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的榮耀是果,對於體術、美術、設計的重視,是根

2017/08/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一次世大運,台灣得到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

 

全民幾乎都陷入瘋狂,週遭友人眼神也綻放出光芒,這是一種對國家認同,為國家驕傲的喜悅。再配合福衛五號的升空,算是重新燃起近幾年來台灣的自信心。

 

這是我們的主場,我們看到自己台灣人熟悉的臉孔,在我們熟悉的地標旁溜冰、跑步、打球,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大該就像是好萊屋大片中,外星人選擇不打華盛頓,專打台北一樣的新鮮感。

 

過去學生時代,同學們對體育課都非常期待,能夠出去打打籃球,跑跑步,流流汗,如果是在最後一兩節課,那更是開心。

 

但是,國小的體育課、美勞課,會被借去上自然、國語、數學,趕進度,也是我們共同的回憶。

 

應該說,我們對「競賽」,或許是注入很多期待,但是對「體育」「美術」這兩門科目,卻比較沒有相應的重視。體能跟美感,將會伴我們一生。競賽的榮耀是果,對於體術、美術的重視,是根。

 

體育,或者說體術,就跟美學術美育一樣,他不會今天鍛鍊,明天就有成果。不可能今天練習跑百米,明年就跑進10秒內。這些就如同任何學術、技巧、藝能一樣,需要長時間薰陶,還不見得會有成果,因為每個人的天賦不同。

但是我們要培養的,不只是頂尖、最強的選手,而是讓每一個受過基礎教育的國民,能夠有機會探索自己,什麼是他們最想要的,什麼是他們想具備的,什麼是我們或許不能成為頂尖,但是我就是愛的項目,不管是設計、雕塑、游泳、油畫、音樂,還是數學、物理、化學、中文文學。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作者拍攝:這張圖片是我漫步在台北市街頭看到的塗鴉。很美吧。

 

 

在台灣,能進去資優班的學生,都被賦予非常大的期望,那是我們對智能的重視。並無不妥,但是就如一座山的美,在每一個面向都不一樣。當我們想到自己的定位,我們會想到半導體、科技,但是這只是台灣的一個面向。如果有一天,我們想到自己,不僅會想到陳澄波的畫、朱銘的雕塑、蕭泰然的音樂,或者林孟珊的舉重(妳做得很好,讚),那我們就可以更立體的呈現自己,審視自己。

 

一點雜感,今天我沒有說什麼「讓世界看到」,我知道讓世界看到很重要,同步的,我們也可以先讓自己開始發掘我們的潛能跟興趣,這樣我們的底蘊會更加充足。

 

先讓自己看見自己,再讓自己看見台灣,最後,再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自己,以及所有人。


封面圖片:作者擁有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陳冠廷,生於1986年,台灣人。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學士、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曾任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訪問學者、野村總合研究所助理顧問,台北市政府主任研究員、國家安全會議助理、非洲烏干達KOKO FARM AFRICA CO.,LTD.創辦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