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含有「人本主義」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教育不該只在頭裡:關於我們曾經錯過的完整自己  等待母親的不是什麼不能讓孩子聽到的噩耗,醫生示意母親往房間裡面看。才一會兒時間,他們看到女孩從椅子上起身,開始隨著收音機裡的音樂擺動身體,自得其樂了起來。醫生對母親說「你的女兒沒有生病,她是一名舞者」。
Thumbnail
2024-05-04
3
「定言令式」與關於道德的第一行為準則  我們並不是要以一種懷疑的態度去面對所有關於道德的宣稱,而是去得到一種就像「即便是被欺騙也需要存在著一個思考者我」那樣基礎的關於道德的行為準則。那會是一種讓行為不發生矛盾的根本宣稱,不是你不該說謊、不是你不該殺人,那一基礎會是:「你不該做你不想做的事」。
2024-05-03
0
真正的價值在人的身上前幾天提到和教練Wisdom的對話: 偶然還想起一事。 在去年七月的工作坊中,中間Wisdom穿插了一個小活動:他告訴大家,稍早他在教室裡藏了一個價值數千的東西,誰先找到,就是誰的。 東西是什麼,Wisdom沒有說。 找尋這個「寶物」的時間一開始,現場的15位學員,開始到處翻找。教室裡除了桌
Thumbnail
2024-03-16
13
ADHD的你,根本不需要跟其他人一樣,那對過動症而言太廉價了。以海德格、沙特探討ADHD的存在主義,康德「人即目的」與人本主義教育理念對ADHD教育的影響,過動症本人第一人稱視角生活反思
Thumbnail
從傾聽到自由:讀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的《存在之道》我們希望有那麼一個人,他願意傾聽,沒有批評,沒有挑剔,沒有利用。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人,我們便能夠在一次次的訴說中,愈來愈完整的傳達自己,也藉此反過來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2023-05-08
8
書評│找回關愛自己的聲音──《自我的追尋》反躬自問,而非安撫 看到書名,想說又是哪本心靈雞湯,但看到作者寫著佛洛姆(Erich Fromm)便知道這部作品應該不簡單。 果然翻到前言,令人會心一笑:「現在有很多人期待心理學書籍會指引他們獲致『幸福』或『心靈的平安』,然而這本書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建言。它只是試圖以理論去釐清倫理和心理學的問題;它的
Thumbnail
2023-05-06
0
進擊的帆船:馬斯洛需求層次與我自己從小就好奇心蠻重的,成長過程則愈發對於 “我是誰?我為什麼這樣感覺/那樣思考?” 有興趣而持續藉由各種社會科學來探索。 也常聽聞身邊認識的朋友,在人生某個時間點上,開始投注心力涉獵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的知識。 我想這是因為,人類是慣性的生物,卻又不僅只是如此。我們常在情感受到強烈觸動,或陷入未
Thumbnail
2022-10-24
6
《成為一個人》跟著Carl Rogers,讓我們如我們所是。|「接納與合一」篇走進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 的著名巨作。 你會發現,「以案主(個案)為中心」的觀點,並非只是用在心理治療與心理諮商當中。 更不是只有真誠一致、無條件的正向關懷與同理心這三大要素。 一起來看看,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想跟我們說什麼。
Thumbnail
2022-05-31
14
當你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時,你就能改變了千年以來,人們都喜歡聽故事,因為我們都認為故事能指引人生。我們總會羨慕那些偉大英雄的所作所為,並期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大人物 ;但聽了這麼多偉人的故事、傳記 、勵志演講,為什麼我們仍過不好這一生?有時候我們不禁想:「難道改變真的無跡可尋嗎?」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什麼才是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2019-08-2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