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台灣而言,現今錫器通常被用以作為祭祀用品以及禮器,抑或是具藝術性的工藝作品。至於一件錫器的誕生,必須經過繁複的七道手續——
最初,得先「熔錫」,將原料「錫條」融化成液態的錫水,以便後續塑形。這個階段,匠師必須在高溫200多度的環境下工作,十分難耐、辛苦。錫水完成後,便可「壓製錫片」——準備好上下兩片大紅磚塊,並勺取錫水倒注於兩片磚塊之間,而後快速壓轉上部磚塊,使多餘錫水溢出,等待約20秒後掀開上部磚塊,噴冷水於錫片上,略冷卻即可取出錫片。期間,施力大小和錫水的黏稠性皆會影響錫片的厚薄度;另外,亦可利用模具進行「灌模」,將錫水注入模中,待到冷卻,便可產出擁有精緻花紋的錫材。
透過前述兩步驟造成素材後,便可進行構圖以及裁片打樣,亦即所謂的「冷鍛塑形」,也就是俗稱的「打錫」了。而要將不同的素材零件黏接起來,則需要透過「焊接」的步驟,這個步驟必須倚靠匠師的經驗,過程中要精準地掌握溫度,否則溫度太低會致使缺乏黏性、溫度太高則又會讓錫件熔成一團。
焊接過後,則要進行「剉修」,將接合的邊角磨至平順、讓成品看起來一體成型;最後,方須進行「砂磨拋光」和「擦洗」,將成品打理乾淨,並依照需求進行針花、彩繪與貼金等裝飾,一件錫器方大功告成!
暸解了製作錫器的工序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討論:要怎麼樣,才能評斷一件錫藝品的優劣呢?
曾有打錫師與我們分享,錫器好壞的判斷,主要在於焊接與銼修的精細程度,也就是錫工藝品的接縫處是否平整乾淨、看起來渾然一體;而因為錫器柔軟,承受重物的能力有限,故打造錫器,也必須依照物件的部位調整厚薄度,才能確保承載無憂。而作為敬佛禮器的錫器,必須另外注重角度與尺寸,接合角度一定要直之外,尺寸則必須按照「魯班尺」上吉祥的數字進行製作。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聲、色兩方面評估錫器的純度——純凈的錫料,材質成鬆散的條狀分子結構、延展性好,表面隱有絲狀金色呈現,扭曲時有聲,故俗稱「響錫」,一般也稱為「雞肉絲」。工藝品扭曲後會變型,因此購買時當然不能用此方法,我們可以通過更簡單的檢測方式:用指甲由手心向外輕輕掃過錫器,合金錫器有清亮的金屬聲和短暫的迴音;而純度較高的錫料聲音不脆亮也不會有迴音。而拋光後,色澤愈亮的錫料,也代表著純錫含量較高、品質較好。
雖然錫器不容易氧化、生鏽,可說是絕佳的優點之一,然而金屬製品放久了,還是會有氧化情形,錫料會開始有輕微發黑的狀況,此時,我們可以透過清洗錫器,讓錫器盡量回復到健康的亮白好狀態。
清洗的方式並不困難,只要使用水砂紙和草藥擦洗三到四次便可見效,一般民眾可能難以購置材料或是掌握要領,亦可將錫器送到錫鋪,請匠師們協助洗淨;亦有某些錫鋪,會在製程中,使用無患子以及泡軟的木賊擦洗錫器,使錫器閃閃發亮。其中務必特別注意,不要用硬質的刷子等物洗刷,畢竟錫器是屬性柔軟的金屬。至於錫器的保養,也是一門學問,錫器應放置在乾燥處,並且溫度盡量不要低於18度。老一輩有言,放置在潮濕處的老錫器,很有可能會染上「錫瘟疫」,不但致使錫器變黑、色澤陰暗,甚至可能使表面出現凹凸不平的小洞!
談了那麼多,最後,讓我們稍微瞧瞧世界各國是怎麼運用錫製品的吧!
日本:日本奈良時代,錫器是只有權貴階級才能使用的貴重品,古代宮廷中,精心釀製的御酒便多用錫製器皿盛放。直至今日,錫在日本酒文化中仍佔有重要的位置,日本專業品酒師公認:將清酒至於錫杯中,風味更佳。
歐洲:西元12世紀的歐洲,錫製品是昂貴的手工藝術品,只會出現在貴族的餐桌上,一般平民百姓無法負擔。直到帝國後期,皇室衰敗,錫製品才開始流行於中古世紀的歐洲,羅馬帝國成為最早將錫器大規模用於家用器皿的文明。錫常見於中世紀前的西方酒器與食器,甚至衍生一個有趣的說法,稱連名畫《最後的晚餐》桌上所陳列的,也都是滿滿的錫器。
據傳,英國與德國的皇室亦十分喜愛用錫製器皿來盛放啤酒。除此之外,18世紀時,英國人發明了一種由錫、銅、銻組成的新合金,稱作「大不列顛金屬」——這種合金後來被廣泛地用來製作錫器。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擁有世界上豐富的錫礦資源,錫製品也成了馬來西亞最出名的手工藝品,也是常見的生活器皿。
透過爬梳錫在漢民族中的歷史、台灣以及他國錫工藝的發展,我們得以窺探這項以為人運用數千年的元素在不同文化、不同社會下的百變樣貌,同時更加珍惜這項獨特而雋永的工法。或許下次,有機會行至台南、彰化、嘉義的宮廟附近時,可以特別留心——說不定毫不起眼的巷弄裡,便藏著碩果僅存、曖曖含光的打錫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