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

含有「加熱菸」共 7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是否也曾在便利商店、街頭燈箱或社群貼文中,看過「加熱菸」的各種包裝與視覺? 許多品牌過去使用「科技感」「清爽」「減害」作為訴求,讓加熱菸看起來像是更安全、甚至更時尚的替代品。 但你可能不知道—— 加熱菸的廣告、行銷、店內陳列、社群媒體上的“體驗分享” 在全球其實都面臨越來越嚴格的限制。
Thumbnail
你是否也聽過朋友說:「加熱菸比較不傷身啦,已經不算在吸菸了。」 這句話近年越來越常見,尤其在便利商店、旅遊社群、甚至家庭中都能聽到不同討論。 但醫師與最新研究真的也是這麼認為嗎? 其實,科學界的結論比想像中複雜。 在一次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件很多人不知道的事—— 「減害」並不等於「無害」
Thumbnail
電子菸與加熱菸這幾年越來越常見,但你真的知道它們的差別嗎? 很多人以為「沒有燃燒」就代表「比較安全」,然而醫師提醒:這只是外觀上的改變,健康風險依然存在。 電子菸主要是透過霧化液體產生氣霧,而加熱菸則是加熱真實菸草葉。 看起來「少了焦油」,但研究指出這兩者都會釋放出甲醛、丙烯醛、一氧化碳等有害
Thumbnail
近年越來越多人使用加熱菸(Heated Tobacco Product, HTP),但出國時能帶上飛機嗎?會不會在入境時被沒收? 其實各國規定差異非常大,有的允許「個人自用」少量攜帶,有的則嚴格禁止或必須申報。 若沒查清楚,很可能在機場就被海關攔下或開罰。 這篇幫你一次整理 👇 🇯🇵
Thumbnail
2025 年起,台灣對「加熱菸(Heated Tobacco Product, HTP)」的管理迎來重大變化。 根據衛福部公告,只有通過「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的特定品項,才能合法製造、輸入與販售。 但很多人以為「解禁」=「全面開放」,事實上並不是。 目前僅有少數品項獲得「有條件通過」,多
Thumbnail
此次制裁重點鎖定半導體、電子產品等台灣強項,令本土產業鏈面臨轉型壓力,但在此危機之下,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諫言賴清政府應將目光轉向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新興領域——電子菸,這個橫跨電子、半導體、化工、香精、五金與精密製造等多項產業的商品,有望成為台灣產業面對美國川普關稅挑戰的應對方案。
Thumbnail
一本揭露台灣政府對菸草減害政策封鎖與忽視的重量級著作——《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2025/3/1正式上市。本書詳細探討台灣公共衛生政策的失衡,並對比國際間對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減害策略的發展趨勢,是每位關心菸害防制、電子菸議題及公共健康政策的人不可錯過的重要讀物。
Thumbnail
《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獲得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肯定,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前副總幹事/內閣主任 Derek Yach 博士、澳洲菸草減害學會創會理事長/戒菸醫師 Colin Mendelsohn,皆對本書內容給予高度評價,肯定其對推動世衛菸草減害政策的重要性。
Thumbnail
5/5政府不說的台灣本土歷史
本書描述了推動公共議題,在現實當下所遇到的磕磕碰碰,閱讀本書不是餵你喝心靈雞湯而落入倖存者偏差;這不僅是本《電子菸倡議聖經》,同時也是《安樂死倡議聖經》、《機車路權倡議聖經》、《水域解嚴倡議聖經》等等等等,期待在公民不服從的改革道路上,能與手持此一聖經的你相遇,一起為台灣的未來努力。
Thumbnail
台北市的龐克樂團包皮 4Skin 近期發布新曲《菸害防制法》,以激烈的音樂風格和直白的歌詞,對衛生福利部2023年修訂的《菸害防制法》提出批評,該歌曲在音樂平台 StreetVoice 街聲上線後,迅速引起廣泛關注。 《菸害防制法》於 2023 年 1 月 12 日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內容包括全
Thumbnail
5/5菸害防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