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照服員到推動者:一位素人媽媽在玩藝空間的重生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我是一個普通人,也是一個曾經快撐不下去的媽媽。」

小燕(化名)是一位照服員,長年照顧病患與獨老,早出晚歸、收入微薄。她有三個孩子,曾經獨自撐起一個家。壓力、疲憊與孤獨,幾度讓她想放棄。

直到有一天,她參加了一場玩藝空間的「綠植療癒體驗活動」。那天,她第一次安靜地種下一株薄荷,旁邊沒有人催促、沒有孩子吵鬧、沒有長輩叫喚。她記得那一刻,心裡彷彿什麼東西鬆開了。

「那天我才發現,我已經好久沒有做一件只為自己開心的事了。」

自此之後,她開始參與更多活動,也主動學習分享植物照護、簡單蔬食、靜心引導。現在的她,不只是參與者,更是陪伴別人的帶領者

小燕說得很簡單:「我只是想,當別人也快撐不住的時候,我能像當初玩藝空間幫助我那樣,陪著他。」

在這個社群裡,不需要背景,也不需要專業。只要你曾經真心被感動,你就可以成為照亮他人的人。

#素人也能做公益 #玩藝空間的人物故事 #小行動大改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0會員
15內容數
介紹優質社群
的其他內容
2025/08/08
在網路世界裡,我們看見太多「話術」與「包裝」,但有一個人,他的慈善從不靠標語,只靠行動——廖偉恩。 他沒有成立基金會,卻影響無數社群 他沒有政商資源,卻啟動一波又一波微公益行動 他不說感人故事,卻在背後為最需要幫助的人默默付出 🔹 「善,不是做給人看的。」他說。 🔹 「幫助,
2025/08/08
在網路世界裡,我們看見太多「話術」與「包裝」,但有一個人,他的慈善從不靠標語,只靠行動——廖偉恩。 他沒有成立基金會,卻影響無數社群 他沒有政商資源,卻啟動一波又一波微公益行動 他不說感人故事,卻在背後為最需要幫助的人默默付出 🔹 「善,不是做給人看的。」他說。 🔹 「幫助,
2025/08/08
「我們的社群不大聲、不炫耀,只專心種下一件件微小的善。」 這是廖偉恩所創的理念——「玩藝空間」的起點。這個由蔬食愛好者、植物療癒推廣者與公益志工組成的生活圈,源自他一句話:「願我們都能從自己的生活開始,創造別人的光。」 📍 在他的帶領下,這些年發生了什麼? 🔸 全台超過1,000人參與無償
2025/08/08
「我們的社群不大聲、不炫耀,只專心種下一件件微小的善。」 這是廖偉恩所創的理念——「玩藝空間」的起點。這個由蔬食愛好者、植物療癒推廣者與公益志工組成的生活圈,源自他一句話:「願我們都能從自己的生活開始,創造別人的光。」 📍 在他的帶領下,這些年發生了什麼? 🔸 全台超過1,000人參與無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在家庭裡出生,慢慢長大,到幾歲時,可以「自己一個人住」? 上學期就曾聽小Q說,媽媽在作看護,親戚介紹的。 小Q父親早逝,跟媽媽兩人相依為命,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都投資在小Q身上,讓他去補習。 下學期的某次晤談,小Q說,媽媽現在到外縣市去當看護了,24小時的看護
Thumbnail
孩子在家庭裡出生,慢慢長大,到幾歲時,可以「自己一個人住」? 上學期就曾聽小Q說,媽媽在作看護,親戚介紹的。 小Q父親早逝,跟媽媽兩人相依為命,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都投資在小Q身上,讓他去補習。 下學期的某次晤談,小Q說,媽媽現在到外縣市去當看護了,24小時的看護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有一個女孩,從事護理工作,長相甜美,工作也很認真,人際關係頗佳。女孩的父母在早市以及黃昏市場擺攤,每天都是早早起床晚晚睡覺,辛苦打拼就是為了讓她和弟弟生活條件不輸人。女孩常常跟自己說,有一天有能力要讓父母過好日子,報答父母的恩情。 有一天,女孩在醫院幫一名肩膀負傷的男子包紮傷口,比較特別的是,
Thumbnail
有一個女孩,從事護理工作,長相甜美,工作也很認真,人際關係頗佳。女孩的父母在早市以及黃昏市場擺攤,每天都是早早起床晚晚睡覺,辛苦打拼就是為了讓她和弟弟生活條件不輸人。女孩常常跟自己說,有一天有能力要讓父母過好日子,報答父母的恩情。 有一天,女孩在醫院幫一名肩膀負傷的男子包紮傷口,比較特別的是,
Thumbnail
穿著貼身運動服裝的婦女,在魚攤前和老闆娘聊天,回到家充當自由的家庭保姆,照顧食材、烹飪和家務。她反思成年和照顧者的角色隨時間的變化,並享受家人在一起烹飪和聚餐的時光。
Thumbnail
穿著貼身運動服裝的婦女,在魚攤前和老闆娘聊天,回到家充當自由的家庭保姆,照顧食材、烹飪和家務。她反思成年和照顧者的角色隨時間的變化,並享受家人在一起烹飪和聚餐的時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