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節目魅力席捲亞洲,到底如何辦到的?

2015/10/0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안돼(不行)~~!!」李光洙大吼一聲雙膝跪在地上,一旁臉上露出一抹微笑的哈哈一溜煙跑過,仔細一看,原來他手上拿著的是李光洙背上的姓名牌。看來,哈哈詭計再度得逞,李光洙從遊戲中被淘汰了。

 

這是韓國近年來超級火紅綜藝節目《Running man》(以下簡稱RM)的橋段。因為節目火紅,除了讓節目從2010年開播後,國內收視率不斷上升之外,現在版權還被大陸浙江衛視買下,內容換湯不換藥的在大陸上映,加上幾位當紅明星(Angela baby、王寶強等人)加持,收視率也是居高不下。

 

當然,除了在韓國除了RM之外,其他像是《兩天一夜》、《無限挑戰》、《Roommate》等節目,也是受到一致好評。但在這些光鮮亮麗的背後,韓國演藝圈以及韓國政府都做了些什麼,才讓民眾買單、大陸模仿,甚至讓台灣綜藝界汗顏又羨慕呢?

 

 

創意無價,但執行創意一定需要錢

 

在韓國演藝圈中,跟台灣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歌手藝人與電視電影藝人相比,是比較低階、需要低聲下氣跟製作公司攀關係。無論你是否紅到發紫(國際巨星除外),你還是必須上電視節目宣傳,增加曝光率。再加上有些韓國節目製作肯花大錢請明星,所以才會讓觀眾一到節目播出時段,就乖乖的坐在電視機前守候。

 

說到錢,就讓不少台灣綜藝製作人除了眼紅之外,也是恨得牙癢癢。節目的製作費當然也是增加內容細緻度的原因之一。以RM為例,一集製作費平均高達250萬台幣的費用,與台灣不到30萬相比,完全是不同等級、無法比較。另外,在前幾天馮光遠與吳宗憲在節目上的辯論中,馮光遠提出:「創意不是錢就可以買到的」;但鬼點子王沈玉琳馬上反駁:「創意用錢不一定買得到,但是執行創意則需要錢來堆砌。」雖然很殘酷,但卻是現實。

 

韓國節目除了製作費高昂,讓節目製作人(PD)可以前往世界各地取景、購買昂貴道具之外,節目內容本身細緻的程度,也不是這幾天才開始的。在RM的節目裡,6位固定主持人都有自己不可或缺的特質元素:國民主持人劉在石掌控全局、能力者金鐘國好勝心第一、古靈精怪哈哈鬼點子一堆、老么李光洙不時戲劇性的反應、王牌宋智孝與Gary星期一情侶分分合合,再加上連不斷被欺負、也是能力最弱的池石鎮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員。而在節目中,每一位成員的角色互相呼應,都是長期相處之後,才慢慢變化得來的默契和元素,那是製作單位是無法刻意安排的。

 

RM

《Running Man》成員HAHA、李光洙、宋智孝、金鐘國、池石鎮(左至右)。Photo Credit: Vernon Chan @Flickr CC BY 2.0

 

 

比錢更重要的精心製作

 

RM的製作人曹曉震(音譯)在受媒體訪問時曾說,他們節目成功的其中因素之一是「保密」。製作單位每次發想的遊戲,事前完全不會跟主持人、攝影組或是來賓說明,全部都是真槍實彈上場。除了一些無厘頭、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遊戲規則之外,還有更多像是如電視影集一樣的故事背景(復仇者聯盟、007龐德間諜或是超能力者足球賽等),再加上一些超大型令人瞠目結舌的節目企劃(紙船勇渡漢江、全國大學生畫片比賽、飛到台灣六福村坐雲霄飛車受懲罰等),都是讓觀眾會想要一集接一集,繼續看下去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些節目內容都是靠大型幕後團隊(數十、近百位攝影師、編劇、後製人員等)的同心協力,才有可能達成。但在這些亮眼的成績背後,還是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心酸。在韓國綜藝圈裡,算是頂尖、十根指頭可以數得出來的頂級製作人羅英石(音譯)曾在受訪時指出,因為製作綜藝節目極端的耗費心力及時間,他甚至曾經在5年內,完全沒有放假。

 

除此之外,台灣綜藝節目不斷強調經費短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等等,雖然有其道理,但要把錢用在對的地方,才是讓節目長存的王道,否則可能也只會是曇花一現。韓國TvN電視台創意總監黃振宇曾對媒體表示:「若要我花一億韓圜來請一位大明星上節目,我還不如花錢租直升機,直升機空中拍攝或做一些特效,說不一定比請巨星上節目還要更吸引人。」中國版的RM創下千萬天價的主持人費用,雖然獲得不少收視率,但跟平均「只有」250萬製作費的原版RM相比,經濟效益還是略顯遜色。

 

 

文化就是國力!韓國政府砸錢補助、保護本土節目

 

當然,除了製作人員努力付出之外,韓國政府的推波助瀾也是讓韓綜大紅大紫的原因之一。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在1998年金融危機時就已經說過:「21世紀,文化就是國力,文化部僅有提高生活品質的作用,並且正成為有巨大附加價值的產業。」因此,韓國政府就開始了一系列對各種文化發展進行補助,從1998年開始,韓國文化觀光部的年度預算是4億美元(約120億台幣),大約佔了韓國當年國家總預算的0.62%;到2002年預算成長了一倍,是當年國家總預算的1.09%到2003年則成長為1.15%相當於10億美金(約300以台幣)。

 

甚至在金大中之前的總統金泳三也說過:「如果迪士尼一年的營業額與IBM旗鼓相當,那我們為什麼不全力發展影視工業呢?」當然,這兩個產業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所擴散出來的效應也是兩回事,拿來比較其實不成體統。但是我們可以從金泳三這句話看出來,韓國政府相當重視影視文化產業。

 

而《韓流》這個專有名詞是從2001年韓國文化觀光部提出後,才正式開始。內容主要當然就是推動國家漫畫、動畫、音樂、電視、手機、網路等等的娛樂內容發展。時至今日,韓國政府從原本最早每年4億台幣的文化研究補助金,一直到2011年,這筆錢成長到22億台幣。而從事精品影視產業拍攝的公司,還可以享有3%的稅務減免優惠,為了讓韓國也有類似迪士尼這樣規模的文化產出,韓國政府算是卯足了全力。

 

政府從政策方向引導之外,也執行了不少保護政策,讓韓國電影及電視節目都可以在《配額制》下成長茁壯。例如在電視台中,政策規定每台每年必須播放30%的國產電影、40%的動畫節目以及60%的流行音樂。另外,韓國還特別規定了在晚上7點到10點的這段黃金時間裡,不得播放外國節目,特別保障韓國本土節目受到一定的觀眾收看。

 

RM1

《Running Man》成員在海外人氣高,從2013年開始舉行亞洲巡迴粉絲見面會。Photo Credit: Vernon Chan @Flickr CC BY 2.0

 

除了政府的推波助瀾,韓國電視產業生態健康也是讓韓國綜藝節目一直可以推陳出新的原因之一。雖然早在1995年就已經開放有線電視,也成長到總數有上百個頻道,但現在卻都還是無線電視老三台(KBS、MBC、SBS)主導市場的局面。其中一項使有線電視無法打敗無線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外資進入不易。根據相關法規規定,有線電視傳輸平台不得接受外國企業資助或捐款,營運平台的業者外資也不得超過49%,讓有線電視的發展受到限制。

 

也是因為這樣,韓國的無線電視才得以持續保持領先、瓜分大部分的收視率,收益得以拿來投資製作費,產出更好品質的節目;在國內受歡迎之外,進而賣到台灣、大陸、東南亞各國等地。所以韓國綜藝節除了因為自己的努力,加上政府的政策輔助,還有電視生態比較健康等因素的使然,讓節目可以搭上韓流的風潮,一飛沖天。

 

 

韓國也流行過《包青天》?台灣曇花一現的軟實力輸出

 

其實,台灣的影視影響力在亞洲曾經是一等一的主流之一。一位在台灣居住多年的韓國記者曾跟我說:「其實在1993年左右的時候,韓國非常流行台灣《包青天》連續劇,但是卻因為台韓雙方斷交的關係,台灣並沒有進一步的像韓國一樣推動這些軟實力;流星花園也一樣,都沒有一個由政府領導的長期計劃,讓台灣這些軟實力的輸出只能像是一些小小的曇花,只能維持短時間的燦爛,不久就煙消雲散了。」

 

除了盧記者所說的這些戲劇之外,記得小時候在《百戰百勝》或是《強棒出擊》(啊!透露年齡了~)這些節目中還看過劉德華、郭富城這些超級巨星。又甚至是比較近代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或是《超級星期天》等節目,遊戲單元推陳出新,每次看都會有所期待。但是最近不曉得是為什麼,現在已經好久沒有在電視機前,好好看一次台灣的綜藝節目了。

 

最近因為金鐘獎綜藝節目獎空缺,吳宗憲炮火四射最後甚至跟馮光遠上節目辯論,讓台灣開始檢視自己電視節目每況愈下的情形。但這些問題都不是單方面可以馬上解決,需要政府以及電視從業人員互相協調、幫助才有可能改變。而且對於許多結構性上的問題,如果真的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可能會連別人的車尾燈,都看不見啊!

 

SOS 楊智強 韓國 楊虔豪

▲楊智強正在SOS書寫韓國文化的深度報導《最陌生的鄰居:韓國》,快來瞧瞧!

 

封面圖片來源: Vernon Chan @Flickr CC BY 2.0

楊智強
楊智強
國際新聞不應該只是編譯!! 曾在台灣報紙與電視台擔任記者及編譯,雖然對台灣媒體大環境感到失望,但沒有絕望。因此辭掉工作,開始從事國際獨立記者的工作。到世界各地跟人們對話、親眼審視、專注聆聽並用心感受,最後再寫出有溫度的報導,讓讀者可以了解並思考,國際上每一個角落不可忽略的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