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
含有「金匱」共 1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2025/04/19
12.咳逆上氣,時時吐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皂莢丸方(黃膠痰) 皂莢3、大棗1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皂莢八兩,刮去皮酥炙。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方 桂枝3、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皂莢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
#
中醫
#
倪海廈
#
金匱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2025/04/19
11.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 葶藶子3、大棗12枚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肺癰,喘不得臥」,這是在肺癰初期或是中期時,出現喘息咳嗽
#
中醫
#
倪海廈
#
金匱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2025/04/19
10.千金葦莖湯方(黃痰)
這裡摘錄倪師的內容:千金葦莖湯是出自千金要方一書,此書是唐朝名醫孫思邈所寫的,當他寫完千金要方以後,他才看到:「咦?漢朝有個叫張仲景寫了傷寒雜病論,寫的很好。」當他看完傷寒雜病論一書後,受到極深的刺激,於是趕快再補寫一個千金翼方,就是希望他之前寫的千金要方像長了羽翼。孫思邈的千金葦莖湯方有四味藥,葦
#
中醫
#
倪海廈
#
金匱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2025/04/12
8.欬而脈沉者,澤漆湯主之。
澤漆湯方 生半夏3、生薑四片、人參2、甘草3、白前5、黃芩3、桂枝3、大戟2、紫苑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半夏半升、紫苑、生薑、白前各五兩、甘草、黃芩、人參、桂枝各三兩、澤漆(大戟)三升以東流水(用自來水即可)五斗煮取一斗五
#
金匱
#
倪海廈
#
中醫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2025/04/12
9.欬而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
厚朴麻黃湯方 厚朴3、麻黃3、石膏5、杏仁3、生半夏3、乾薑2、細辛2、小麥3、五味子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厚朴五兩、麻黃四兩、石膏如雞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乾薑、細辛各二兩、小麥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
#
金匱
#
倪海廈
#
中醫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2025/04/12
7.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射干麻黃湯方(肺脹) 麻黃4、生薑四片(重用)、細辛3、五味子3、生半夏3、大棗7枚、射干3、紫苑3、款冬花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射干三兩、麻黃、生薑各四兩、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大棗七枚、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 上
#
金匱
#
倪海廈
#
中醫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2025/04/05
6.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
6.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甘草乾薑湯方 炙甘草4、乾薑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甘草四兩,炙、乾薑
#
金匱
#
倪海廈
#
中醫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2025/04/05
4.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上氣」,我們人對於液體廢物的排洩,不外乎這幾個路道,一個是小便,一個是汗腺,一個就是呼氣,身體內的濁物是有進有出的,當氣不得於外達,它往上來,造成肺的負擔增加時,就會出現上氣逆喘、咳嗽的現象,這是身體自救的方式,藉由咳嗽加大排出濁陰,造成原因多由於外感六淫,痰氣凝結,肺道壅塞所致。「面浮腫」,臉部
#
金匱
#
倪海廈
#
中醫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2025/04/05
5.上氣喘而躁者,此為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上氣喘而躁者,此為肺脹」,上氣剛剛已經說明了,又出現喘而躁的時候,肺裡面是乾熱的,只能吸一點點氣就要趕快吐氣,呼吸很短促,代表肺泡可以擴張卻不能收縮,缺少彈性,整個脹在那個地方,很難受。肺脹就是西醫講的肺氣腫,以前的石棉瓦工廠、棉花加工廠、煤礦場等空氣污濁的地方,甚至是老師寫板書產生的粉筆灰,
#
金匱
#
倪海廈
#
中醫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2025/03/29
3.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其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 師曰:寸口脈浮而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浮則汗..
3.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其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 師曰:寸口脈浮而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吐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積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
#
金匱
#
倪海廈
#
中醫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