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營神將

含有「五營神將」共 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src
src
src
src
乙二-avatar-img
發文者
6 天前
夜深了,我來公布第四張照片的考題解說,並且公布答案。首先考生們要能察覺到得從兩營的對聯去找線索,且關鍵線索都在下聯當中。 北營的下聯為「營靖洪流將令嚴」,從「洪流」兩字來看,北營所需對抗的災厄與水患有關;南營的下聯為「營鎮鯤溟國無災」,「鯤溟」兩字又是魚字旁,又是水字邊,顯然是在臨海之地。這很容易理解。因此B、D兩個答案當中的地名,或是「山」、或「頂」、或「崙」,都屬於地勢高處,有悖於低窪處常水患的常識,且都不在海邊,故這兩組答案可先排除。於是答案肯定就在A、C當中的一個。 接著先來看看C,「東澳、烏石鼻」。「澳」是水很深的意思,如蘇澳、南方澳,皆是水很深足以形成天然良港,因此「東澳」顯然是海邊才會出現的名稱。「石鼻」指的是石頭像人的鼻子突出,一般會用在向海中突出的海岬地形,台語也稱海鼻,因此「烏石鼻」可以判斷也是海邊的地貌。並且從「澳、石鼻」這兩種地貌可以判斷的出,會是岩岸地形才會形成這樣的海邊地貌。 最後看看A,「大潭、後塭仔」。「潭」很容易理解,有這樣名稱的地方肯定離水很近,潭、池、埤塘這樣的地方通常在低窪處,早年這些地方很容易形成滯洪範圍,因此常有洪流水患。「塭仔」即是魚塭的意思。再回到南營下聯的關鍵字「鯤溟」,「鯤」一解為《莊子》裡的大魚,於是海邊的沙洲地形由於隔著潟湖看起來像大魚露背,就被叫做「鯤鯓」,台南很多這樣的地名。「鯤」的另一解為魚苗或是魚子。「溟」,形容下小雨或是水色黝黑。因此「鯤溟」兩字很容易對應到臨海沙洲地形或魚塭養殖產業。 在A與C答案中,C的答案「東澳、烏石鼻」雖然也在海邊,但地貌屬於較為隆起的岩石地貌。A的答案「大潭、後塭仔」也在臨海,但相對於A,是更加低窪的洪氾區、沙洲潟湖地形與養殖產業,因此對應起來,這題的答案是「A」。 這是一題非常好也非常有趣的習題,但並不是題容易作答的題目;必須對各種地貌名稱、甚至是地方歷史與產業有相當的認知,才得以正確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