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卡利克斯

含有「上卡利克斯」共 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Bygren研究發現,經歷荒年、有點挨餓的上卡利克斯小孩,下一代、下下代其實活得比較健康。這跟荷蘭大饑荒是不一樣的結果,荷蘭大饑荒是糧食緊縮到餓死大約兩萬人的程度,十九世紀的上卡利克斯沒有經歷戰爭,社會秩序還在,也可透過儲存、交易保有基本的熱量。兒童時期的過度飲食,會比挨餓帶來更嚴重的後遺症。
Thumbnail
我的「胖」來自三十年前餓肚子的媽媽?談二戰荷蘭大饑荒對胎兒的影響 荷蘭史上最悲慘的大飢荒 1944年6月,盟軍在法國大西洋岸的諾曼第登陸,開闢新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捩點。9月,盟軍又在荷蘭開闢另一戰場,企圖加速攻入德國的進程。荷蘭鐵路工人發動罷工響應。可是盟軍傷亡慘重、敗退。 荷蘭平民遭到德軍報復——禁止食品運輸,造成荷蘭現代史上最悲慘的大饑荒,直到第二年5月盟軍解放荷蘭為止。大饑荒期間實施嚴格的食物配給,每人每日攝取的熱量平均只有667千卡,結果有兩萬人餓死。 這場超過半年的饑荒是人為的悲劇,對科學家,也是一個不可能的實驗。因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在饑荒期間受孕成胎然後出生的人,到了中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膽固醇較高;肥胖、糖尿病、精神分裂的比率也較高。68歲之後,死亡率比同胞手足高10%。 媽媽生存壓力大,影響胎兒成年後健康 早在1970年代,學者便注意到胚胎在發育初期遭遇的壓力,與成年後的健康狀況有關。動物實驗顯示,胚胎在發育初期若遭遇壓力,DNA的甲基化模式會改變,許多基因因而關閉。原來DNA上的核苷酸若甲基化,基因便可能不再表現;甲基化是調控基因的一種方式。研究人員懷疑,發育初期遭遇的壓力會改變DNA的甲基化模式。可是我們無法以人類做同樣的實驗。 於是學者找了422名荷蘭大饑荒期間受孕的人,並以他們的兄弟姊妹做對照組(463人)。首先,研究人員比較兩組的DNA甲基化模式,發現有些異常模式與肥胖有關,有些異常模式與能量代謝、脂肪代謝有關。彷彿飢餓母親的身體促使胎兒調降細胞的耗能模式。 總之,異常的DNA甲基化模式可能改變細胞運用基因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那是持續終生的影響。 參考資料 Zimmer, C. (2018) The famine ended 70 years ago, but Dutch genes still bear scars. The New York Times, Jan. 31, 2018, https://nyti.ms/2FzuB0n.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7da63980-5009-4a7f-bdb7-69f064281b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