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日記

含有「信仰日記」共 15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三週時間,我們從零籌備一場台灣藝術家的小型分享會。那次不只是展出作品,更讓藝術走進書局,走進日常。這段經歷讓我明白:藝術,不只是展覽,而是打開跨國連結的第一扇門。
信仰不是壓力,也不是強迫,而是一個 SOS 按鈕。當他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困境時,他隨時可以呼求——「天父爸爸,救我,我需要你。」
自我驅動,不是嘴上說要負責任,而是從一碗麵、一塊肉開始,學會自己動手、自己承擔。
學習不該是一場分數比賽,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理解、去探索。 真正的學習,不是追滿分,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
我曾經是一個急著快的人,總想立刻完成、立刻看到成果。 但孩子教會了我:慢下來,不代表落後,而是給成長一個自然的節奏。 從母乳餵養到副食品探索,我學會放下焦慮,按照孩子的腳步去陪伴。 真正的豐盛,不是急著快,而是在對的節奏裡,把事情做穩、做好。
有些東西,不必急著結果。 它只是靜靜地躺在我們口袋裡, 提醒我們:真正的豐盛,不在於等待某一天的爆發, 而是在每天選擇活下去、活得踏實。
這不只是感動,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日光筆記》記錄了破碎與重建, 而這本《豐盛筆記》,將見證天父如何把一千兩變成十千兩,把低谷的眼淚變成影響力的種子。
她不知道那個「翻轉」會何時來臨, 但她選擇相信——天父的時間從不遲到。 這不是「成功見證」,而是「恩典進行式」—— 那位動了善工的主,必親手成全。 《日光筆記》在這裡畫上句號,下一篇,是迎接豐盛的開始。
Thumbnail
有些話,聽過無數次卻從未真正相信; 直到那一天,天父透過一個人,用最真實的聲音, 再次告訴我——「妳是寶貝」。 那一刻,我明白了,這不只是人的話, 而是來自天上的擁抱與肯定。 在完結篇前,我想先記下這一頁, 記下自己被愛、被珍惜的瞬間, 也讓未來的我知道: 在祂眼中,我的價值從未被改變。
6年的低谷,我選擇硬撐。因為我相信,總有一天,這個小小的家,會成為恩典流出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