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聞名世界,更曾經帶動了台灣的國際貿易,成為台灣出口產業的重要命脈。自清代開始,品茗文化為北部商業、政治立下重要根基,更揭開了一段大稻埕三起三落的興衰故事。
回顧整個北臺灣的發展,大稻埕屬於較晚開發的地區之一。
西元1652年5月15日,從東印度公司董事會的報告中,提及兩艘從臺灣開來的商船上載有茶,可知臺灣茶葉生長已有三四百年以上的歷史。然而有規模的茶葉貿易活動,卻一直等到清代咸豐、同治年後才開始出現。
自清康熙48年(1709年),泉州人陳賴章得官方墾照後,便開始在此從事開墾。但該地正式發展要等到清咸豐3年(1853年),各地同安人因械鬥失敗等原因移居於今大稻埕地區,再加上當時淡水河河床淤積日漸嚴重,大型商船已不能停靠艋岬港,於是轉往下游新興的商業據點——大稻埕進行貿易,因此帶動此地的商業發展。
晚清時期,臺灣以茶葉、蔗糖、樟腦為主要外銷產品,茶取代蔗糖成為臺灣出口額第一的商品。自1868至1895年間,茶葉出口額佔全臺出口總值的53.49%,究竟是自何時、何人起,靡於臺灣的貿易市場?
據史料記載,1865年,有「茶葉之父」之稱的茶商李春生,經由英商怡記洋行店主愛利士的介紹,受聘於另一位洋行老闆陶德(John Dodd),一齊積極為臺茶的種植於推廣打下基礎。
李春生來自廈門。1865年來到臺灣時,他藉由原先在廈門做茶葉生意的經驗,與陶德合作,在台北文山山區推廣種茶,無意間促成了茶產業的開端。他們收購了粗茶運往廈門精製,又引進福建安溪的茶苗,並提供貸款輔導農民栽植。在陶德保證收成後全數收購的承議下,茶樹很快就在臺灣生根。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陶德與李春生僱了兩艘大帆船,運送臺茶到紐約,旋即獲得好評,也賺到大量訂單。「精選台灣烏龍茶」(Choicest Formosa Oolong Tea)橫空出世,臺灣茶葉的價格翻漲。從此茶葉銷量暴增,洋行不再需要把茶葉送到廈門精製,反而是轉為由中國的廈門及安溪僱工人到大稻埕就地做茶。
1870年,大稻埕已有五大洋行進駐,相當具有規模,後來甚至再擴張到六大洋行。他們集中在臨河的街道蓋洋樓,當時稱為六館街,即現今洋味依然濃烈的貴德街。
隨著茶葉的需求高漲,也造成價錢狂飆的現象,貪圖淨利的不肖業者,常在茶葉中摻雜劣質品或在秤量上動手腳,使台茶的國際名聲隨之大壞。同治12年(1873年),各地生產過剩,因此某些茶商轉而將滯銷的粗茶再製成烏龍茶與包種茶,此舉便再次開啟大稻埕的茶業榮景。
此時的大稻埕,發展的是「精製茶」的技術。茶葉的製造可分為單純的粗製,與二度加工的再製。粗製茶在茶農或製茶者家中進行,為的是讓茶葉發酵而帶有香氣,並使之乾燥以利保存;而再製茶則在大稻埕的茶行進一步發酵與乾燥。
這個時期的茶農,做好茶葉一定要交到大稻埕精製廠,加工完之後才可以販售或出口。精製廠是讓茶葉能有足夠的產量、達到品質的穩定性,並混製成當時最大宗的兩種臺茶——烏龍茶或包種茶。
1880年清政府的撫番政策擴大了茶的產區,當時茶產區主要分佈在臺北、桃園、新竹、宜蘭,以及苗栗一帶,而粗茶製造戶以臺北為最盛。
光緒11年(1885年),劉銘傳接任臺灣巡撫,始致力於改善臺茶的產品品質,創辦「茶郊和永興」工會組織,定期評定製茶品質的優劣等級,也訂定具約束力的法規。因此茶商的數目與市場皆增長,輸出額增加三成,此光景維持至日治時期。
日治之初,茶葉依然是台灣重要的出口商品。但有鑒於當時仍以台灣茶業傳統手法經營,總督府於是著手推動一系列以「步向現代化」為目標的茶業改良措施,如:茶業科學研究與人才培育、改良茶樹栽培與茶葉製造、 建構茶業組織與改良茶葉交易制度、開發紅茶的生產與外銷,以及運用現代化的行銷方法拓展國際茶葉市場等等。日治時期為台灣茶葉奠定穩固的基礎,歸功於這個時期的努力,戰後台灣茶業得以持續發展。
清末以來,台灣茶葉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銷售到國外市場。面臨印度、錫蘭、爪哇等茶產地的強烈競爭,日本政府深知必須拓展外銷市場,以及加強商品宣傳之重要性。茶葉廣告是宣傳台灣茶常用的方式,包括發送樣品茶、印製宣傳小冊、海報與明信片、委託洋行在美國著名報紙與雜誌刊登廣告等。
此外,台灣茶產業也積極參與包括日本及世界各國舉辦的博覽會。1900至1942年,總督府參與各種博覽會宣傳台灣茶活動高達102次,除了單純展出茶葉實品外, 還經常在博覽會場上設置「喫茶店」,提供品嚐台灣茶的服務。舉例來說,1913年於大阪舉行「明治紀念拓殖博覽會」中,台灣茶商在台灣館前搭起的一間喫茶店,以台灣青竹為材料搭蓋,再聘來四、五名台籍青春少女當起服務員,販賣最著名的包種茶與烏龍茶。
自日本戰事連綿,台灣的茶產業連帶自生產至出口,無不大受衝擊。隨著戰爭的規模擴大、日本受到反軸心國家的抵制,台茶出口益加受阻。在美國參戰後,臺灣茶輸出更急遽下降;1945 年只輸出25,000 餘公斤。(1918年,達到巔峰的茶輸出有1,316.6萬公斤。)
茶葉生產方面,在台灣境內由於戰時糧食、勞力皆極缺,日本政府為維持軍糧與人民最低生活,將一部份茶園剷除、改種雜糧,更將原本投注在茶園的農村人力也移轉到其他方面,致使茶產業極度萎縮,幾乎減產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於是,臺灣茶業來到發展的最低潮時期。
戰後,大稻程因淡水河淤淺,逐漸失去河港功能。原先興盛多時的茶葉貿易也大多衰退,再加上台北快速擴充發展,中心區位逐漸轉移,大稻埕的人口隨之外移,舊日的繁榮盛況逐步褪去,變成台北市外圍的老街區。
從清代至民國初年,臺灣茶園面積雖然經歷多年增減,始終以北臺為生產重心,但自1970年代起,北部茶區持續縮減,而中南部茶園卻快速增加,呈現「北消南長」的趨勢。1971年後,由於臺灣工商經濟快速發展,吸引大量勞力自農村流出,導致農村勞力缺乏,又因臺灣外銷茶在國際市場漸失競爭力,政府轉而積極輔導,拓展國內消費市場,因此成功轉為以內銷為主的商業型態。
當前臺茶主要以內銷為主,特點為:品質高級、包裝精美、各廠商各有特色。但也受到品牌紛雜過多、品質與價格缺乏一致性、缺乏分級標準造成摻雜造假以及與中國進口茶競爭等問題影響。
1980年代臺灣茶產文化意識興起,是臺灣茶產業最重要的轉型之一。茶藝館首推風潮,致力於泡茶原理與禮節、各種泡茶方式研發、茶品與講評、中日韓茶文化較等方面的研討。政府則從事品種改良、製茶種茶技術研發等永續農法在茶園的應用,把臺灣的茶產業的體質全面提昇。
此外,近年來台茶行銷不僅重視茶葉成品的品質與包裝,行銷方式亦日趨多元,除增加銷售管道外,也結合地區的歷史文化。再者,為提供消費者多種產品,並結合各地特殊文化,經濟部以商圈型態,輔導各地塑造一鄉一特色的形象品牌,推動休閒茶農體驗,創造該地的文化特色。
民間茶廠合資共組「台灣茶葉國際行銷公司」,將以研發、品牌、行銷為經營主軸,初期以買賣為主,透過廣設海外據點的方式促銷台茶。在商業化、都市化的轉變下,原本侷限於鄉村、廟埕的傳統飲茶文化,逐漸滲入都市人的交際手段與生活品味中,再加上商業行銷將藝術與文化包裝至臺茶形象內,品茗,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美學。
台灣迎接了新時代潮流,東西文化的交融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步調的加快,都對茶產業進行了一次次的塑形。百年後,茶葉不再是左右經濟命脈的作物,品茶成為了一種美學及態度的生活方式代表。
當茶產業日新月異的演革,茶的社會功能不斷擴充,速食茶飲業大幅興起,臺灣特有的飲茶文化或將隨之消逝,背後的產業鏈也漸漸崩毀。身在與茶葉淵源至深的台灣島上,茶產業的傳統技藝消失中是愈發鮮明的議題,台灣茶業的三起三落,這次,我們會停在哪裡?
封面圖片來源:取自udn圖片庫。
編輯:洪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