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頡沈-avatar-img

明頡沈

0 位追蹤者

明頡沈

0 位追蹤者
avatar-img
活在資本廢墟的我們如何可能?
1會員
2內容數
一個社會學徒的日常散記,關注資本的觸鬚如何滲入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透過19世紀的批判理論重新找回反抗的力量。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本文探討新竹科學園區工程師的高薪現象,並以馬克思的資本主義剝削理論,分析其背後潛藏的結構性問題。文章指出,工程師的高薪並非來自於其技術能力的真正被尊重,而是因為勞動市場的結構性限制與專業人才的稀缺。這種高薪,實為資本家為了榨取剩餘價值的一種策略,如同十九世紀工廠工人被剝削的模式,只是形式更為隱晦。
Thumbnail
倘若我們不滿足於對歷史進程的表層印象,而願意將當代資本主義的形態置於顯微鏡之下,我們將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雖然19世紀工業資本主義所代表的製造工廠不再是今日社會的主導空間,但其剝削的本質並未因此退場,而是穿上了數位化與去物質化的偽裝,轉世於我們每日登入的平台與應用程式之中。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