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avatar-img

舟楫

0 位追蹤者
澎湖人,《藍張興:大肚溪南北岸的拓荒者們》作者。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台灣歷史小說《藍張興》的沙龍。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康熙57年(1718),大肚溪南岸(今彰化縣和美鎮)曾發生大洪水,當時平埔族部落阿束社(屬Babuza / 巴布薩族群)被迫遷移。 4   透過傅春的引薦,我很快就見到高家的二少爺,他說起話確實頗討人喜歡,笑起來還有兩個燦爛的酒窟仔,當高家二少爺笑臉盈盈地問我最想要什麼禮物時,那高家中忙進忙出的
康熙57年(1718),大肚溪南岸(今彰化縣和美鎮)曾發生大洪水,當時平埔族部落阿束社(屬Babuza / 巴布薩族群)被迫遷移。 1   我自幼沒有父母,帶著我長大的,是我的外祖母,他主持過很多場祭儀,是阿束社內最受人敬重的女巫,他很老很老了。   在我印象中,他是個嚴肅的長者,我只看過他笑
《藍張興:雍正年大肚溪南北岸拓荒者鬥爭-第一部。雍正三年》因出版社作業不及,1720年代的古今地圖對照跟族群分布、勢力分布等資訊未有附在紙本書上,決定 po 於此處,方便讀者們可以按圖索驥:
Thumbnail
《藍張興》三部曲的設定在出版市場應該是很新穎的啦,主旨就是寫發生在1720年代臺灣中部的虛構故事,沒有像大部分的臺灣歷史小說,揉合重大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進行創作,因為娛樂性是我作為創作小說最重視的項目。 最近剛出版的〈第一部。雍正三年〉基本上是在鋪陳,簡單是說大肚溪南、北岸,有兩個勢力龐大的開墾
Thumbnail
※ 本文沒有收錄在《藍張興》紙本小說 自從2016年下願投入長篇小說創作事業以來,2024年是第八個年頭,如今總算能夠以我能力企及最好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一切深懷感恩。 我出生於1989年6月,搭上龍年尾巴同屆的「福份」,正好是國民教育「部編本」的末班車。我猶記得我學生時代,手上看得漫畫是橫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