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右|人道及美味間的平衡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究竟魚會不會痛?」這個議題在歐美爭論不休。

 

美國生物學家布雷思偉特(Victoria Braithwaite)曾進行研究,嘴唇被注射蜂毒和醋酸的魚,會有一、增加呼吸頻率,二、停止進食,三、不斷用嘴唇摩擦魚缸等不自然現象。藉由這個例證,希望國人在吃魚之前,能知魚識魚,感同身受,具有同理心來看待每一種生命。

 

若一定要吃魚,就好好認識魚,並且在吃魚之前,讓魚死個痛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太平洋右的沙龍
4會員
8內容數
<p>各位讀者好,我們是太平洋右,希望透過「哈皮太平洋」每週製作兩篇單格插畫或一小篇漫畫,介紹海洋保育、食魚教育、海洋小知識,例如什麼是潮流、風向、船速、海浬、魚種、棲地、漁夫料理、保存、熟成等等。藉由圖文的推廣,人們可以學習到動物在成為食物之前值得被尊重。</p>
太平洋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1/22
<p>懂得吃當季,才能吃到最新鮮、價格最合理的海鮮,避免仰賴進口的冷凍海鮮,才能幫助在地的水產從業人員,也避免進口海鮮製造大量的碳排放。吃當季在地的海鮮,不僅兼顧美味健康,更能對海洋資源永續有所貢獻。</p>
Thumbnail
2018/01/22
<p>懂得吃當季,才能吃到最新鮮、價格最合理的海鮮,避免仰賴進口的冷凍海鮮,才能幫助在地的水產從業人員,也避免進口海鮮製造大量的碳排放。吃當季在地的海鮮,不僅兼顧美味健康,更能對海洋資源永續有所貢獻。</p>
Thumbnail
2018/01/22
<p>每尾魚都有牠的故事,認識每種漁法、每條魚是怎麼來的,適量地吃。而漁法上要有保育概念與節制,人們才會珍惜每一條餐桌上的魚。</p>
Thumbnail
2018/01/22
<p>每尾魚都有牠的故事,認識每種漁法、每條魚是怎麼來的,適量地吃。而漁法上要有保育概念與節制,人們才會珍惜每一條餐桌上的魚。</p>
Thumbnail
2018/01/22
<p>我們更期待消費者及網民從「吃魚」的消費行為裡,感受到對我們對海洋資源的尊重,每條到消費者手裡的魚,一定不是大量拖網捕撈,是由小型漁船用傳統漁法親手釣上來的心意。</p>
Thumbnail
2018/01/22
<p>我們更期待消費者及網民從「吃魚」的消費行為裡,感受到對我們對海洋資源的尊重,每條到消費者手裡的魚,一定不是大量拖網捕撈,是由小型漁船用傳統漁法親手釣上來的心意。</p>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