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是一個相當實用的金融商品交易方法:網格策略。
內容大綱:
- 簡介
- 實例講解
- 網格策略的交易參數
- 網格策略的特色
- 網格策略 vs. 長期投資
- 網格策略 vs. 順勢交易策略
- 總結
💥 本文已重新補充修訂,成為電子書的一部份,詳見底下這篇文章的介紹:
👉 電子書已於 2021 年七月推出全新改版內容!已經購買電子書的朋友,不用另外花錢,直接在原先購買的網站上就能獲取最新版本的內容。
更新紀錄:
- 2020-10-25:因應台股 2020/10/26 開始可盤中交易零股,修改相關用語。
- 2020-11-15:增加網格策略與其他投資或交易策略的比較。文章由免費改為付費限定。
簡介
顧名思義,「蛛網理論」或「網格策略」是以類似蜘蛛結網的方式來誘捕獵物。蜘蛛網代表股票遞增與遞減的價格線,投資人只要編織好價格網,等待股價(獵物)觸及預先設定的價位,即按計畫買進或賣出,以實現低買高賣,從而獲取中間的價差利潤。
👉 就我所知,交易領域中的「蛛網理論」一詞最早出現於黃逢徵的著作:《套利 II Step-by-Step》。本書由財訊出版,現已絕版。
那麼,如何編織這個價格網呢?
首先,投資人要建立一個基礎部位(買進一定數量的股票),然後以該部位的平均成本作為基準點,並以此為基準來訂出上漲時賣出的價位和下跌時加碼買進的價位。常見的作法是以基準點的上下 5% 作為加減碼的基準。
舉例來說,如果初始部位為 20 張股票,那麼一旦此初始部位建立完成,便可得到每張股票的平均買入成本。以此平均成本為價格基準點 P,那麼下次賣出價位就是 P*1.05(基準點往上漲 5%),下次加碼買進的價位則是 P*0.95(基準點往下跌 5%)。一旦股價觸及這兩個價位,便賣出或買進「某單位數量」的股票,同時把這個新的成交價訂為基準點 P,並以此基準點來重新計算下次賣出與買進的價位。
那麼,剛才說的「某單位數量」的股票,究竟是多少呢?
以台股為例,一種常見的做法是以初始部位的 5% 來作為每次買賣的單位數量。比如說,你打算某一檔股票的初始部位要有 20 張,那麼每次買賣的股票單位數量就是 20*5% = 1 張。換言之,如果你打算採用這個交易參數,那麼你就必須有足夠的資金能夠至少買入 20 張股票,才能達成初始部位的建立,而且你還要留一些資金給日後股價下跌時買入。
👉 翁建原醫師所提出的「肥羊波浪理論」,跟這裡所說的網格交易策略很像,可視為相同的操作法,只是「肥羊波浪理論」選股條件比較嚴格,而且在操作細節上也存在一點小差異。比如說,「肥羊波浪理論」有一條規則是,當帳面虧損達 10%,當月額外買入 5% 的股份。詳見《躺著賺 1 年 400 萬的肥羊養股術》。
對於資金更少的投資者來說,別說一次買 20 張,恐怕連 5 張的資金都沒有(想買台積電怎麼辦?)。還好,台股從 2020 年 10 月 26 日開始可以盤中零股交易,這真是小資族的福音,因為你不用再以一張(1000 股)為基本交易單位,而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多寡以及股票的單價高低來訂出基本的交易單位,例如 10 股或 100 股。
經過以上的介紹,你對網格策略應該有一些概念了。基本上,它是一種低買高賣策略,具有逐步向下攤平、逐步向上賣出的特性,而且不至於買太快或賣太快。接著就以一個實際的案例搭配股價 K 線圖來說明各個買賣點,最後再整理網格策略的特性以及實際運用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實例講解
以中租-KY(代號 5871)為例,假設在 2020/5/22 建立初始倉位,以當日收盤價 102.8 買入 10 張,那麼價格基準點就是 102.8。買賣級距(網格間距)設定為 5%,每次買賣的單位數量為 1 張。也就是說,往後每跌 5% 買 1 張,每漲 5% 賣 1 張。
這裡要先說一下,2020/5/22 的收盤價 102.78,是「還原權值」後的價格。如果你查看中租-KY 股價 K 線圖的時候沒有切換成「還原權值」,你看到的收盤價會是 111.5。底下提到的價格,也都是還原權值的價格。
炒股小幫手的程式模擬交易的過程如下圖。簡單起見,程式模擬交易時,一律以當日的收盤價來買進或賣出。當然,實際交易時,依個人習慣不同,可能會在盤中買到更低的價格,或者賣到更高的價格,這裡無需計較,只要能夠了解網格策略的操作方法就行了。
說明:
- 5/22 初次建倉,買入 10 張,均價 102.8。
基準點:102.8
下次買點(從基準點跌 5%):102.8 * 0.95 = 97.7
下次賣點(從基準點漲 5%):102.8 * 1.05 = 107.9
- 5/26 收盤價 108.6,已達下次賣點 107.9,故賣出 1 張,獲利 5.6%。這次交易的價格成為新的基準點,所以是:
基準點:108.6
下次買點:108.6 * 0.95 = 103.2
下次賣點:108.6 * 1.05 = 114.0
- 6/4 收盤價 114.8,已達下次賣點 114.0,故賣出 1 張,獲利 11.7%(成本是 102.8)。
基準點:114.8
下次買點:114.8 * 0.95 = 109.1
下次賣點:114.8 * 1.05 = 120.5
- 6/30 收盤價 125.6,已達下次賣點 120.5,故賣出 1 張,獲利 21.6%。
基準點:125.6
下次買點:125.6 * 0.95 = 119.32
下次賣點:125.6 * 1.05 = 131.9
- 8/13 收盤價 132.5,已達下次賣點 131.9, 故賣出 1 張,獲利 28.9%。
從 5/26 第一次賣出股票,到 8/13 賣出第 4 張股票時,累積的投資報酬率是 35.62%。當然啦,這個例子剛好是買入之後持續上漲,所以一路往上賣出,沒有碰到下跌 5% 加碼的情況。你只要了解其中的加減碼規則,便可以按表操課。
👉 我有設計一個 Excel 表格,會根據最近一次的交易價格(基準點)來自動計算下一次的買進和賣出點位,省得每次要去按計算機。如果你想要使用這個表格,請看這篇文章:投資工具:網格交易管理表。
網格策略的交易參數
透過以上的說明,我們知道網格策略有以下幾個交易參數:
- 網格間距:決定每跌幾 % 要加碼買進,以及每漲幾 % 要賣出部分獲利的持股。
- 初始倉位:初次建立部位至少需要買入多少單位的股票。
- 後續交易的單位數量:初始倉位建立完成後,根據蛛網級距來買賣的單位數量。
依個人資金多寡而定,「初始倉位」與「後續交易的單位數量」可能是 1 張、5 張、10 股、或 100 股,所以這裡不明確寫張數或股數,而只說「單位數量」。
以上參數,並沒有一個標準或最佳組合。你可以根據各股的波動性和你的可用資金多寡來訂出合適的參數。以下列出幾種組合供你參考:
- 網格間距 2.5%,往後股價每漲/跌 2.5%,即賣出/買入現有庫存量的 2.5%。此參數適合較短線的操作。
- 網格間距 5%,往後股價每漲/跌 5%,即賣出/買入現有庫存量的 5%。
- 網格間距 10%,往後股價每漲/跌 10%,即賣出/買入現有庫存量的 10%。
此外,在網格間距的部分,甚至可以分別設定買進和賣出的間距。例如:每下跌 5% 買進 1 單位,但是每上漲 10% 才賣出 1 單位。這種把上漲級距拉大的做法,可延遲股票的賣出時機,提高報酬率;對於急速上漲的股票,也可以避免太快把股票賣光。
我用自己寫的交易模擬程式來分別回測各種參數組合的績效表現,這些回測的數據已經整理在另一篇文章裡面。如果你想知道我的程式回測結果,可以從以下文章找到資料:
網格策略的特色
網格交易的特色如下:
- 可實現「低買高賣」(每次賣出時,該筆交易必定是賺錢的交易)。
- 每個漲跌幅的上下間距通常是固定值(例如 5% 或 10%)。
- 免盯盤。只要預先掛好買單和賣單,到價便自動成交,不用時時看盤。
- 可適度滿足交易的感覺:股價上漲一些就可以賣掉一點股票,讓獲利入袋,比較有感。
- 免停損。當股價下跌時,會持續買進,所以不用掙扎是否要停損。當然,如果發現當初選錯股票,或者發現公司的基本面出現嚴重的問題,想要換股操作,也是可以停損的。
- 不用經常換股,而是對少數幾檔股票(不建議超過 5 檔股票)進行長期的反覆操作。
由於網格策略沒有停損規則,所以此方法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要選擇長期穩定獲利的好公司。也就是說,即使你買了就跌,股價有一天還是會漲回來。一定要挑選這樣的公司,才適合採用蛛網操作法。如果你覺得選股是個難題,不妨挑選金融股或者一些非常穩當的 ETF,例如 0050 或 0056。
👉 請選擇那些你認為十年內不會倒的公司,而且最好是你熟悉的產業。一定要避開那些太過投機、你完全不了解的公司。如果你對公司的基本面不了解、沒有信心,那就很難在股價下跌的時候敢繼續加碼。有個很簡單的測試方法:問你自己,當股價下跌 20% 的時候你是否敢加碼?如果不敢,你就別對這檔股票使用蛛網戰法。
網格策略 vs. 長期投資
一般而言,「長期投資」指的是買進之後持有很長一段時間,除非公司的基本面出現重大問題,或當初買進這家公司的理由已經消失,否則不會輕易賣出股票。持有的時間有多長,因人而異,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三年、甚至十年以上。換句話說,長期投資者不會頻繁買賣股票。
相較之下,網格策略稱不上「投資」,而比較偏向價差交易方法。不過,網格策略的交易頻率並不是固定的,沒有任何規則要求你短線進出。只要調整網格策略的參數,我們一樣可以進行比較大波段的交易,要達到每半年甚至一年才交易一次,也是沒問題的。
如前面提過的,網格策略有三個可調整的參數:網格級距、初始倉位、每次買賣的單位數量。個人可按照自己的偏好來決定一組合適的參數,但通常不會任意改來改去。
我通常採用 5% 的網格級距,因為我覺得每漲 5% 就賣出部分倉位,換回一些資金,在心理上有一種安心與舒適感,也能適時滿足交易的慾望(不買賣會手癢的意思)。有時候,股價漲了 7%,我們會覺得很有希望,期待漲到 10% 甚至 15% 才賣出,然而大多時候,股價不會一路衝天,而是漲多有回跌,上下來回波動。每漲 5% 就賣出一部分倉位,除了鎖住獲利之外,還有一個好處:取回現金之後,可以等待下次股價下跌的時候再次投入,也可以把資金拿去買其他股票,以便調整個股的比重。
每跌 5% 加碼買進一些,則可以避免自己買太快,維持一個比較固定的、向下加碼的節奏,讓成本逐漸均攤。有時候,當市況出現重大利空事件,造成股市暴跌,我甚至會等到下跌兩個級距,也就是下跌 10% 才加碼。如果你偏好更短線、更頻繁的交易,則可以使用 2.5% 的網格間距。當然啦,每漲跌 2.5% 就調整一次倉位,也會限制每次賣出的獲利,而且在股價急速下跌的時候太快加碼,因而降低了成本攤平的效率。
如果你偏好更大波段的交易,則可以選擇使用 10% 的網格間距。這表示你不在乎那些小於 10% 的上下波動。或者說,每次賣出股票的時候,你希望至少要有 10% 的獲利,而每次加碼攤平的時候,你也不想太快加碼。
透過以上的說明,你應該已經了解,網格策略的交易頻率,主要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網格策略的交易參數,以及個股的波動性。你甚至可以對不同的股票使用不同的參數,只是我覺得這樣太麻煩了,會增加管理上的成本。
👉 剛開始採用網格策略時,你不妨嘗試幾種不同的網格間距來交易,以觀察各種參數的表現。隨著時間過去,你一定能找出一組最適合你的參數。接下來,你就固定用這組參數,照表操課,持之以恆。只要你在選股方面夠專注,不去亂買一些投機股,你一定會發現,網格策略也可以產生長期的複利效果,為你創造穩定的收入。
網格策略 vs. 順勢交易策略
所謂的「順勢交易」,指的是當股價持續往上攀升,趨勢明顯向上,便隨著趨勢買進。相較之下,網格策略會在股價下跌時加碼買進,所以它表面上看起來比較像是你逆勢交易,而非順勢交易。
順勢系統背後的邏輯是:股價通常會朝著阻力比較小的方向前進。換言之,當股價趨勢往上,往後繼續上漲的機率會大於下跌的機率。
不過,如果只因為股價下跌買進就認定它不是順勢交易,這樣的區分方法,未免太粗糙了。基本上,網格策略不去預測股價未來漲跌,亦即隨時皆可進場建立初始倉位(有可能只建立一個很小的觀察倉,然後很小量的分批買進)。也就是說,我們有可能在股價處於明顯的上升趨勢當中買進,甚至在股價創新高的時候建立初始倉位,那麼,這到底該說順勢還是逆勢交易呢?這當中的界線有些模糊,恐怕是見仁見智了。
順勢交易策略有個難處,常令交易者進退失據,那便是停損。停損本身又有兩大難處:沒有一體適用的停損準則,以及違反人性。
停損方法與準則很多,我大致將它們分為「硬停損」和「移動停損」兩類。所謂的硬停損,指的是股價跌到特定價位就賣出,例如跌幅達 5% 賣出,或者跌破 20 日均線就賣出。「移動停損」則是隨著股價上漲而逐漸往上調整停損位置,比如說,採用 5% 停損的話,當買進之後股價上漲了 5%(損益兩平),此時停損點就會上調至當前的價位,若再漲 2%,停損點又會再往上移動。
無論採用哪一種停損方法,都可能會碰到一種討厭的狀況:停損賣出之後,股價立刻反彈。所以停損這件事情是知易行難,方法本身雖然不難理解,但是在實際執行的時候,卻非常困難,因為每次停損都是一次內心的掙扎與糾結。我們不妨捫心自問:連續幾次停損之後,看著股價隨之上漲 10% 甚至 20%,將來再碰到停損點時,還砍得下手嗎?這當中的心理變化是非常複雜的。停損不僅違反人性,它還會令你產生恐懼和懷疑,懷疑你目前採用的停損準則是否又要調整了,甚至懷疑你目前的交易策略是否正確。
Victor Sperandeo 在他的書中寫道:
「習慣性的恐懼與懷疑,將嚴重傷害你的生理、情緒、與財務狀況。這沒有什麼羞恥之處;這只是一種不適合交易的個性。」
(摘自《專業投機原理》繁體中文版第一冊,譯者:余濟群,出版社:寰宇。)
他說得大致沒錯。然而,你現在知道還有一種交易方法叫做「網格策略」,你不需要再為了嚴格執行停損而老是跟自己的內心對抗,也不再需要覺得氣餒、恐懼、懷疑。因為網格策略沒有任何停損準則,它不需要你在股價下跌時認賠賣出,反而要你在股價下跌的時候敢於買進。話雖如此,網格策略在實務上還是可能會碰到需要停損的時候,那便是當你發現你選到一檔地雷股的時候。這點其實就像長期投資策略,當你發現公司的基本面發生重大問題,就應該清倉出場,把資金取回,投入另一家更穩當的公司。
綜合以上所述,你應該已經了解,網格策略基本上不需要停損,然而一旦你發現選錯了股票,仍應果斷清倉,換股操作。選擇持續穩定成長的好公司,是網格策略能夠成功的先決條件。
總結
當你看好一家公司,其實不需要太計較初次建立倉位的價格,就可以買入,因為網格策略並不講究進場時機的準確度(根本沒人能預知股價低點)。如果覺得股價水位偏高,可以先買入極少的數量,作為觀察倉。往後看情況持續買一些,直到持股數量達到你的目標初始倉位,然後才開始就按照「每漲/跌幾 %,賣/買幾個單位股票」的規則來操作。
請記住,網格策略要能發揮作用,有兩個重要的致勝關鍵:
- 只交易財務健全、持續成長的好股票,而且股價最好具備足夠的波動性,成交量也夠大。
- 按表操課,不要任憑情緒和自作聰明的想法來打亂交易節奏。
如果你對網格策略有興趣,但是看完這篇文章之後,還是不甚了解,也可以看看下我錄製的 Youtube 影片,或許會有些幫助:
祝投資/操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