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2020歲末的沉澱書單:疫病 X 出走

2020/12/3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年,你的年度關鍵字是什麼呢?
歲末年終總是個適合回顧的時刻,回頭望向去年來時的路是一種沉澱,卻也將能眼光投向未來──整理自己,繼續出發。有的人會回顧自己這一年買的收藏品、閱讀過的書,有的則透過年度關鍵大事,爬梳來時路上的心情;在倒數年末走向尾聲的夜晚,靜靜地翻開一些適合沉澱的書,是愛書人的年末儀式。
2020是個複雜的歷史時刻。疫情之年,我們被迫「展開新生活」,卻處處面臨各式「困局」。既然出不去,就讓我們當個時空旅人,藉由閱讀,來一趟心靈的出走吧!

年度關鍵字:「困」

卡繆《鼠疫》

疫情時代,全球共處在一個巨大的困局之中,人的社交慣性無法突破封鎖經驗,這種驚惶不安的時候,需要讀一讀《鼠疫》。故事從一隻「死老鼠」開始,一種無以名狀的瘟疫正在蔓延,起初就像戰爭一樣聽起來可笑並且遙遠,無切實感的疫病被證實以後,忽然下令封城,市民們手足無措,自私地想尋求「出路」。
疫情使人類看見的是,社會結構原來不穩固,一隻小老鼠就能完全錯亂城市(甚至全球)的節奏。混亂不是突然萌生的,它一直在地下水道潛伏著,只是在秩序被鬆動的時候,才明顯地照見人性與存在本身的荒謬。

伊恩‧麥可尤恩《堅果殼》

不論是被強制居家隔離14天或怕麻煩自主隔離的宅們,這一年來應該都有被「卡」在哪裡動彈不得的感受吧,這場疫情宛如許多國家領導者的照妖鏡(我們這才意識到手上選票對自身安危的「切實」影響力),也衝擊了各國政治局勢,這個氣氛會讓讀者讚佩《堅果殼》的高級寓言。
這本書由一枚卡在母體內的嬰兒胚胎喃喃自語構成,充滿「動彈不得」的行動無力感,對應著故事/存在本身的荒謬。此外,胎兒蜷縮在陰暗潮濕的子宮壁內,窺探風聲並篩選印證自己觀點的資訊,這種「洞察」真相的欲望,卻對應到行動的幼弱,讓人想到各種「鍵盤柯南」,尤其經歷了大選前後的我們,看著這枚簡化的「堅果殼」是否也是一個微型的民主社會呢?

用「出走」的想望迎接來年

陳淑瑤《流水帳》

「流水帳」顧名思義拼貼生活瑣事,小說以一家三代在澎湖的生活為核心,照見澎湖地區的農事與海事。《流水帳》裡沒有誇張起伏的故事情節或批判寓意,只有留在澎湖的老弱婦孺,與他們種植的土豆、芋頭或藍天海岸成為故事裡的風景。小說裡能夠瞥見澎湖老一輩在貧脊土地上生活的智慧──炒土豆、土豆豬腳,用簡單食材變化出各式料理:「滾豆仔、芋仔、煎清嘴仔魚、豆干炒芹菜,山珍海味不就是這.......簡單的烹調反而能吃出食物本身的美味,就像這碗清水煮綿,只灑鹽花芹菜末的芋頭。」(《流水帳》,頁65。)。居民也會在如《還願》裡阿嬤家的馬賽克磁磚浴缸上放水洗海菜,窗邊透下的光照在色彩繽紛的磁磚上,攪動的水與海菜便折射出五彩閃爍的光。陳淑瑤筆下的片刻景象美如畫,常民的權宜之計儼然化身成莊重儀式。
如果你也是個願意細細閱讀文字的人,那麼陳淑瑤的《流水帳》就能帶你「出走」到疫情尚未爆發前的(澎湖)日常。小說裡叨絮拼貼成的日常生活,現今已成為我們難以觸及的「非常」;「國旅」正夯,疫情年代我們尚且擁有難能可貴的國內旅遊,不如跟著《流水帳》看看澎湖的土豆海菜,是否如小說描述這般令人神往。

張子午《直到路的盡頭》

《直到路的盡頭》是作者張子午記錄他參與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一路從中國西安出發,騎單車經過歐亞大陸、土耳其,直到終點葡萄牙的過程。出發的「熱情/起點」延續他大學被退學後與同學環島的渴望,抑或是三十歲後被困在辦公室裡的煩悶。張子午其實是想要離開,並非有一個目的。旅途中熱情的異鄉人,與少不了的行李遭竊,甚至記錄過程的相片與日記都一同遺失在歐洲的船上。他在越往遠方走的過程裡,層層越逼近的是自己;逼迫自己拾回旅行中的隻字片語,似乎也梳理出此行的「盡頭」與意義。
這是一本裝幀特別的書,初讀時必須用拆信刀、尺,或是徒手撕開頁與頁之間的黏合處才能揭開書中旅途的下一步,加上書本刻意製造的毛邊,整本書的閱讀過程彷若一趟艱辛的旅程,參差不齊、甚至偶有差錯。起初讀《直到路的盡頭》是與張子午一同探索世界角落、梳理自我;此時回頭望見此本書,更多的是想要離開的心境有所共鳴,在疫情關口,被「困住」的感受更為強烈。

謝旺霖《走河》

聽著西塔琴,想像印度恆河:
喜歡謝旺霖的讀者大都從《轉山》開始,那是他大學時申請雲門流浪者計畫,而有單車騎西藏的自我探尋。《走河》是近年的沉澱,主動中斷博班、離開一份安穩的身分保障之後,去印度看生命起落。謝旺霖自述寫作時刻意節制筆調,剔除修飾性的文詞,去避開一般人對印度的「旅遊」或「獵奇」印象,在那裡面,是一個人的誠實自剖,以及洞見生命的凝視。
這本書我一直很喜歡,因他的筆調真誠,有透出紙背的溫熱,而作者自述在世間行走的愚鈍,恍恍惚惚如同夢境一樣,行步恆河所見漂流的浮屍、蟲蟻、火焚、老人,與生者溫熱對照形成生死圖像的張力。在這一年重看,疫情鬆動了我們對存在的信念,倘若對照《走河》,生命的完整本身豈非同時包含生與死?那些荒謬的必經,好像也在生命的意義之中。
★如果你也關注文學教育,追蹤作者「歪文系why_literature」與專題可以持續看到我們的作品,也可以在下方👏拍手五下表達支持。
追蹤歪文系的 FB IG ,可以更即時掌握最新消息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歪文系」來自台文系所,不是外文系(笑)。歪歪地尋找文學與世界的聯繫,撐開教與寫的想像。其實我們說不定不歪,還很正。 寫作或各式推廣合作邀約請洽:[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