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鶴24節氣篆刻之『芒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80606-王凱鶴24節氣篆刻之『芒種』 仲夏『芒種』是夏季第三個節氣,時至今日,該種植的夏季禾穀作物都應種植完畢了,過了芒種,再種也不易存活,故有農諺:『芒種忙忙種』之說。 芒種過後,溫度一路攀升,盛夏腳步已然來臨。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立夏過後14天,節氣為『小滿』 此時春耕夏熟的作物已然飽滿,但尚未成熟 故古人云:『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2018年5月5日,戊戌年三月二十日,節氣『立夏』。 立夏正式宣告夏季來臨,氣溫走升, 萬物並秀,蓬勃生長。 篆刻『立夏』印章一方,作為紀錄。 -------------------------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穀雨霜斷,雨生百穀。 穀雨過後,天氣日暖,雨水增多,正好滋養作物,因此有『穀雨無雨,後來哭雨』俗諺。戊戌年正月初五(20180420)正值穀雨,但台灣今日天氣晴朗
王凱鶴24節氣篆刻之『清明』 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有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是一個思親、寒食憶苦的日子,也是24節氣中唯一兼具民俗節日的節氣。
2018年歲次戊戌,農曆二月初五是為春分。 春色正中分,『春分』─晝夜等長,草木飛長。
2018年,歲次戊戌,肖狗。繪畫紀錄之。
   立夏過後14天,節氣為『小滿』 此時春耕夏熟的作物已然飽滿,但尚未成熟 故古人云:『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2018年5月5日,戊戌年三月二十日,節氣『立夏』。 立夏正式宣告夏季來臨,氣溫走升, 萬物並秀,蓬勃生長。 篆刻『立夏』印章一方,作為紀錄。 -------------------------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穀雨霜斷,雨生百穀。 穀雨過後,天氣日暖,雨水增多,正好滋養作物,因此有『穀雨無雨,後來哭雨』俗諺。戊戌年正月初五(20180420)正值穀雨,但台灣今日天氣晴朗
王凱鶴24節氣篆刻之『清明』 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有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是一個思親、寒食憶苦的日子,也是24節氣中唯一兼具民俗節日的節氣。
2018年歲次戊戌,農曆二月初五是為春分。 春色正中分,『春分』─晝夜等長,草木飛長。
2018年,歲次戊戌,肖狗。繪畫紀錄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Thumbnail
《芒種》其一 種瓜會得瓜嗎? 種芒會得芒嗎? 新月好還是舊月甜? 青月額旁有紅胭脂。 或酸或甜,(望不見的家鄉) 亦甘如飴。(老實地過日子) 捉得到翠綠怡人, 撈起來河邊金黃。 去種,一樹之香芬, 並盤恆紮於心底。 《芒種》其二 未
Thumbnail
在2024年6月21日的上午04:50時,節氣正式進入了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6月21日前後(20日~22日),斗指午,太陽到達黃經90°時開始。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二個節氣,也就要入秋了。(小暑--> 大暑 --> 立秋) 說真的,我從來沒有想到跟過去幾
Thumbnail
在閒聊端午時節,端午預告著盛夏即將來臨,在5月與6月之間,節氣依序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四個節氣。6月初因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意味著稻已經結實成 「種」,吐穗結實的稻子穀粒上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節氣稱為「芒種」。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芒種的意義以及進入梅雨時節的氣候特點。並提到了濕熱之氣對身體的影響,以及一些中醫養生的小建議。而在古代,芒種也是花神退位的日子...
Thumbnail
想更了解芒種節氣的習俗與由來,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芒種節氣指南。 芒種習俗有哪些?從古至今的芒種習俗 芒種這一節氣的名稱來源於「有芒的作物」如稻谷和小麥的成熟,標誌著農民進入繁忙的收割和播種季節。 以下是幾個從古至今的芒種習俗: 食用新鮮蔬果 芒種時節,正值夏季水果和蔬菜豐收的
Thumbnail
【芒種】 今天6月5日是「芒種」。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芒種代表在此時稻子結實成「種」,而結實的稻子榖粒上長出了細芒。
Thumbnail
芒種節氣的到來,高溫高濕的環境讓人容易感到食慾不振、心浮氣躁。補充水分、清淡飲食、多吃紅色食材和寒涼性食物,適度運動,讓我們度過一個舒適、健康的夏季。
Thumbnail
今天是24節氣中的芒種。這個節氣相較於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對我們來說應該熟悉度比較低,所以就利用這個機會,好好介紹一下這個節氣吧!
Thumbnail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 農諺云:「斗指已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穀,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 意指芒種節氣是麥類等有芒的農作物成熟的時節,亦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 芒種,稻穀開始長出細「芒」,稻穗結「種」, 此時氣溫會明顯高升,也常伴有午後雷陣雨。 農業諺語「芒種逢雷美亦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Thumbnail
《芒種》其一 種瓜會得瓜嗎? 種芒會得芒嗎? 新月好還是舊月甜? 青月額旁有紅胭脂。 或酸或甜,(望不見的家鄉) 亦甘如飴。(老實地過日子) 捉得到翠綠怡人, 撈起來河邊金黃。 去種,一樹之香芬, 並盤恆紮於心底。 《芒種》其二 未
Thumbnail
在2024年6月21日的上午04:50時,節氣正式進入了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6月21日前後(20日~22日),斗指午,太陽到達黃經90°時開始。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二個節氣,也就要入秋了。(小暑--> 大暑 --> 立秋) 說真的,我從來沒有想到跟過去幾
Thumbnail
在閒聊端午時節,端午預告著盛夏即將來臨,在5月與6月之間,節氣依序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四個節氣。6月初因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意味著稻已經結實成 「種」,吐穗結實的稻子穀粒上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節氣稱為「芒種」。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芒種的意義以及進入梅雨時節的氣候特點。並提到了濕熱之氣對身體的影響,以及一些中醫養生的小建議。而在古代,芒種也是花神退位的日子...
Thumbnail
想更了解芒種節氣的習俗與由來,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芒種節氣指南。 芒種習俗有哪些?從古至今的芒種習俗 芒種這一節氣的名稱來源於「有芒的作物」如稻谷和小麥的成熟,標誌著農民進入繁忙的收割和播種季節。 以下是幾個從古至今的芒種習俗: 食用新鮮蔬果 芒種時節,正值夏季水果和蔬菜豐收的
Thumbnail
【芒種】 今天6月5日是「芒種」。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芒種代表在此時稻子結實成「種」,而結實的稻子榖粒上長出了細芒。
Thumbnail
芒種節氣的到來,高溫高濕的環境讓人容易感到食慾不振、心浮氣躁。補充水分、清淡飲食、多吃紅色食材和寒涼性食物,適度運動,讓我們度過一個舒適、健康的夏季。
Thumbnail
今天是24節氣中的芒種。這個節氣相較於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對我們來說應該熟悉度比較低,所以就利用這個機會,好好介紹一下這個節氣吧!
Thumbnail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 農諺云:「斗指已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穀,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 意指芒種節氣是麥類等有芒的農作物成熟的時節,亦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 芒種,稻穀開始長出細「芒」,稻穗結「種」, 此時氣溫會明顯高升,也常伴有午後雷陣雨。 農業諺語「芒種逢雷美亦