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前幾年的一份新聞報導,爵士樂已經正式成為這個時代「最沒有人聽」的音樂類型。這篇2015年文章指出,在美國數位專輯的銷量中,古典與爵士敬陪末座,而古典樂由於在2014年銷量突然上揚,爵士樂立刻被甩在看不到車尾燈處。而前陣子葛萊美獎剛結束,關鍵評論網藝文版在刊登「完整得獎名單」之際,洋洋灑灑列出流行、舞曲電音、搖滾、節奏藍調、饒舌、鄉村等多個類型,就結束討論…等等,爵士和古典呢?藝文不就是藝術和文學的簡稱,難道爵士和古典不夠關鍵所以沒辦法被評論嗎?? 好吧,這似乎就是當代爵士樂在大眾與市場上面臨的困境:沒人要理。然而,與現實相反的是,我認為不論對於想要開始認識爵士樂的人,或是想找尋爵士新聲音的人,現在這個時間點反而是最棒的時代。 十幾年前,當音樂來源只有唱片行的時候(年輕人:那是啥?),想要接觸爵士樂者唯有一一採買、逐張聆聽。實體音樂媒介的傳播方式對於聆樂者來說是一大障礙,想聽的專輯要不是受限於預算買不下去,要不是因為廠牌未見國內代理而完全無法入手。資訊的不發達,讓想要深入了解更是難上加難。當時台灣最專業的資訊來源,當屬神奇的第一本爵士樂雜誌【都會搖擺】(註1),以及音樂五四三(Music 543)(註2)討論區。前者僅三年多就短命夭折,後者雖有眾多樂迷的深度文章造就台灣爵士樂書寫史最黃金時期,但也已隨時間消逝。 數位化與網路改變了這一切。在我自己教授爵士歷史時,我完全不需要把家中的一疊CD(年輕人:那是啥?)抱到現場,甚至連MP3都不用準備了,只要在Spotify、Apple Music或KKBOX等串流服務中整理出歌單播放即可。想要介紹樂器的類型或操作時,點開Youtube就有幾十個示範影片,完全不需搬動眾多樂器。想找尋Indie的音樂家,Bandcamp上每天都有成百成千的獨立樂手上傳新作品。甚至想聽紐約的現場音樂,也常有facebook直播跨越時空限制,讓樂迷直擊無時差的精彩音樂。連台灣現行的史上第二本爵士樂雜誌【爵式生活誌】(註5)都已是數位化的內容,可在許多數位雜誌平台閱讀,不受鋪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資訊傳播之速,更讓人難以想像。上週剛出的新專輯,隔週就有人把譜抓好,下個月就有人上傳彈奏的影片,再隔半年就有教學影片逐步解說。隨手可得的音樂來源,彷彿是個僅需少量成本即可存取的龐大圖書館。只要知道搜尋的方法,整個世界都為你開啟。 就音樂發展脈絡來說,60年代的後咆勃(Postbop)和自由爵士(Free Jazz)奠定了現代爵士樂的語彙基礎,讓爵士樂的樂器控制技術和作曲到達頂峰。此時卻適逢搖滾、放克等流行音樂攻佔市場。眼看爵士樂要窮途末路之時,70年代的融合爵士帶來全新的可能性。音樂家們以60年代的風格為根基,以各種流行、世界音樂風格和電子技術為建材,構築全新的可能性,也尋回爵士樂的商業之路。80年代在Wynton Marsalis領導的原音(acoustic)爵士復興運動和融合爵士精緻化中並行,許多這一輩的音樂家進一步把60到70年代的爵士樂吸收整合,成為更細膩的聲響。但是到了90年代初期,爵士樂似乎在發展上又出現停滯,遲遲未見更令人耳目一新的聲音出現。 95年開始,一批新的爵士救世主出現:Brad Mehldau、Mark Turner、Chris Potter、Kurt Rosenwinkel等爵士音樂家成為領頭羊,以全新的語彙、更全面的樂器控制力以及對不規則節奏的鑽研帶來新的啟發。為了尋找新靈感來源,許多過去未被重視的音樂家如Tristano School、Elmo Hope、Herbie Nichols、AACM再度被拿出來討論,注入新(舊?)元素,讓原本奉Sonny Rollins、John Coltrane四重奏、Miles Davis五重奏等音樂家為圭臬的爵士樂主流,終於又藉此發現了新聲音。這一波革命,就好像60年代後咆勃與自由爵士帶來的衝擊般,影響了更新一輩的樂手。 彷彿重現70年代百花齊放的榮景,95年代後的MTV世代所擁有的共同記憶,是Bjork、Radiohead、Nirvana、Aphex Twin、Squarepusher、D’Angelo、A Tribe Called Quest等搖滾、電子、嘻哈、新靈魂樂的樂風。05年後,愈來愈多年輕音樂家站在95梯音樂家打好的基礎上,往各個方向發展,Christian Scott、Robert Glasper、Aaron Parks、Donny McCaslin、Mark Guiliana等當最具代表性。近五年內,新生代的音樂家更逐步把這些元素整合為交雜的龐大融合樂風,電子音樂不僅因為科技的持續進化成為顯學,也讓鼓手們找到新的表現方式,前仆後繼地投身於這股新熱潮中。 世界音樂方面,以往以舞曲風格為重的拉丁爵士樂,現在也已朝民俗方向發展,甚至因為這些民俗草根風格帶有的宗教神聖性,而與前衛自由即興相結合。拉丁爵士的版圖,也漸漸脫離以往以古巴、波多黎各為大宗的歷史,朝巴拿馬、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地取材。印度、中東、巴爾幹等民族音樂類型的融合,也因自小在美國長大、擁有扎實當代爵士訓練的二代移民(70年代中後期出生)找尋身分認同,碰撞出新的概念,在此扎根茁壯。 因此,現在的爵士樂壇,好似是規模更為龐大的70年代復刻版,堪稱為爵士樂的大航海時代。雖然不復見為爵士語彙帶來變革的標竿人物,但是大家都已經知道的夠多,足以成為自己的領導者!和海賊王不一樣的是,爵士樂不是只有一個大秘寶,每個人都可以朝自己尋求的方向前進並開發未知的領域。對於樂迷來說,可以聽的類型是如此之多,音樂家技術也到達前所未有的洗鍊程度,高品質的音樂俯拾即是,實在是再幸福也不過了! 然而,資訊的爆炸有利當然也有弊。過於便利的音樂取得造成速食式的聆聽文化,讓專輯成為拋棄式的產品。想好好坐下來聽個音樂,選擇卻多到讓人無以適從。對於爵士樂學習者來說,五花八門的當代音樂,也往往讓人追逐這些新生代明星,卻忘記這些好手們也是一路傳承與內化爵士歷史上的各種風格,再反芻出自己的東西。爵士的大航海時代,裝備精良無庸置疑。但是在此,我想提供的是個指南針,既指向過去的經典,也指向當代爵士的精華。你可以讀到如八卦小報般的詼諧小故事,也可以讀到認真的導聆推薦。全面瞭解爵士樂的風貌,就趁現在啦! 一起手持指南針上船,迎接這個爵士樂的大航海時代吧! (註1)1999年8月首發,到2002年7月結束。 (註2)這個討論區是由國內知名廣播人/樂評人馬世芳創辦,後來他也主持長達十五年的同名廣播節目,剛在去年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