)
延續上一篇,本文分享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另外三種方法:引導孩子為觀點找到根據、辨認常見邏輯謬誤、以及建立修正觀點的彈性思維。透過具體例子與親子對話技巧,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有條理、理性思考的能力,為未來奠定深遠的思辨基礎。
2025/04/30
3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上)
教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包含教孩子清楚具體的表達、教孩子學會事實和觀點,以及其他三個方法(明天繼續分享)。透過實際案例和遊戲,引導孩子從具體的現實去表達,區分事實和觀點,避免情緒化表達,提升溝通能力,適用於親子教養、職場和家庭關係。
2025/04/29
3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下)
延續上一篇,本文分享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另外三種方法:引導孩子為觀點找到根據、辨認常見邏輯謬誤、以及建立修正觀點的彈性思維。透過具體例子與親子對話技巧,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有條理、理性思考的能力,為未來奠定深遠的思辨基礎。
2025/04/30
3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上)
教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包含教孩子清楚具體的表達、教孩子學會事實和觀點,以及其他三個方法(明天繼續分享)。透過實際案例和遊戲,引導孩子從具體的現實去表達,區分事實和觀點,避免情緒化表達,提升溝通能力,適用於親子教養、職場和家庭關係。
2025/04/29
3
學習成長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下)
延續上一篇,本文分享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另外三種方法:引導孩子為觀點找到根據、辨認常見邏輯謬誤、以及建立修正觀點的彈性思維。透過具體例子與親子對話技巧,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有條理、理性思考的能力,為未來奠定深遠的思辨基礎。
2025/04/30
3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上)
教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包含教孩子清楚具體的表達、教孩子學會事實和觀點,以及其他三個方法(明天繼續分享)。透過實際案例和遊戲,引導孩子從具體的現實去表達,區分事實和觀點,避免情緒化表達,提升溝通能力,適用於親子教養、職場和家庭關係。
2025/04/29
3
從日本社會發展洞察台灣未來消費趨勢《第五消費時代》
從日本社會學者三浦展的《第五消費時代》看見日本從物質轉向精神的消費變遷,七大趨勢反映人們對慢節奏、小規模、人性化生活的渴望,預示台灣未來社會與消費發展的方向。
2025/04/24
5
跨越寫作的小低潮
經歷11天中斷後重拾寫作,這次低潮給我三個啟發:接受暫停的發生、重新動起來的重要、以及穩定前進勝於短暫衝刺。寫作如跑步,持續比速度更關鍵。願我們都能在生活中,不斷回到自己的節奏上。
2025/04/22
4
對等關稅風暴下的思考
川普掀起的對等關稅風暴,讓全球股市劇烈波動,也考驗著每個人內在的穩定力。從「貪、瞋、癡」三毒出發,探討面對突發劇變時,不同人的心態與行動,學會看清情緒背後的真相,才能在2025這個劇變之年中穩步前行。
2025/04/10
3
AI時代,如何不被取代?
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讓人們開始擔憂未來AI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本文作者認為,雖然AI在許多領域都能取代人類,但在全局觀、體驗和人際關係這三個方面,AI目前仍無法取代人類。作者建議,人們應持續學習,積極體驗生活,與優秀的人交流,才能在AI時代保持競爭力。
2025/04/09
6
時間永遠夠用
時間總是不夠?其實,我們的時間永遠夠用,只要願意把重要的事情放進生命裡。從結婚、生子到每日寫作,生活愈來愈豐富,卻不曾因此失去自由與成長的空間。這篇文章是一段從家庭與修練中體會出來的時間哲學,也提醒我們:當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時間總會為你讓路。
2025/04/06
4
2
如何堅持到忘我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在重聽李笑來課程的收穫,特別是關於「如何不半途而廢」的觀點。李笑來認為真正的堅持不需要毅力,而是因為賦予行動足夠意義,使人樂於其中。像他為了幫助大學生而寫作、背單字為了高薪等,都讓「堅持」變成自然行為。作者也將此觀點應用到自己的每日寫作,並用具體數字轉化寫作價值,重新激發動力。
2025/04/05
4
養成浩然之氣,下日日不斷之功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清明連假期間,出遊仍堅持每日寫作的習慣,即使出遊也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他引用華杉與孟子的觀點,強調「浩然之氣」的養成來自於日積月累、不間斷的努力,並提醒自己勿忘初衷、不急於求成。透過日課的實踐,作者不斷強化內在的自律與正氣,展現了知行合一的精神。
2025/04/04
7
2025年的趨吉避凶之道
《2025年的趨吉避凶之道》探討今年作為大變動與高陰能量的一年,帶來情緒挑戰與全球不穩定現象。文章提供四大建議:保持健康與正能量、事業發展以穩為先、尋求支持並避免負面影響,以及務實工作與謹言慎行。透過穩定步伐、安定內心,能更好應對動盪,迎接智慧與成長的機會。
2025/04/03
2
查看更多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下)
延續上一篇,本文分享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另外三種方法:引導孩子為觀點找到根據、辨認常見邏輯謬誤、以及建立修正觀點的彈性思維。透過具體例子與親子對話技巧,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有條理、理性思考的能力,為未來奠定深遠的思辨基礎。
2025/04/30
3
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上)
教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五種方法,包含教孩子清楚具體的表達、教孩子學會事實和觀點,以及其他三個方法(明天繼續分享)。透過實際案例和遊戲,引導孩子從具體的現實去表達,區分事實和觀點,避免情緒化表達,提升溝通能力,適用於親子教養、職場和家庭關係。
2025/04/29
3
從日本社會發展洞察台灣未來消費趨勢《第五消費時代》
從日本社會學者三浦展的《第五消費時代》看見日本從物質轉向精神的消費變遷,七大趨勢反映人們對慢節奏、小規模、人性化生活的渴望,預示台灣未來社會與消費發展的方向。
2025/04/24
5
跨越寫作的小低潮
經歷11天中斷後重拾寫作,這次低潮給我三個啟發:接受暫停的發生、重新動起來的重要、以及穩定前進勝於短暫衝刺。寫作如跑步,持續比速度更關鍵。願我們都能在生活中,不斷回到自己的節奏上。
2025/04/22
4
對等關稅風暴下的思考
川普掀起的對等關稅風暴,讓全球股市劇烈波動,也考驗著每個人內在的穩定力。從「貪、瞋、癡」三毒出發,探討面對突發劇變時,不同人的心態與行動,學會看清情緒背後的真相,才能在2025這個劇變之年中穩步前行。
2025/04/10
3
AI時代,如何不被取代?
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讓人們開始擔憂未來AI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本文作者認為,雖然AI在許多領域都能取代人類,但在全局觀、體驗和人際關係這三個方面,AI目前仍無法取代人類。作者建議,人們應持續學習,積極體驗生活,與優秀的人交流,才能在AI時代保持競爭力。
2025/04/09
6
時間永遠夠用
時間總是不夠?其實,我們的時間永遠夠用,只要願意把重要的事情放進生命裡。從結婚、生子到每日寫作,生活愈來愈豐富,卻不曾因此失去自由與成長的空間。這篇文章是一段從家庭與修練中體會出來的時間哲學,也提醒我們:當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時間總會為你讓路。
2025/04/06
4
2
如何堅持到忘我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在重聽李笑來課程的收穫,特別是關於「如何不半途而廢」的觀點。李笑來認為真正的堅持不需要毅力,而是因為賦予行動足夠意義,使人樂於其中。像他為了幫助大學生而寫作、背單字為了高薪等,都讓「堅持」變成自然行為。作者也將此觀點應用到自己的每日寫作,並用具體數字轉化寫作價值,重新激發動力。
2025/04/05
4
養成浩然之氣,下日日不斷之功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清明連假期間,出遊仍堅持每日寫作的習慣,即使出遊也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他引用華杉與孟子的觀點,強調「浩然之氣」的養成來自於日積月累、不間斷的努力,並提醒自己勿忘初衷、不急於求成。透過日課的實踐,作者不斷強化內在的自律與正氣,展現了知行合一的精神。
2025/04/04
7
2025年的趨吉避凶之道
《2025年的趨吉避凶之道》探討今年作為大變動與高陰能量的一年,帶來情緒挑戰與全球不穩定現象。文章提供四大建議:保持健康與正能量、事業發展以穩為先、尋求支持並避免負面影響,以及務實工作與謹言慎行。透過穩定步伐、安定內心,能更好應對動盪,迎接智慧與成長的機會。
2025/04/03
2
查看更多
商業思考
從日本社會發展洞察台灣未來消費趨勢《第五消費時代》
從日本社會學者三浦展的《第五消費時代》看見日本從物質轉向精神的消費變遷,七大趨勢反映人們對慢節奏、小規模、人性化生活的渴望,預示台灣未來社會與消費發展的方向。
2025/04/24
5
對等關稅風暴下的思考
川普掀起的對等關稅風暴,讓全球股市劇烈波動,也考驗著每個人內在的穩定力。從「貪、瞋、癡」三毒出發,探討面對突發劇變時,不同人的心態與行動,學會看清情緒背後的真相,才能在2025這個劇變之年中穩步前行。
2025/04/10
3
寫作D24-廣告修辭學原理7
廣告修辭學的心理學原理強調「繞開心理防線」,讓消費者不自覺接受訊息並行動。關鍵技巧是「提出問題,再抹掉問題」,讓問題消失或轉化為愉悅體驗。例如,「愛乾淨,住漢庭」巧妙提出「乾淨」需求,卻不激起防衛心理。廣告訴求以情感為主,人們更信任帶來愉悅的訊息。透過精準修辭,品牌能直接打動人心,促成決策與行動。
2025/03/25
1
寫作D23-廣告修辭學原理6
廣告修辭學的語言哲學原理強調「語音高於文字,口語高於書面語」。語音的傳播力遠勝於文字,因此廣告語應注重聽覺感受,使用易懂的聽覺詞語與口語表達,而非華麗書面語或晦澀諧音。口語更具情感表達力,能直接觸動人心,真正實現「說動」的目的。廣告口號的標準是顧客認不認、員工用不用、對手恨不恨,並且能否被大眾傳播。
2025/03/25
1
寫作D22-廣告修辭學原理5
廣告修辭學強調悅耳與悅嘴,透過語音美感與愉悅感促使行動。亞里士多德認為美是「合目的性」,施萊格爾則視美為「令人愉悅的善」。成功廣告語如「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運用修辭與音樂強化品牌影響力。聲音比視覺更具觀念性,能直接觸動情緒,提高傳播力。廣告設計應兼顧目的性與愉悅感,以達到最佳說動效果。
2025/03/25
1
寫作D21-廣告修辭學原理4
《廣告修辭學原理4》探討廣告修辭的四大原則:**簡單的道理、普通的字詞、特殊的句型與押韻、使人愉悅**。以蜜雪冰城口號為例,說明如何透過押韻、頂真法、回環結構與疊字提升傳播力。簡單易懂的語言才能讓人記住並行動,廣告的關鍵不在炫耀詞藻,而是促使受眾採取行動。
2025/03/24
2
寫作D20-廣告修辭學原理3
廣告修辭學的核心在於促使行動,而非單純說服或傳遞資訊。廣告的目標不只是讓消費者購買產品,還要讓人自發傳播品牌信息。廣告修辭學是品牌促使人「買我產品、傳我美名」的話語藝術,關鍵在於口語化、易於傳誦,而非僅靠書面語言。與傳統鎖定目標消費者的方式不同,讓非目標消費者也願意談論品牌,進而影響潛在客戶。
2025/03/24
1
寫作D19-廣告修辭學原理2
廣告修辭學的關鍵在於「說動」,而非「說清」或「說服」。行動不需建立在相信之上,許多人購買產品只是因嘗試。「說清」易受產品變化影響,「說服」則可能引發抗拒,因此行銷應聚焦於促使行動,如朗朗上口的廣告語。修辭學不僅是語言藝術,更關乎個人信任,與西賽羅強調透過愉悅、感動與信任推動行動的理念一致。
2025/03/24
1
寫作D18-廣告修辭學原理1
《廣告修辭學原理1》探討修辭學在廣告中的應用,強調「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關鍵。修辭學源自亞里士多德與西賽羅,是說服與影響他人的語言藝術。華杉指出,成功的廣告往往先找到打動人的表達方式,再調整內容,使其更具說服力。本系列將解析修辭學如何提升廣告效果,幫助行銷人突破創意瓶頸。
2025/03/21
2
寫作D8-哪有不用心鑽研就能做好的職業
持續寫作第八天,我從劉潤的分享中得到啟發:**哪有不用心鑽研,就能做好的職業**。他透過親身體驗外賣騎手的工作,發現高手與普通人的差距不在體力,而是**瞬間判斷能力**。這讓我深刻體會,每個行業都需要專業與用心。同時,我也期許自己在每日寫作的過程中,不斷累積思考與實踐,向前輩學習,讓這條路越走越穩。
2025/03/19
1
查看更多
從日本社會發展洞察台灣未來消費趨勢《第五消費時代》
從日本社會學者三浦展的《第五消費時代》看見日本從物質轉向精神的消費變遷,七大趨勢反映人們對慢節奏、小規模、人性化生活的渴望,預示台灣未來社會與消費發展的方向。
2025/04/24
5
對等關稅風暴下的思考
川普掀起的對等關稅風暴,讓全球股市劇烈波動,也考驗著每個人內在的穩定力。從「貪、瞋、癡」三毒出發,探討面對突發劇變時,不同人的心態與行動,學會看清情緒背後的真相,才能在2025這個劇變之年中穩步前行。
2025/04/10
3
寫作D24-廣告修辭學原理7
廣告修辭學的心理學原理強調「繞開心理防線」,讓消費者不自覺接受訊息並行動。關鍵技巧是「提出問題,再抹掉問題」,讓問題消失或轉化為愉悅體驗。例如,「愛乾淨,住漢庭」巧妙提出「乾淨」需求,卻不激起防衛心理。廣告訴求以情感為主,人們更信任帶來愉悅的訊息。透過精準修辭,品牌能直接打動人心,促成決策與行動。
2025/03/25
1
寫作D23-廣告修辭學原理6
廣告修辭學的語言哲學原理強調「語音高於文字,口語高於書面語」。語音的傳播力遠勝於文字,因此廣告語應注重聽覺感受,使用易懂的聽覺詞語與口語表達,而非華麗書面語或晦澀諧音。口語更具情感表達力,能直接觸動人心,真正實現「說動」的目的。廣告口號的標準是顧客認不認、員工用不用、對手恨不恨,並且能否被大眾傳播。
2025/03/25
1
寫作D22-廣告修辭學原理5
廣告修辭學強調悅耳與悅嘴,透過語音美感與愉悅感促使行動。亞里士多德認為美是「合目的性」,施萊格爾則視美為「令人愉悅的善」。成功廣告語如「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運用修辭與音樂強化品牌影響力。聲音比視覺更具觀念性,能直接觸動情緒,提高傳播力。廣告設計應兼顧目的性與愉悅感,以達到最佳說動效果。
2025/03/25
1
寫作D21-廣告修辭學原理4
《廣告修辭學原理4》探討廣告修辭的四大原則:**簡單的道理、普通的字詞、特殊的句型與押韻、使人愉悅**。以蜜雪冰城口號為例,說明如何透過押韻、頂真法、回環結構與疊字提升傳播力。簡單易懂的語言才能讓人記住並行動,廣告的關鍵不在炫耀詞藻,而是促使受眾採取行動。
2025/03/24
2
寫作D20-廣告修辭學原理3
廣告修辭學的核心在於促使行動,而非單純說服或傳遞資訊。廣告的目標不只是讓消費者購買產品,還要讓人自發傳播品牌信息。廣告修辭學是品牌促使人「買我產品、傳我美名」的話語藝術,關鍵在於口語化、易於傳誦,而非僅靠書面語言。與傳統鎖定目標消費者的方式不同,讓非目標消費者也願意談論品牌,進而影響潛在客戶。
2025/03/24
1
寫作D19-廣告修辭學原理2
廣告修辭學的關鍵在於「說動」,而非「說清」或「說服」。行動不需建立在相信之上,許多人購買產品只是因嘗試。「說清」易受產品變化影響,「說服」則可能引發抗拒,因此行銷應聚焦於促使行動,如朗朗上口的廣告語。修辭學不僅是語言藝術,更關乎個人信任,與西賽羅強調透過愉悅、感動與信任推動行動的理念一致。
2025/03/24
1
寫作D18-廣告修辭學原理1
《廣告修辭學原理1》探討修辭學在廣告中的應用,強調「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關鍵。修辭學源自亞里士多德與西賽羅,是說服與影響他人的語言藝術。華杉指出,成功的廣告往往先找到打動人的表達方式,再調整內容,使其更具說服力。本系列將解析修辭學如何提升廣告效果,幫助行銷人突破創意瓶頸。
2025/03/21
2
寫作D8-哪有不用心鑽研就能做好的職業
持續寫作第八天,我從劉潤的分享中得到啟發:**哪有不用心鑽研,就能做好的職業**。他透過親身體驗外賣騎手的工作,發現高手與普通人的差距不在體力,而是**瞬間判斷能力**。這讓我深刻體會,每個行業都需要專業與用心。同時,我也期許自己在每日寫作的過程中,不斷累積思考與實踐,向前輩學習,讓這條路越走越穩。
2025/03/19
1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