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巧
0
位追蹤者
追蹤
蕎巧
0
位追蹤者
蕎巧的財商茶敘
1
會員
21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歡迎加入|蕎巧的財商茶敘✨ 這裡是一個一起練習財商、培養富思維 慢生活的空間。 📌社群將不定期分享思維筆記、理財靈感與生活觀察。 💫財富不是用力追來的,而是思維到位後自然成果。 🌱富思維練習中,每一步都算數。 🪞一起慢慢變富,一起找到自己的節奏。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5
🌿 80/20法則:把力氣放在對的地方
我們常以為,努力越多,成果就會越大。 但真相是——不是每一分努力都能產生同等價值。 這就是「80/20法則」: 80%的成果,往往來自20%的關鍵行動。 🍃 生活裡的80/20 在家裡,你的衣櫃可能有 30 件衣服,但你常穿的那幾件,永遠是那 5 件。 那是因為這 20% 的衣服,最符
#
思維
#
理財
#
人生
1
留言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5
🌿 安全邊際:留一點空白,才有餘裕活得從容
我們都知道理財要「風險控管」, 但更深一層的智慧,不只是避開風險, 而是為自己留下一個「安全邊際」。 這個概念,來自價值投資大師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他說:「投資的關鍵,不在於預測未來,而是為不確定做好準備。」 這句話,看似冷靜,其實藏著深深的生活哲學。
#
思維
#
理財
#
人生
1
留言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5
⚖️ 槓桿原理:不是拼命,而是聰明地用力
小時候上自然課,老師讓我們拿鐵尺撐起一顆石頭。 他說:「這就是槓桿。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 那時我不懂,只覺得這句話很誇張。 但長大後才明白——人生的每一段前進, 其實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槓桿」。 💡 生活中的槓桿,是讓你「省力」的智慧 我們常以為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
#
思維
#
理財
#
人生
1
留言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5
🌿 真正重要的事:學會取捨,是生活最深的智慧
我們都曾以為,「多」就是安全。 多一點錢、多一點努力、多一點計畫, 彷彿人生的意義,就能被堆疊出來。 但走著走著,你會發現, 越是努力填滿,心卻越空。 真正重要的事,從來不是「更多」, 而是「更清楚」。 ☕ 生活裡的 80/20,不只是效率, 而是取捨的藝術 在商業世界裡,我們知道
#
思維
#
理財
#
人生
1
留言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5
🌊流動:讓金錢、情緒與人生,都保持流動
你有沒有發現, 所有停滯的東西,都會慢慢失去生命力? 停滯的水會發臭、 停滯的情緒會變沉重、 停滯的金錢,也會失去價值。 「流動」,是宇宙萬物最自然的狀態。 金錢、時間、愛、機會——都在流動。 你越抗拒,它越繞開; 你越信任,它越願意回到你身邊。 💰 金錢的流動,是能量的
#
思維
#
理財
#
人生
1
留言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5
💫 節奏:讓生活與財富,跟著你的呼吸走
有時候,我們以為「努力」就等於「前進」, 但事實上,很多人只是被忙碌的節奏推著走, 卻沒有真正「走在自己的路上」。 財富與生活,其實都講究「節奏」—— 太急,容易亂;太慢,容易失去動能。 唯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金錢與平靜才會同時靠近。 你可以觀察自己的生活節奏: 有沒有在連續工作幾個
#
理財
#
思維
#
人生
1
留言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4
🌿 《財務自由,是一種節奏,一種生活》
過去的我,以為財務自由是帳戶裡有多少錢。 後來才明白,那是一種能呼吸的生活節奏。 不是不用工作,而是可以選擇怎麼工作; 不是不再花錢,而是知道錢該流向哪裡。 我開始調整生活的拍子—— 收入、支出、儲蓄、投資,就像四拍的節奏。 該花的花,該留的留,該滾動的就讓它成長。 當金錢開始為我工作
#
思維
#
人生
#
財務自由
4
留言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4
🕰️ 《時間的投資》
曾經,我總覺得「時間」用在工作最值得。 直到有天,我發現自己忙到沒時間思考,沒時間擁抱孩子,也沒時間真正享受賺來的錢。 後來我開始調整,把「時間」當作投資來看。 我讓早晨的十分鐘,成為閱讀與沉澱的起點; 讓晚上的一小時,變成和家人連結的時光。 也讓每一段停下來的空白,成為我腦袋「複利」的機
#
思維
#
理財
#
時間
喜歡
留言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4
💰《錢不會改變你,只會放大你》
開始記帳後,我才發現我買的不是東西,而是情緒。 理財不是在限制自己,而是在了解自己。 因為你花出去的每一塊錢,都在說「你是誰」。 理財,不只是管錢,是一場自我探索。 當你看懂自己的慾望,你才有能力選擇。 真正的財富管理,是管理自己。 我們都想變有錢,但理財教會我的第一課是—— 「錢
#
思維
#
理財
#
人生
1
留言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4
💡〈理財,是更認識自己〉
我曾以為理財,是關於金錢。 後來才發現,它更關於「我自己」。 當我開始記帳、檢視花費,我看見了自己的慾望: 那杯每天都想喝的咖啡,那件其實不需要卻忍不住買的衣服。 原來,我不是不會理財,而是不了解自己真正要什麼。 理財,逼你誠實。 你要面對焦慮、比較、衝動、恐懼—— 那些都不是數字的問
#
思維
#
理財
#
人生
喜歡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