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價值外交到全面外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世代智庫執行長 陳冠廷 ● 研究助理 林邵允
台灣以自由、民主與人權揚名海外,這是台灣立國之本,也是台灣人民生活的方式,我們當然對此引以為傲。國際上,許多在經濟、政治與文化領域享有重要地位的國家,也都與台灣共享相同價值,那便是穩定的法治基礎、蓬勃的民主發展與對人權的重視。在重視人權與法治的國家,由於社會重視基本價值的維護與發展,貿易活動、商業資本才得以確保被妥善的利用,而不受政治因素的脅迫與干擾。
然而我們也必須瞭解,仍有些國家對於基本價值的要求與認知,目前還處在相對模糊的階段。這些國家雖同樣也不反對西方、台灣擁護的民主、自由與法治價值,但是由於本身社會環境、政治體制等各種因素的侷限,尚不完全與台灣共享相同的基本價值認知,這其中又以東協國家最具有代表性。台灣過往的外交政略,往往是透過對基本價值的宣揚,來達成與各國的親善。這也導致台灣與東協國家儘管比鄰而居,卻由於對基本價值的認知不盡相同,交流、交往的機會往往甚至還不如與歐美國家緊密。
然而,作為最近幾十年來發展最蓬勃快速的區域之一,台灣也勢必得思考如何與東協國家發展更深層次的交流與互動。筆者認為,除了以軟實力向世界表明台灣捍衛自由民主價值的立場之外,台灣也必須採取更為多樣、靈活的外交策略,並更深入地瞭解其他國家,才能有效地在世界上與各種國家交流,達成台灣與各國不管是在價值、經貿、政治乃至軍事的全面外交。
有關以靈活多變的策略與對其他國家的瞭解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有效來往,筆者打算舉鴻海在越南設廠的例子解釋之。這雖然屬於民間商業活動的範疇,筆者卻認為很值得給台灣的外交人才借鑑。近幾年,電子代工組裝廠大舉進軍越南。其中,鴻海與立訊這兩家最大的組裝企業,在越南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最終也迎來不同的結局。
中商立訊來到越南之後,採取其在中國設廠時一樣的「造大工廠、包吃包住」策略,卻忽略越南民眾不同於中國,普遍偏好與家人同住的習慣,導致立訊在越南當地招工困難重重;相反的,台商鴻海由於掌握越南人與台灣人一樣偏好與家人同住習慣,一反過往在中國建立包吃包住大工廠的策略,而是建立多個人數不到三萬人的小工廠,讓住在不同地區的越南家戶都能到鄰近的越南工廠上班,使得數量可觀的越南人都願意到鴻海工作,離職率甚至比中國廠還低上不少,最終成功扎根越南。
在面對與自身民情、文化不盡相同的國家時,套用過往的成功經驗一以貫之往往不是最好的方法;依據當地風土民情尋找共通點和可以運用的地方,因地制宜才是真正的取勝之道。鴻海是如此,台灣事實上也應該如此。這道理雖然簡單,在實踐時卻往往容易被忽視。
面對中國威脅,台灣的外交處境向來不容樂觀。盡管近兩年隨著晶片重要性的提高與台灣防疫有成,台灣在國際上得到不小的關注與肯定。台灣仍不應以此自滿,除了以軟實力宣揚自由民主,借此以價值外交鞏固與我們共享自由民主法治的盟友之外。如何透過對他國的瞭解與活化思考,全面創造與其他不同的國家的外交交流空間,同樣也是我們必須再更加努力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p>和我一起,從全世界的公共議題中發現共通問題,運用大格局,找到正確的解方。</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he US commitment to the Indo-Pacific and Taiwan How Europe and the Indo-Pacific differs China has no legitimacy to attack Taiwan
In January, the foreign and defense ministers of the US and Japan met virtually to discuss closer defense ties. The virtual meeting was in the spotlig
距離上次捷克議長韋德齊訪臺至今不到一年,我們又驚見歷史的鬧劇,再次重演。
高中在美國求學,除了語言、文化的衝擊,對於教育模式,當然也有不同的感受。 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國歷史」這堂課。教授課程的,是來自新英格蘭的中年白人男性,路易斯先生,大學主修歷史以及電腦科學。  在講新英格蘭開拓史之前,他先談到整個美洲的「發現新大陸史觀」。首先,先放了一部電影給同學們看:【#ID4星際
理論上,以一個畢業於哈佛大學、紐約大學的國家領導人,在過去擔任總統八年,常以「熟悉國際政治外交,深受美國信任」為榮,應該不至於在「不」安全的研討會發表一系列對自己友邦「不」信任,對自己國軍「不」信任,對自己國民「不」信任的四不立場。 但是他卻打破我們的想像。
最近看到紐約時報中文版的一篇文章 美國的川普,中國的「川建國」,其中一小段是這樣的   「在中國,人們戲稱川普的中文名字是川建國。那是因為建國是共產黨愛國者中一個普遍的革命人名。它在諷刺地暗示川普對美國的治理不當實際上是在鞏固習近平的政權。」 裡面也提到,川普在任的幾年,國家更分裂,對於氣候變遷
The US commitment to the Indo-Pacific and Taiwan How Europe and the Indo-Pacific differs China has no legitimacy to attack Taiwan
In January, the foreign and defense ministers of the US and Japan met virtually to discuss closer defense ties. The virtual meeting was in the spotlig
距離上次捷克議長韋德齊訪臺至今不到一年,我們又驚見歷史的鬧劇,再次重演。
高中在美國求學,除了語言、文化的衝擊,對於教育模式,當然也有不同的感受。 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國歷史」這堂課。教授課程的,是來自新英格蘭的中年白人男性,路易斯先生,大學主修歷史以及電腦科學。  在講新英格蘭開拓史之前,他先談到整個美洲的「發現新大陸史觀」。首先,先放了一部電影給同學們看:【#ID4星際
理論上,以一個畢業於哈佛大學、紐約大學的國家領導人,在過去擔任總統八年,常以「熟悉國際政治外交,深受美國信任」為榮,應該不至於在「不」安全的研討會發表一系列對自己友邦「不」信任,對自己國軍「不」信任,對自己國民「不」信任的四不立場。 但是他卻打破我們的想像。
最近看到紐約時報中文版的一篇文章 美國的川普,中國的「川建國」,其中一小段是這樣的   「在中國,人們戲稱川普的中文名字是川建國。那是因為建國是共產黨愛國者中一個普遍的革命人名。它在諷刺地暗示川普對美國的治理不當實際上是在鞏固習近平的政權。」 裡面也提到,川普在任的幾年,國家更分裂,對於氣候變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2024年是全世界大選年,大約有七十多國會有大選,包括台,美,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烏,英和歐盟這幾個關鍵選舉。選舉結果攸關世界陣營的走向: 往左或往右? 首場由台灣總統大選拉開序幕。台灣再度站上國際政治舞台的焦點C位。 近年來選舉的主軸政見都離不了「定義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前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扮演著促進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卻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交流中的努力,以及這種積極參與的趨勢所帶來的專業見解和建議。 台灣的國際舞台角色: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是全球
Thumbnail
Hi all, 每到選舉年,就會有政客跳出來說台灣應該要學新加坡,更甚者,開始出現明的暗的吹捧特定候選人會成為台灣的李光耀救贖大家之類的。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對於上述的說法倒沒特別說什麼,甚至更多的是對那裡有更多的反省,以及去思考台灣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2024年是全世界大選年,大約有七十多國會有大選,包括台,美,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烏,英和歐盟這幾個關鍵選舉。選舉結果攸關世界陣營的走向: 往左或往右? 首場由台灣總統大選拉開序幕。台灣再度站上國際政治舞台的焦點C位。 近年來選舉的主軸政見都離不了「定義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前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扮演著促進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卻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交流中的努力,以及這種積極參與的趨勢所帶來的專業見解和建議。 台灣的國際舞台角色: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是全球
Thumbnail
Hi all, 每到選舉年,就會有政客跳出來說台灣應該要學新加坡,更甚者,開始出現明的暗的吹捧特定候選人會成為台灣的李光耀救贖大家之類的。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對於上述的說法倒沒特別說什麼,甚至更多的是對那裡有更多的反省,以及去思考台灣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