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野人獻曝,分享些個人角度看到的東西,如果有不足之處,還請不吝分享。除了聯亞〈光通訊〉覺得小弟沒碰,上銀、美利達、晶豪科都有操作,鈦昇只整理資料。
除了長期營運成長的公司〈家登、材料、美時…〉,小弟也偏好產業即將復甦的類股,提前進場蹲。比如上銀、美利達、晶豪科、租賃業〈中租〉、手機鏡頭大立光。
在小弟認知中,市場很在乎產業復甦速度,而且偏好有題材或具體數據產業才會進場,因此這類股票即使知道產業已經落底,但在沒有明顯復甦或著復甦速度不夠快的時候,中間任何上漲個人傾向直接出場,或著部份獲利減碼,後面再買回作價差。
比如美利達去年底約170附近,4月附近因為營收年增,加上自行車展發布新車款〈催化劑〉,股價來到220附近,提前反映完年底復甦,個人覺得就是個好的出場點。到了最近,9月附近市場發現中國復甦放緩,歐美需求低於預期,高階車款售價下降,股價就開始崩了。Q3財報出來毛利率下跌,就開始新一輪下跌;但反過來看當股價落底,利空不跌的時候,應該會是個好買點。
工具機的部分,年初日本那邊就有復甦的跡象,但因為匯率、中國製造業需求不振等問題,也就只有日本在復甦,台灣一路慘到年底。年中因為機器人題材,股價一度爬到29X,前段時間反應中國大降息也有爬到250附近,都是好的出場點。
晶豪科就比較慘了,小弟也虧了不少,當初只看到供給面有缺口,但沒意識到需求面遠低於預期〈消費性電子、網通、AI PC等〉,而且無視市場氛圍的轉變、股價的修正等警訊,最後認賠砍掉大部分。
另外,個人認為要做鈦昇、聯亞這類股票,可能需要跟市場貼得比較近,要拿的到最新的券商報告、call memo和產業訊息,也要觀察市場資金有沒有下場〈籌碼面〉,操作起來才會比較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