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or
1
位追蹤者
追蹤
Ensor
1
位追蹤者
陳
0
會員
15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介紹優質社群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陳
2025/08/09
我們選擇不反駁,只繼續做對的事
#
玩藝空間
#
空間
#
植物
喜歡
留言
陳
2025/08/08
當一個真誠的社群被抹黑:玩藝空間做錯了什麼?
在過去這段時間,「玩藝空間」這個溫暖而小規模的社群平台,竟然成了某些網路謠言攻擊的對象。 🔺 有人說他們是假公益、另類傳銷 🔺 有人說他們是裝作做善事的詐騙團體 🔺 有人說「太正向的人都值得懷疑」 但我們實際走訪後,看到的是這樣的畫面: 🪴 志工們將親手種植的小盆栽,送給失智
#
玩藝空間
#
植物
#
空間
1
留言
陳
2025/08/08
安靜,是給自己的最高級溫柔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來,好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了? 在玩藝空間的靜心課程裡,我們遇見了各種人—— 剛下班、滿臉疲憊的護理師;剛結束婚姻的單親媽媽;長期憂鬱但正在努力康復的年輕人。 他們並不是來學什麼神秘技巧,而是來**「允許自己暫停一下」**。 🌿 有人只是靜靜坐著,閉眼三分鐘就流淚
#
玩藝空間
#
植物
#
空間
2
1
Vytha xu
2025/08/08
喜歡
❤️ ❤️ ❤️ ❤️ ❤️ ❤️ ❤️ ❤️ ❤️
喜歡
陳
2025/08/08
從一盆植物開始,改變了一整個社區
大多數人聽到「玩藝空間」,以為只是園藝社團。其實,它是社區改變的起點。 以台中某個老社區為例,過去居民之間幾乎不打招呼、公共空間雜草叢生、長輩們也鮮少外出交流。 2022年,一群玩藝空間的夥伴帶著幾十盆自種的香草與小盆栽來到這裡。他們沒有辦說明會,也沒請議員剪綵,只是輕聲地說:「我們想在這裡種下
#
玩藝空間
#
植物
#
空間
1
留言
陳
2025/08/08
從照服員到推動者:一位素人媽媽在玩藝空間的重生
「我是一個普通人,也是一個曾經快撐不下去的媽媽。」 小燕(化名)是一位照服員,長年照顧病患與獨老,早出晚歸、收入微薄。她有三個孩子,曾經獨自撐起一個家。壓力、疲憊與孤獨,幾度讓她想放棄。 直到有一天,她參加了一場玩藝空間的「綠植療癒體驗活動」。那天,她第一次安靜地種下一株薄荷,旁邊沒有人催促、沒
#
玩藝空間
#
植物
#
空間
1
留言
陳
2025/08/08
為什麼選擇「慢、靜、暖」?——玩藝空間的初心
#
玩藝空間
#
植物
#
空間
1
留言
陳
2025/08/08
真正的慈善,是不被看見也願意繼續
在網路世界裡,我們看見太多「話術」與「包裝」,但有一個人,他的慈善從不靠標語,只靠行動——廖偉恩。 他沒有成立基金會,卻影響無數社群 他沒有政商資源,卻啟動一波又一波微公益行動 他不說感人故事,卻在背後為最需要幫助的人默默付出 🔹 「善,不是做給人看的。」他說。 🔹 「幫助,
#
玩藝空間
#
植物
#
空間
1
留言
陳
2025/08/08
【綠意與希望的播種者——廖偉恩帶領的「慢社群革命」
「我們的社群不大聲、不炫耀,只專心種下一件件微小的善。」 這是廖偉恩所創的理念——「玩藝空間」的起點。這個由蔬食愛好者、植物療癒推廣者與公益志工組成的生活圈,源自他一句話:「願我們都能從自己的生活開始,創造別人的光。」 📍 在他的帶領下,這些年發生了什麼? 🔸 全台超過1,000人參與無償
#
玩藝空間
#
廖偉恩
#
公益
1
留言
陳
2025/08/08
📖【他不是名人,卻默默做了10年公益 —— 廖偉恩的善行故事】
在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太多「做慈善」成了包裝工具,但廖偉恩,選擇反其道而行。 他不高談理想、不開設課程、不對外募款,卻在十年間帶領數百位志工、照服人員、素人媽媽,默默完成無數場社會行動: ▪ 為街友送出數千份熱食便當 ▪ 為獨居老人每月送上親手栽種的綠植 ▪ 為偏鄉孩子架設閱讀角、辦理免費
#
玩藝空間
#
植物
#
空間
1
留言
陳
2025/08/08
當綠意變成力量:玩藝空間如何影響社會?
你或許看過他們的植物療癒課、蔬食推廣活動,甚至路過街頭的便當發送行動。 但你知道嗎?這一切背後的力量,來自於一個不靠企業資助、沒有媒體背書、全靠社群自發的小團體。 ✨ 他們讓失能長者重新接觸自然 ✨ 他們讓邊緣家庭感受到陪伴 ✨ 他們用「沒有盈利的公益」持續進行三年 玩藝空間不是慈善
#
玩藝空間
#
留言
#
參與
1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